codedump的电报频道
4.42K subscribers
149 photos
4 videos
2 files
619 links
发布个人博客(主页 codedump.info)、想法、推荐等。RSS订阅地址:https://rsshub.app/telegram/channel/codedump_notes,过往汇总搜索可以到:https://app.shokichan.com/c/tg/codedump_notes。
Download Telegram
#播客
虽然从来没打过网球,也没看过完整的网球比赛,但是我觉得网球这项运动区别于其它运动最特别的一点是:一旦运动员上场比赛,中间就不能再获得教练的帮助,要自己独自面对场上发生的一切情况。所以李娜的自传书名是《独自上场》。

实际上,不止于网球,很多事情上我们都是“孤独”的,需要随时做好“独自上场”的准备。“独自上场”,才是生活的常态。

前几年听过张潇雨的播客《网球(上)——孤独和它所创造的》,专门介绍网球这项运动,这次奥运会想起来这期节目,只可惜好像这期节目没有下半段了。

这期播客里提到的《The Inner Game of Tennis》(中文《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多抓鱼上一直买不到。
👍31
微博上看到的“三明治表达法”,总结下来就是:1.认同对方的观点 2.补充对方提问看不到的另一面的事实 3. 总结自己的观点。

说到表达能力,最经典的就是三明治表达法。

郑钦文的中英文采访我几乎一个都不拉看过,每一个都能拿出来作为演讲和表达的范文,我也来拆解一下,供大家一起偷师学习。

有位国际记者问郑钦文:“你是中国队里面最国际化的,而正是这种国际化的团队才让你达到了顶级球员的水平,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这个提问,明眼人都知道,是带有一点“别有用心”的。

但这样的公开场合当面怼,肯定格局不够;而如果着急自证清白,那就掉进对方的圈套。郑钦文怎么做的呢?

她用了一个三段式回复:

1.认同对方的观点
“是的,我的团队的确很国际化 。”

2.补充对方提问看不到的另一面的事实
“我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从小开始打网球,我妈妈为了陪伴我训练,辞职工作做了全职妈妈。我爸爸也在我的网球职业生涯里投入了很多精力……”

3. 总结自己的观点
“我拥有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够变得更强,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中国运动员。”

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棒,听完恨不得立马起立,竖起大拇指。

这个三段式,就是最经典的“三明治表达法”,咱们来活学活用一下。

🧱工作场景
老板:“你这个项目这么执行不对的啊,应该XXX。”
你虽然心里认为“老板说得不对”,但咱们可以这么说更有利于沟通:

1、先认同
“您考虑的这个点有道理的。”

2、补充你考虑到的因素
“我执行的时候想到的是……”

3、总结你的观点
“所以我觉得,接下来这个项目可以……”

👪亲子场景
妈妈:“你这孩子怎么手那么欠呢?”
虽然孩子不服气,觉得被误解了,但可以引导孩子这么说:

1、先认同
“你批评得对。"

2、补充另一面的事实
“我刚刚把杯子打翻,是因为我想到自己网课马上开始,有点着急就没拿稳。”

3、总结自己观点
“待会我会自己把杯子收拾干净,以后会更小心的。”

当然,这些说话方式是基于真的有合理事实/诉求表达的前提,而不是学了套路去逃避自己的责任哈。

再来看郑钦文的其他采访,几乎每个采访都很能说出关键点。她有着极高的讲故事能力,这也是个很宝贵的说话能力。

那这个怎么学呢?也是有技巧的。咱们再来看一段:

她获得女单金牌后,被记者问道:你对刚刚的比赛怎么看?

大部分人回答估计就是,我很开心,我打得挺好,对吧?这就很干瘪瘪,完全没有精彩性可言了。

郑钦文是怎么说的呢?

1、情绪表达
“我很开心,但开心已经不能来形容我此刻心情了。”

2、在这场比赛前发生了什么,我怎么想的
“我一直想赢Iga,因为在此之前我都输给了她。这次比赛开始前,我就告诉自己,我要更耐心一点,不要因为在比赛中出现的情况而冲动。”

3、在这场比赛时我做了什么
“这场比赛,我觉得我做到了,我真的足够耐心......”

4、最后的结果
“这是一场好的比赛,我也发挥了自己最好的表现。”

这段发言又是很典型的“ABC讲话法”:
Antecedent - 在此之前发生的因素
Behaviour -- 我的认知/想法/行为
Consequence -- 产生的结果

再活学活用一下,老板让你做个年度总结汇报,套这个模版是不是立马可以有血有肉了。

1、情绪表达→过去一年我还是很为自己的成长骄傲的;

2、在这之前发生的事情,我的想法→我刚到这个部门的时候,心里有点发怵,觉得自己是新人,项目也不熟悉,很多东西无从下手;

3、过程中你的认知和行为→但我觉得,不懂可以学,不懂要问。所以在工作中,我主动挑起XX项目的大梁,上班的时候向XXX请教,下班还利用业余时间学XXX

4、产生的结果→现在回头看,不仅这个项目很好交付,自己在XX能力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

以上分享的都是说话的“套路”,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语言是自己思维模式和三观的展现,套路只是表皮,关键还是背后的思维。

我们可以依赖工具,先学会讲话结构,但最最关键的还是不断地提升自己思考和有深度的输入。

退一万步讲,真诚永远是最大的必杀技。

学会说话,首先是学会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而上面分享的这些工具,只是锦上添花,让我们真正想说的话,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
👍22🥰1
#分布式
#一致性算法

将 paxos 和 raft 统一到一个协议下: abstract-paxos

所以还是那句话:“There is only one consensus protocol, and that's “Paxos” — all other approaches are just broken versions of Paxos(世界上只有一种共识协议,就是 Paxos,其他所有共识算法都是 Paxos 的退化版本。)”
1
#算法
校验信用卡号码用到的Luhn 算法,我试了一下中国的信用卡用的也是算法。
图片里的第二步“add the digits of the product(e.g. 1+6=7)”,也可以这么做:如果第一步得到的数大于9,说明是一个二位数,这时候需要减去9重新变成一位数。
👍3
#开源项目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发代码截图觉得微软出的这款Cascadia Code字体真好看,马上下载下来做为编辑器字体了。
👍13
#杂
才知道光影魔术手还在更新(其实从更新日志看,2013年之后有很长时间没更新,直到2023年恢复更新),当年被迅雷收购的时候,在光影的团队工作过一阵,十几年前在知乎上回到的一篇关于迅雷的答案还专门提到光影:《已拥有 4 亿用户的迅雷能发展成为腾讯那样的公司吗,怎样才能?

说起来,当年面试迅雷的时候,HR说等上市了大家每人都去买个岛,实际等到上市以后,就我自己待了两年多换的期权套现了不到几万块,这有点幽默了。

算起来我入行比较早,但是运气不太好,就目前待过的公司里,只有两家公司能够成功套现期权的,其中一家还是只套现了几万块的迅雷。

(知乎链接需要账号才能看内容,所以把上面链接中知乎问题的回答贴在下面,这个回答是针对这篇文章《寂寞迅雷:拥有4亿用户为何未成下个腾讯》)

做为迅雷前员工,对迅雷的感情很复杂,我决定还是不匿名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就本问题链接中的文章来说,我也看了,觉得还是不错的。本质上来说,迅雷这样的软件,用户为什么用它?简而言之,速度快,资源多。要做到速度快,不可避免的要占用网速,资源等,对整个电脑的使用以及在同一局域网的人造成影响。所以迅雷这样的软件,从一开始它的产品性质就决定了和所谓的良好的用户体验相悖。在网速越来越快的今天,现在用迅雷,或者买会员的帐号,更多的图的是资源多。

以上,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迅雷曾经尝试在迅雷上做IM,Facebook这样的应用以失败而告终。确实如文章所言,这样的照搬是很生硬的。

这是迅雷产品的问题。来说一下我在迅雷时看到的其他问题。

在迅雷两年多,参与的不少项目,大都是历时几个月,然后以失败告终,然后开发人员转入到别的组,再然后继续前面的流程。特别的,我印象中,大多数CEO邹胜龙亲自指明要做的项目,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这样的体验,与大家公认的国内顶尖产品经理的其他公司BOSS如周鸿祎,马化腾等形成鲜明对比。一次两次还好说,多了不仅很大地打击士气,更造成了员工对领导层的不信任。

08年左右,迅雷买入火爆一时的光影魔术手,我当时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后台部分的开发。同样的,几个月之后,项目暂停,组内的人转去做其他项目。也许是因为我的级别还不够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吧。

在我离开迅雷的这几年,鲜有光影魔术手的更新新闻,而同样类型的美图秀秀现在已经是千万级别用户量的产品了。做为曾经参与过光影魔术手项目的人,每次在各种场合看到美图秀秀,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光影魔术手。迅雷并非没有可以耕耘成文中所言的“小区”类型可以粘住用户的产品,也不是没有这个时间,甚至就时势而言,当时也没有巨头进入这个领域,可是机会和时间就这样莫名的丢失了。

可喜的是,迅雷这几年,做的离线会员,应该是慢慢找到了适合迅雷产品的收费产品模式,而不是像当年那样生搬硬套抄腾讯的模式。我个人的建议是,现在不要再想着腾讯了,不但自己不要想,也不要跟投资人以及媒体说我们像或者我们要成为下一个腾讯,腾讯已经太远了。还是踏踏实实的,从自己的产品出发,挖掘出适合自己的模式,少一些无关的内耗和非受迫性失误,也许是更好的路子。

真心希望迅雷能越走越好。
5
#杂
我已经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这个文生图,感觉对程序员的描述还是挺到位的。
👍111
#杂
去年承德程序员的后续,看来是没事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201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杂
转自推特的视频:看起来这些球整体是以圆形在运动,但是仔细看每个单独的球又都是在跑直线。一起在跑直线的球,只是施以时间、空间上的偏差,就形成了整体在跑圆形的错觉。
👍141
#开源项目
这段时间都在做自己的开源项目replited,用于备份sqlite数据库文件,项目参考了litestream如何利用sqlite的WAL机制做到增量备份,由于使用了opendal,这样接入各类型的存储后端会更方便一些。

这是我打算在sqlite生态上做一点事情之后,交出的第一个项目,我也想看看最后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102🔥1
#杂
如何找到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研究事业?》,作者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讨厌复习的高中生,到接触Anki之后提升了学习成绩,进而慢慢进入“记忆研究”这一领域的经历。
15
#独立开发
之前推荐过赵纯想的胃之书,最近哥们又开发了新的独立应用陌生人闹钟(看他的评论只用了2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是IOS、安卓双端都有),对于一个两年前才开始写代码的人而言,我只能说动手能力太强了。

我对于类似他这样,不仅有想法,还能通过学习(新技能)把想法落地实践的人都充满敬畏,剧本、小说、产品、编程,不过是这类人表达想法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