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dump的电报频道
4.42K subscribers
149 photos
4 videos
2 files
615 links
发布个人博客(主页 codedump.info)、想法、推荐等。RSS订阅地址:https://rsshub.app/telegram/channel/codedump_notes,过往汇总搜索可以到:https://app.shokichan.com/c/tg/codedump_notes。
Download Telegram
#杂
“有一句常见的鸡汤,叫走出舒适区。

我非常讨厌这句鸡汤。

什么叫舒适区?你能容易地获得正反馈,就是舒适区。人是被正反馈驱动的生物。

我讨厌这句鸡汤,是因为经常被滥用,鼓励挑战负反馈,仿佛不能战胜负反馈你就是loser。

比如以前有人建议我学好英语,而我的外语天赋极差,近乎于英文盲。这哥们连连督促我走出舒适区,拿自己的学习经历来举例,说得我愁眉苦脸一蹶不振。但这哥们又是个死宅,一边说想去香港看看,一边推三阻四不肯出门。说到旅行我可就不困了,拍着胸脯给他做好了香港攻略,他打死都不去……

后来我想明白这个道理,他很容易在学英语上获得正反馈,所以鼓励我走出舒适区去学英语。但他对于长途旅行感到恐惧,所以打死不肯走出舒适区去香港旅行。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鸡汤有毒,因为我俩的天赋点根本就不一样啊。

所以我个人的立场是:
1、人应该拥有更大的舒适区,更大的能力栈
2、扩大舒适区,应该寻找那些可以带来正反馈的事
3、如果形势所迫,只能去挑战负反馈,但知道这不可持续且上限较低
4、如果负反馈领域对你很重要,就去找互补的伙伴或者环境”

By 纯银。

我很同意里面的观点:“舒适区”就是更容易得到正反馈的事情,但是一件事情需要持续做下去,大前提是能够获得“正反馈”。
所以,我现在很警惕做什么事情需要用“坚持”这样的字眼,因为一旦需要坚持,就意味着:

* 可能有东西阻碍了你,
* 可能做这件事情本身没有让你获得正反馈。

而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意志上喊一喊“坚持”就能解决的。所以现在,遇到不顺利的时候,更多不去安慰自己要“坚持”,而是反问一下上面两个因素里遇到了什么问题,解除阻碍、拿到正反馈,事情才可能继续做下去。

原微博:https://weibo.com/1134424202/MgWPzydfd
👏22👍16🥰2
#资源
一个收集了各种文件格式解释、相关工具的wiki:

http://fileformats.archiveteam.org/wiki/Main_Page
👍1
#杂
今年买过的硬件产品里,个人觉得最值得是2021年版顶配的MacBook Pro。

当时主力写Rust之后,感觉之前的机器性能不太够用,于是动了想升级机器的念头。

自己感觉M1的CPU加上32G的内存应该是足够的,但是老婆的建议是直接上顶配搞到64G,两者差了几千块。

最后还是买了64G的顶配,实际用下来64G的配置确实能够“从容”很多,做很多事情不再抠抠搜搜的。

回想起来,人生实际有很多事情都被动得不够从容,有时候去打车,连司机都会催你赶紧过来。

只是多花几千块钱,在最常用的工具上,切实换取“从容”的感受,这个性价比还是挺高的。(截图出自Runcat)
👍263🔥1
#杂
一转眼,上一篇博客还是9月份了,原因是这一阵实在有点忙,工作方向有了比较大的变动。

我之前对数据库相关技术,更多是了解一致性算法(Paxos略懂,Raft懂的更多一些)、存储引擎(BTree、LSM等),但是目前在Databend里,这两部分已经较为稳定了:openraft改动不大、底层的数据存储用S3类的存储,所以这两部分可做的事情不是太多。

另外,我自己也更愿意多去探索数据库技术栈里的其他技术,比如现在更多业余时间在学习SQL查询引擎的实现,一时半会儿在一个新的领域很难有像样的输出来。

所以暂时来说,博客只能鸽一下,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不熟悉的新技术上面了:)
👍1
#杂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落下帷幕,我特别喜欢总冠军“某某某”的三个节目:

《军师恋盟》
《遇人不赎》
《再见老张》

三个节目分别讨论了:爱情、死亡、亲情,笑中带泪中间还带翻转的。尤其是《再见老张》是这季的最后一个节目,以这样的节目结束整季节目,这个结尾收的很棒。
👍7👏1
#播客
《跟 Xiaohanyu 聊聊在 gojek 的工作经历、远程工作和不同城市的风貌》

xiaohanyu 在网上认识好几年了,一直没有机会面基,前几天发现他上了ByteTalk这款播客节目,特推荐一下,节目里谈及了很多远程工作、国外工程文化等话题。

同时,他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讲到了自己的亲弟弟是如何在他的辅导之下发生改变考上名校改变生活走向的:《教育对人的改变有多大?》
👍13
#杂
知乎问题“为什么现在生活比以前(或者古代)好了,我却感觉不到幸福?”下的一个回答,里面提到衡量幸福与否,关键在于时间的使用上,个人赞同这个说法:


当你在考虑你幸不幸福的时候,不妨在这三方面质问自己:

——从自由支配个人时间的量上来看。我的人生的确是由我自己支配的吗?
——从自由支配个人时间过程的质上来看。我自由支配的这段人生过的有趣吗?
——从自由支配个人时间结果的质上来看。我自由支配的这段人生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11
Forwarded from Solidot
Valve 付费给 Steam Deck 软件的开源开发者

2022-12-20 18:23:00 by 守卫者

Linux 掌机 Steam Deck 利用了大量开源软件,操作系统是基于 Arch Linux,桌面环境 KDE Plasma,其它还有 Mesa 驱动和 Vulkan API,以及 Wine 的分支 Proton 兼容层。Valve 也知道 Steam Deck 的成功离不开开源软件和开源开发者。该公司的设计师在接受采访时透露,Valve 向逾百名开源开发者支付了薪水。这些开发者应该不是 Valve 的雇员。设计师称,此举是 Valve 总体 Linux 游戏战略的一部分,也就是让 Linux 在游戏领域成为 Windows 的可行替代。Linux 内核作者 Linus Torvalds 曾经说过,Valve 将拯救 Linux 桌面。也许 2023 年要成为 Linux 桌面年。

https://www.pcgamer.com/valve-is-paying-a-whole-lot-of-developers-to-keep-the-steam-decks-open-source-software-going/

#开源
👍28
#杂
Mac Os上使用的lldb调试器,调试指令和Linux上的Gdb有一些差异,这个网页给出了这两个调试器指令的对照:
https://lldb.llvm.org/use/map.html
#杂
我最近决定清理我的社交圈子,于是做了几件事情:只要能有web端的SNS都删除了手机app,比如微博、知乎等,只留下常用的微信,以避免刷手机;关闭了朋友圈、推特退出登录,最近都不打算更新了。

但是接着又有了新的问题:如何获取到新的(技术类)资讯。

这时候想起重新捡起RSS来,发现 RSSHub 这个产品真的厉害,在“万物皆可RSS”的理念下,不但传统的网页可以RSS,像youtube、推特、微博等等这些本身可能并不原生支持RSS的地方都能RSS起来,装一个 浏览器插件 在访问这些网页的时候就可以自动提示RSS地址了,非常好用。
👍33
#数据库

《从零实现一个时序数据库》

作者这篇文章还搭配了自己的开源项目: https://github.com/chenjiandongx/mandodb ,既有理论还有自己的实践。
👍14
#杂
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把挠头了几天的事情终于搞定了,没把问题带到新一年!

搞定以后在书房里长啸一声!
👍24🔥2
#系统编程

Linux Page Cache mini book ,讲解Linux页面缓存原理的系列文章合集
👍9
#资源
网友搭建的 Z-Library搜索引擎,亲测可用,在上面甚至可以搜到小弟的《Lua设计与实现》这么小众的书
12
#杂
这段时间给Databend增加增删列的功能,基本功能已经通过,加了如下截图的用例,目的是验证一顿增删列、插入数据之后的查询都是正确的。

可还是很忐忑,因为这个功能涉及了很多对原有数据格式的修改,要保证所有场景都兼容到了。

我最近复习数学,反过来看,编程在大部分时候,都不能算是“科学”,更多算是“工程”。个中原因,我认为大部分时候,无法从数学角度严格证明一个功能是100%完全没有bug的。

复杂参数的场景姑且不论,就以最简单的整数为参数的问题来说。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是先证明n=1的时候结论成立,再假设为n的时候结论成立,最后以这个为前提来证明n+1时结论成立,这在数学上是可行的。但是呢,来到编程领域,一个“千年虫”问题,不过就是表示年份的整数划到了2000而已,就能触发bug了,数学归纳法在这里失效了。

在知乎上看到过著名的“一个测试工程师走进一家酒吧”

一个测试工程师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啤酒

一个测试工程师走进一家酒吧,要了一杯咖啡

一个测试工程师走进一家酒吧,要了0.7杯啤酒

一个测试工程师走进一家酒吧,要了-1杯啤酒

一个测试工程师走进一家酒吧,要了2^32杯啤酒
...


很多时候人们当成段子来看,但是现实中就是这样,无法去归纳某个场景的测试就是完备的,只能靠:堆用例的场景去验证。

sqlite是业内最稳定的数据库之一,号称几万个用例,可即便是它的作者也不敢打包票100%无bug,也是一边补充用例一边增加现有用例。

总而言之,一个事情如果无法用数学原理严谨证明其正确性,总会出问题;反过来说,编程在大部分时候无法用数学证明其正确性,所以编程不是科学,更接近于工程:靠经验、靠堆用例等等手段去保证(而不是验证)其正确性。
👍25
腾讯版三体昨晚(2023.01.15)上线,看了前两集,原著党表示品质不错,10分满分的话可以打到7分以上,希望别烂尾了。至于网飞版三体,依然保持对不看好国外翻拍中国背景剧集的预测。 https://t.me/codedump_notes/334
#杂
《中国开源先驱的力与梦——开源六君子的黄金时代》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几个人物,除去章文嵩以外,其他的人好像都不是所谓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人,包括理查德·斯托曼(物理学博士)。

一方面,说明“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另外一方面,也说明“编程”本身并不是一件门槛特别高的技能,更讲究在实践中学习,这些人并没有接受太系统的编程训练,但是并不妨碍最后在“编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注:这里仅说“编程”,而非计算机理论领域。)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