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Rust编译器贡献者 Nicholas Nethercote 在线找工作《I am a Rust compiler engineer looking for a new job》,连他也在抱怨“AI is sucking up a lot of money and attention in the tech world, leaving less for everything else.”。
Rust编译器贡献者 Nicholas Nethercote 在线找工作《I am a Rust compiler engineer looking for a new job》,连他也在抱怨“AI is sucking up a lot of money and attention in the tech world, leaving less for everything else.”。
Nicholas Nethercote
I am a Rust compiler engineer looking for a new job
UPDATE 2025-09-03: I have found a new job and will be starting next week. I will post more details soon. Many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elped publicize this post and to everyone who contacted me about possible work. Rust is being used in many interesting places!
❤11
#人工智能
我也在尝试AI辅助写代码了。
但是和很多人直接用AI IDE不同的是,我是选择到AI Chat里面问很具体的问题。得益于上古时代编程时积累的提问具体问题的好习惯(见《提问的智慧》),都还是能够得到不错的答案,效率也就提升了不少,估计至少提效了4成吧。对几个免费AI(DS、Kimi K2、Grok 2)的使用下来,感觉Grok 2的编码能力综合起来看是最好的。
另外,使用的过程中我的体验是:就现阶段而言,AI编码还不能让人绝对放心。我向它提问,需要首先我自己清楚这个问题的边界和答案,最后才能在它的基础上加上我的改动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如果这个领域我不熟悉,我是不放心直接使用它提供的答案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原来的能力是80分,AI编程能够更快给我一个接近80分的答案;而如果我的边界就没有超过80分,我是不确定它提供的90分答案是否就真的是90分。它更多是我提效的工具,这件事情给我来做也可以,但是需要3小时,现在用了它可以提效到1小时。但是我原来就不会这个领域,既问不出好的具体的问题,更不敢放心它的回答。
就这个意义而言,编程这个技能实际上应该是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因为如果不会编程,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不清楚它提供的答案的边界和正确性,是不敢放心使用的。
我也在尝试AI辅助写代码了。
但是和很多人直接用AI IDE不同的是,我是选择到AI Chat里面问很具体的问题。得益于上古时代编程时积累的提问具体问题的好习惯(见《提问的智慧》),都还是能够得到不错的答案,效率也就提升了不少,估计至少提效了4成吧。对几个免费AI(DS、Kimi K2、Grok 2)的使用下来,感觉Grok 2的编码能力综合起来看是最好的。
另外,使用的过程中我的体验是:就现阶段而言,AI编码还不能让人绝对放心。我向它提问,需要首先我自己清楚这个问题的边界和答案,最后才能在它的基础上加上我的改动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如果这个领域我不熟悉,我是不放心直接使用它提供的答案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原来的能力是80分,AI编程能够更快给我一个接近80分的答案;而如果我的边界就没有超过80分,我是不确定它提供的90分答案是否就真的是90分。它更多是我提效的工具,这件事情给我来做也可以,但是需要3小时,现在用了它可以提效到1小时。但是我原来就不会这个领域,既问不出好的具体的问题,更不敢放心它的回答。
就这个意义而言,编程这个技能实际上应该是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因为如果不会编程,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不清楚它提供的答案的边界和正确性,是不敢放心使用的。
GitHub
GitHub - 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本文原文由知名 Hacker Eric S. Raymond 所撰寫,教你如何正確的提出技術問題並獲得你滿意的答案。
本文原文由知名 Hacker Eric S. Raymond 所撰寫,教你如何正確的提出技術問題並獲得你滿意的答案。 - 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17👍2
#音乐
前两年乐夏里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单身旅记》,后来才知道词曲原作者是张雨生,生前只是拍了这首歌简单的demo,陶晶莹也有过翻唱的版本,但是个人感觉还是不如乐夏的版本,电子配乐加上主唱空灵的声音更适合这首歌想表达的意境。
乐夏还有另一首瓦依那乐队原创的《大梦》,电影片段式讲完一个普通人的一生,陈楚生在这一季歌手里也有演绎,原创更佳。
前两年乐夏里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单身旅记》,后来才知道词曲原作者是张雨生,生前只是拍了这首歌简单的demo,陶晶莹也有过翻唱的版本,但是个人感觉还是不如乐夏的版本,电子配乐加上主唱空灵的声音更适合这首歌想表达的意境。
乐夏还有另一首瓦依那乐队原创的《大梦》,电影片段式讲完一个普通人的一生,陈楚生在这一季歌手里也有演绎,原创更佳。
YouTube
八仙饭店《单身旅记》雾气弥漫 彩蛋致敬张雨生 | 乐队的夏天3 EP4纯享 | The Big Band S3 | iQIYI精选
🎸《#乐队的夏天3》即将于iQIYI精选全球上线!
订阅我们get更多精彩综艺新鲜内容!登录iQIYI国际版或下载iQIYI国际版APP,还有更多独家资源等着你:www.iq.com!
iQIYI会员:https://bit.ly/JoinSuperKiwi
iQIYI国际版APP:https://bit.ly/jingxuanapp2023
国际版:https://bit.ly/jingxuanweb2023
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并制作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将集结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乐队…
订阅我们get更多精彩综艺新鲜内容!登录iQIYI国际版或下载iQIYI国际版APP,还有更多独家资源等着你:www.iq.com!
iQIYI会员:https://bit.ly/JoinSuperKiwi
iQIYI国际版APP:https://bit.ly/jingxuanapp2023
国际版:https://bit.ly/jingxuanweb2023
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并制作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将集结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乐队…
#分布式
年初开始写的分布式教程,目前完成了第一版的初稿,目前还是很粗糙,我还得在此基础上多改几版才能开始在博客公布。
写作这个教程的几个月里,实际上一直有一个自我怀疑:2025年了,还有多少人关注这个领域的原理?在很多系统已经上云、很多开发重心都转到AI上的今天,我始终找不到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甚至有时候会担心,这不会是类似于高级语言满天飞的年代,还有傻子在写汇编语言教程,受众多少还是会有,但是非常小众。
还有另一个原因让我深刻怀疑:如果这些技术真的很管用,那么我这大半年的时间找工作就不会遇到这么多困难。就我自己的体感而言:几乎是没有专门招聘有分布式经验的工作岗位的。
让我坚持往下写,而且一定要写完到公开状态的原因,到后来变成了要给自己一个交代:通过这段写作历程,系统回顾分布式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算是一个给自己的总结,对别人能有点用,这就够了。
年初开始写的分布式教程,目前完成了第一版的初稿,目前还是很粗糙,我还得在此基础上多改几版才能开始在博客公布。
写作这个教程的几个月里,实际上一直有一个自我怀疑:2025年了,还有多少人关注这个领域的原理?在很多系统已经上云、很多开发重心都转到AI上的今天,我始终找不到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甚至有时候会担心,这不会是类似于高级语言满天飞的年代,还有傻子在写汇编语言教程,受众多少还是会有,但是非常小众。
还有另一个原因让我深刻怀疑:如果这些技术真的很管用,那么我这大半年的时间找工作就不会遇到这么多困难。就我自己的体感而言:几乎是没有专门招聘有分布式经验的工作岗位的。
让我坚持往下写,而且一定要写完到公开状态的原因,到后来变成了要给自己一个交代:通过这段写作历程,系统回顾分布式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算是一个给自己的总结,对别人能有点用,这就够了。
👍63❤7🆒2
#数学
#科普
关于本福特定理的两个有趣科普视频:
《【毕导】这个定律,预言了你的人生进度条》
《【漫士】世界是对数的……吗?为什么?》
#科普
关于本福特定理的两个有趣科普视频:
《【毕导】这个定律,预言了你的人生进度条》
《【漫士】世界是对数的……吗?为什么?》
在数学中,本福特定律(英语:Benford's law)描述了真实数字数据集中首位数字的频率分布。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1为首位数字的数的出现概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直觉得出之期望1/9的3倍。推广来说,越大的数,以它为首几位的数出现的概率就越低。它可用于检查各种数据是否有造假。但要注意使用条件:1.数据之间的差距应该足够大。2.不能有人为操控。
Wikipedia
本福特定律
在数学中,本福特定律(英語:Benford's law)描述了真实数字数据集中首位数字的频率分布。一堆從實際生活得出的數據中,以1為首位數字的數的出現機率約為總數的三成,接近直覺得出之期望值1/9的3倍。推廣來說,越大的數,以它為首幾位的數出現的機率就越低。它可用於檢查各種數據是否有造假。但要注意使用條件:1.数据之间的差距应该足够大。2.不能有人為操控。
❤1
#分布式
我们都知道一天的时间是86400(24*60*60)秒,但是所谓“一天”其实是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地球自转”是一个天文学的概念。受潮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一天的时间并不总是86400秒,比如刚刚过去的2025年8月5日就是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这一天比86400秒少了1.25毫秒。
这个事情之所以放在“分布式”标签下,因为在我正在撰写的分布式教程中,会提到为什么不能选用“物理时间”来做为分布式系统中判断事件先后顺序的原因。物理时间由于以上的天文学因素、网络延迟等因素,并不能作为分布式系统中判断发生在两个不同节点上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依据,而事件的先后顺序在分布式系统尤其重要,这个话题的思考也诞生了分布式领域最重要的一篇论文《Time, Clocks, and the Ordering of Even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我们都知道一天的时间是86400(24*60*60)秒,但是所谓“一天”其实是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地球自转”是一个天文学的概念。受潮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一天的时间并不总是86400秒,比如刚刚过去的2025年8月5日就是有史以来最短的一天,这一天比86400秒少了1.25毫秒。
这个事情之所以放在“分布式”标签下,因为在我正在撰写的分布式教程中,会提到为什么不能选用“物理时间”来做为分布式系统中判断事件先后顺序的原因。物理时间由于以上的天文学因素、网络延迟等因素,并不能作为分布式系统中判断发生在两个不同节点上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依据,而事件的先后顺序在分布式系统尤其重要,这个话题的思考也诞生了分布式领域最重要的一篇论文《Time, Clocks, and the Ordering of Even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Space
Mysterious boost to Earth's spin will make today one of the shortest days on record
A strange shift in Earth's rotation is making our days milliseconds shorter — and scientists are racing to understand why.
✍11👍6
#播客
#独立开发
《Ep 56. 对话 Hawstein:从独立开发,到追寻人生的意义》 我特别喜欢这一期,应该是捕蛇者说里最喜欢的一期节目。
非常同意里面的一个观点:即便最后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状态,也不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全都花在纯消费(输入型)的事务上,还是得找一个输出型的事情沉浸在里面,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按照我过往的经验来说,只有在输出型的事务里,人才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而人生无非就是过程上的体验,进入心流状态的过程是最high的。
同时推荐嘉宾之前的文章《一个独立创造者的五年》
#独立开发
《Ep 56. 对话 Hawstein:从独立开发,到追寻人生的意义》 我特别喜欢这一期,应该是捕蛇者说里最喜欢的一期节目。
非常同意里面的一个观点:即便最后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状态,也不应该把自己的时间全都花在纯消费(输入型)的事务上,还是得找一个输出型的事情沉浸在里面,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按照我过往的经验来说,只有在输出型的事务里,人才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而人生无非就是过程上的体验,进入心流状态的过程是最high的。
同时推荐嘉宾之前的文章《一个独立创造者的五年》
Xiaoyuzhoufm
Ep 56. 对话 Hawstein:从独立开发,到追寻人生的意义
听《捕蛇者说》上小宇宙。 《捕蛇者说》是一档以编程为主题的聊天节目。我们会聊聊编程、程序员和 Python。
👍8❤2
#无用的知识
《代码明明是用手敲的,为什么叫脚本?》,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简单总结一下:
* Script 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 scriptum,意思是 something written(写出来的东西)。同样的词根在拉丁语动词 scribere(to write,写)、名词 scriba(clerk,文员)中也可以见到,是英文 scrivener(抄写员)的词源。
* 也就是说,“写”是这个词或词根的核心。
* 到了现代,Script 最常见的意思是:事先写好的、决定最终作品呈现的文字,即影视、戏剧、广播等作品的剧本、台本。
* 换到“计算机”领域,就是决定最终程序运行的、“敲”出来的“代码”
* “脚本”源自古代中国戏曲的“脚色”(“角色”的前身),“脚”是支撑起舞台角色的根基,有“根本”之意。
《代码明明是用手敲的,为什么叫脚本?》,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简单总结一下:
* Script 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 scriptum,意思是 something written(写出来的东西)。同样的词根在拉丁语动词 scribere(to write,写)、名词 scriba(clerk,文员)中也可以见到,是英文 scrivener(抄写员)的词源。
* 也就是说,“写”是这个词或词根的核心。
* 到了现代,Script 最常见的意思是:事先写好的、决定最终作品呈现的文字,即影视、戏剧、广播等作品的剧本、台本。
* 换到“计算机”领域,就是决定最终程序运行的、“敲”出来的“代码”
* “脚本”源自古代中国戏曲的“脚色”(“角色”的前身),“脚”是支撑起舞台角色的根基,有“根本”之意。
👍14❤3
#编程
CPTI 程序员 16 型人格测试
我从这个结果读出来的一个结论是:我这样性格的人,可能就不适合去做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就适合待在所谓底层去关注性能、扩展、基础设施这类东西。
CPTI 程序员 16 型人格测试
我从这个结果读出来的一个结论是:我这样性格的人,可能就不适合去做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就适合待在所谓底层去关注性能、扩展、基础设施这类东西。
IRGO
架构守护者
你是数字世界的建筑大师,在看不见的地基上构筑着坚不可摧的技术堡垒。如同古代的石匠,你对每一块代码的位置都精益求精,对每一个系统架构的细节都一丝不苟。在你的世界里,稳定性不仅是技术指标,更是一种信仰和承诺。你独自在深邃的系统迷宫中探索,用工匠般的耐心和智者般的洞察,为整个数字生态系统筑起最可靠的基石。你的每一行代码都承载着对完美的追求,每一个架构决策都体现着对未来的深远考量。
核心特质
基础设施稳定可靠工艺精神独立工作
优势特长
深度理解系统架构和基础设施
能独立设计和维护复杂的后端系统
对代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要求极高
善于发现和解决系统性能问题
发展挑战
可能过度追求技术完美而影响进度
倾向于独自工作,较少团队协作
对新技术采用持谨慎态度
可能忽视用户层面的需求
❤3
#科普
《A visual history of Visual C++》,Visual C++的界面演化历史。
我是从VC 6.0时代开始用Visual C++,随着后面转向后端编程就很少用VC了。当年还用过一款叫visual assist的插件,看了一下居然现在还在,这种一款产品能持续迭代更新20余年的感觉真棒。
《A visual history of Visual C++》,Visual C++的界面演化历史。
我是从VC 6.0时代开始用Visual C++,随着后面转向后端编程就很少用VC了。当年还用过一款叫visual assist的插件,看了一下居然现在还在,这种一款产品能持续迭代更新20余年的感觉真棒。
Wholetomato
Visual Assist | Visual Studio Extension for C/C++/C# Developers
Visual Assist for Visual Studio is a productivity tool for refactoring, reading, writing, navigating and generating C/C++/C# code. Try it for free.
👍1
#C++
#Rust
#类型推断
C++后来引入了auto关键字用于类型推断,但是这个类型系统在Rust面前就是个弟弟,因为经常会给推出来可能编译报警的类型。
例如代码:
这在某些编译器上会报警:comparison of integer expressions of different signedness
这是因为这里的auto i进行类型推断时使用了int,而vector的size类型是size_t,一个是有符号整型,一个是无符号整型,在数据溢出的时候这个对比会判断出错,所以才有的这个告警。
我的问题是:既然如此,这里的auto i就应该推断成size_t才对。不然要你这个类型推断有何用啊?
#Rust
#类型推断
C++后来引入了auto关键字用于类型推断,但是这个类型系统在Rust面前就是个弟弟,因为经常会给推出来可能编译报警的类型。
例如代码:
for (auto i = 0; i < expected_actions.size(); ++i)
这在某些编译器上会报警:comparison of integer expressions of different signedness
这是因为这里的auto i进行类型推断时使用了int,而vector的size类型是size_t,一个是有符号整型,一个是无符号整型,在数据溢出的时候这个对比会判断出错,所以才有的这个告警。
我的问题是:既然如此,这里的auto i就应该推断成size_t才对。不然要你这个类型推断有何用啊?
❤1
#投资
#纪录片
#播客
前阵子看了腾讯视频上的《激流 第二季》,这一季最后一期采访了群核科技的黄晓煌(群核科技也是今年初提到的杭州六小龙之一)。
黄晓煌回忆还在英伟达工作时(大概在2009年左右),黄仁勋在那个年代也不知道GPU能用来做什么除了图形图像渲染以外的事情,但是他确定的是:当GPU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一定会有其它的用武之地。回头看过去的十几年,GPU分别在挖矿、AI上获得了大量使用,这也是支撑英伟达过去十几年股价暴涨的业务。
这也提醒我了:如果GPU的计算能力还会往前走,那么未来还会有新的应用在这个硬件上发展起来,只是现在不知道是什么而已。就好比舞台越来越大,无法再用现在的思路去预期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能呈现什么表演。所以结论是:可以找合适的机会,继续买入英伟达股票,一直拿到GPU的发展进入瓶颈期为止。
《Vol.172 专访群核科技黄晓煌:一个技术创业者的14年》,这期播客是上面视频节目的更完整的访谈版本。
#纪录片
#播客
前阵子看了腾讯视频上的《激流 第二季》,这一季最后一期采访了群核科技的黄晓煌(群核科技也是今年初提到的杭州六小龙之一)。
黄晓煌回忆还在英伟达工作时(大概在2009年左右),黄仁勋在那个年代也不知道GPU能用来做什么除了图形图像渲染以外的事情,但是他确定的是:当GPU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一定会有其它的用武之地。回头看过去的十几年,GPU分别在挖矿、AI上获得了大量使用,这也是支撑英伟达过去十几年股价暴涨的业务。
这也提醒我了:如果GPU的计算能力还会往前走,那么未来还会有新的应用在这个硬件上发展起来,只是现在不知道是什么而已。就好比舞台越来越大,无法再用现在的思路去预期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能呈现什么表演。所以结论是:可以找合适的机会,继续买入英伟达股票,一直拿到GPU的发展进入瓶颈期为止。
《Vol.172 专访群核科技黄晓煌:一个技术创业者的14年》,这期播客是上面视频节目的更完整的访谈版本。
Qq
激流第二季_第5集:弄潮者_高清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_腾讯视频
激流第二季,第5集:弄潮者,视频内容简介:《激流》是一档由腾讯视频出品的全新商业观察节目。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领域中,梳理出五大全民高度关注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命题,由顶级商业观察者李翔,带着个人的好奇与公众的疑问,进入这些命题一看究竟,透过商业的视角,观察激流中的人。
❤2👍1
#分布式
很多朋友想看看正在编写的《图解分布式系统原理》的样章,我公开“时间”这一章的样章 ( https://pan.baidu.com/s/14ClwzIZKg3RCGIc0CIV0dg?pwd=ugt2 ),这一章的完成度相对较高。另外,把时间、Happen Before、全序、偏序的概念讨论清楚,才能更好得理解分布式中的一些概念,所以用了一整章讨论这些话题。
很多朋友想看看正在编写的《图解分布式系统原理》的样章,我公开“时间”这一章的样章 ( https://pan.baidu.com/s/14ClwzIZKg3RCGIc0CIV0dg?pwd=ugt2 ),这一章的完成度相对较高。另外,把时间、Happen Before、全序、偏序的概念讨论清楚,才能更好得理解分布式中的一些概念,所以用了一整章讨论这些话题。
Baidu
百度网盘 请输入提取码
百度网盘为您提供文件的网络备份、同步和分享服务。空间大、速度快、安全稳固,支持教育网加速,支持手机端。注册使用百度网盘即可享受免费存储空间
👍10❤3
#博客
我在今年初写了一篇博客,好像还没有发过:《写代码与做菜》,里面讲解了我套用写代码的一些方法论来学习做菜的历程。
除此以外,里面还提到我做菜时的一个思考:
我现在真的很喜欢做菜,是我进入心流的一种方式之一。而且,这类无法被加速时间的“低效率”工作,也许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难以被替代的工作类型之一。我就想着啥时候闲下来就大片的gap时间,好好报一个班系统学习一下做菜。
我在今年初写了一篇博客,好像还没有发过:《写代码与做菜》,里面讲解了我套用写代码的一些方法论来学习做菜的历程。
除此以外,里面还提到我做菜时的一个思考:
“在中文里,“火候”这个词真的很妙,“火”强调了要对食物做功,“候”说明了要耐心等待时间。”
我现在真的很喜欢做菜,是我进入心流的一种方式之一。而且,这类无法被加速时间的“低效率”工作,也许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难以被替代的工作类型之一。我就想着啥时候闲下来就大片的gap时间,好好报一个班系统学习一下做菜。
codedump notes
写代码与做菜
中文里“火候”这个词真的很妙,“火”强调了要对食物做功,“候”说明了要耐心等待时间
❤6
#独立开发
今天看到知乎《玉伯去字节后,他留下的语雀会被蚂蚁高层一句话砍掉废弃吗?》的一个回答,对里面的一段话特别有感触:
这也是我Gap的这段时间的思考之一。本质上来说,工程师并不掌握生产资料,所以很多事情并不由自己控制:产品的方向、收入等等。也正是因为不掌握生产资料,才会被人挑选、评论,职业生涯早期可能被挑选的维度是学历、技术,后面年纪大了就被挑年纪了。
所以,还是得有自己能够完全掌握的产品(所谓产品,就是有人给你买单的那种商业型产品),这也是我写分布式教程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这个时代,各种基建已经很完备了,做一个个人作品的门槛没有这么高了,这也是所谓的“超级个体”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
总而言之,我认为或早或晚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产品,越早开始探索越好。
今天看到知乎《玉伯去字节后,他留下的语雀会被蚂蚁高层一句话砍掉废弃吗?》的一个回答,对里面的一段话特别有感触:
其实这也是在大公司打工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这个产品,是你呕心沥血,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每个细节扣来扣去,最终做出来了并且获得了用户的喜好。你觉得自己获得了权利,全心全意做好这个产品的权利。然而,这个产品,从来都不属于你。这个产品的命运,取决了高层的看法和考量。一念之差,就可以让你好好打磨这个产品的权利给下放或者剥夺。产品负责人也好,所谓有壁垒不可替代持续学习的的核心研发也好,都是无主之地上劳作的玉米工人。
这也是我Gap的这段时间的思考之一。本质上来说,工程师并不掌握生产资料,所以很多事情并不由自己控制:产品的方向、收入等等。也正是因为不掌握生产资料,才会被人挑选、评论,职业生涯早期可能被挑选的维度是学历、技术,后面年纪大了就被挑年纪了。
所以,还是得有自己能够完全掌握的产品(所谓产品,就是有人给你买单的那种商业型产品),这也是我写分布式教程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这个时代,各种基建已经很完备了,做一个个人作品的门槛没有这么高了,这也是所谓的“超级个体”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
总而言之,我认为或早或晚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产品,越早开始探索越好。
👍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