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dump的电报频道
4.43K subscribers
151 photos
4 videos
2 files
622 links
发布个人博客(主页 codedump.info)、想法、推荐等。RSS订阅地址:https://rsshub.app/telegram/channel/codedump_notes,过往汇总搜索可以到:https://app.shokichan.com/c/tg/codedump_notes。
Download Telegram
#系统设计
好的系统设计面试应该是怎样的?原图来源见:

https://twitter.com/lidingchatroom/status/1530344260829970432
👍17
#杂
最近都在讨论教材问题,孔夫子网就顺势出了一篇文章回忆不同版本的教材。

https://mp.weixin.qq.com/s/oNignsnvGO8MM_LNw_mOUw

我当年的中学英语教材是这一套,不知道最后李磊和韩梅梅有没有走到一起?
👍6
#博客
《周刊(第17期):Read-Write Quorum System及在Raft中的实践》

引言:在Paxos、Raft这类一致性算法的描述里,经常会看到Majority、Quorum这两个词,在以前我以为都是表达“半数以上”的含义,最近才发现两者有不小的区别。本文介绍这两者的区别,以及在Raft中实践中的问题。有了Quorum的视角,能更好得理解一致性算法。

博客:https://www.codedump.info/post/20220528-weekly-17/
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jsaPpEcuKmvNTesSQx9uQw
邮件订阅: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lichuang
👍1
#杂
豆瓣上看到的一段话:

“#戴锦华谈论战#
我一生原则不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参与论战。

一旦论战开始,你就以驳倒对方为目的,而当你以驳倒对方为目的的时候,你的所有观点都参照对方的观点而设置。成了它的某一种镜子。

第一我不喜欢以获胜为目的的讨论,第二我永远避免被我的敌手反过来定义。”


“避免被对手反过来定义”,这个视角倒是挺新鲜的。

https://www.douban.com/people/ourdookbook/status/3886453497/?_i=404910772q0918
👍10
#编程

作者从Json和YAML的两种格式的优缺点,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其中讨论到的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看到有人说json的问题是写错一个逗号就报错,yaml就用户友好,随便搞。
跟你们讲,大约97%的情况下,尝试给错误的输入返回正确的结果是万恶之源。”

原推

进而,作者又做了一个总结:

“与“尝试给错误的输入返回正确的结果”有些类似的,“为低效的输入高效地返回结果”大家尽量别碰,比如编译器优化、数据库SQL优化,其特点是随着你做的越来越好,你得到的输入就会越来差,所以这是一条无尽之路。”

原推

我感觉“尝试给错误的输入返回正确的结果是万恶之源”,这个总结挺对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Erlang的“fail fast”设计哲学就挺好:既然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了,不如就报错退出,让用户自己来处理。
👍6👏3
👏25
#推荐

推荐最近发现的一位高质量的分享博主,分享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系统优化、网络这几个方向,博客地址

微博 上也经常有一些高质量的分享

也有 推特 ,但是好像推特上的技术分享不多。
👍18
#杂
又到每年高考时,我特别喜欢北航今年的宣传片title《未来自有答案》。

与类似“明天会更好”之类鸡汤式的口号不同,“未来自有答案”,并不承诺你未来是好还是坏,只是告诉你终有答案,你需要的是给未来多一点耐心和时间,同时做好迎接更多可能性的准备。

年纪大了以后,越来越喜欢这样有更多可能性、开放式的表述,可能是因为更加理解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更有耐心,也更能接受不同的可能性。

BTW:北航内部BBS名为“未来花园”,所以“未来自有答案”又有一语双关的含义。

《未来自有答案》
👏7👍1
数据、信息、知识、洞见、智慧、阴谋论的区别。
👍7
学习金字塔,注意到属于“主动学习”的,都是带有“强输出”性质的行为,所以反过来也说明了多输出才能更好的学习。
👍13
#博客
《周刊(第18期):网状的思考,线性的写作》

本文介绍我理解的“卡片式笔记法”,以及我的笔记实践、工具等。

博客:https://www.codedump.info/post/20220612-weekly-18/
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amGzh2Euoo4RnWpig-s-mQ
邮件订阅: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lichuang
👍4
#文章

《暗知识:“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秘密》

非常棒的文章,解释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由此解释“知道”和“做到”之间的gap存在的客观原因。2019年的长文,昨天不小心被翻到的,可以说很惊喜了。
👍3👏2
#杂
这周六上午(2022.6.18),XP来分享OpenRaft相关的内容。(如果不知道XP是谁,可以先看看他的博客:https://blog.openacid.com/

https://mp.weixin.qq.com/s/4xH5ylnoxcpMv2cZZi2fwQ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