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dump的电报频道
4.4K subscribers
148 photos
4 videos
2 files
614 links
发布个人博客(主页 codedump.info)、想法、推荐等。RSS订阅地址:https://rsshub.app/telegram/channel/codedump_notes,过往汇总搜索可以到:https://app.shokichan.com/c/tg/codedump_notes。
Download Telegram
#世界观
简单聊一聊我对数字货币的浅薄理解。

最开始,比特币横空出世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现行货币制度的不满:ZF可以加大货币发行,导致钱不值钱(所谓的通胀)。于是比特币被设计成:从一开始就固定了总的发行量,解决货币滥发的问题。

但是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这会让那些囤了大量数字货币的人,一直坐享其成,对应的也不会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土地,可以把土地也看做一种只有固定发行量的“货币”。那么,拥有土地的土地主们,就可以一直收割土地的产出,今年这块土地产量10万斤,明年产量增长到15万斤,只要还占用着土地,就能完整吃掉这些涨幅。显然,在这个制度下,对那些真正在土地上耕作的人而言,并没有享受到多余产量的结果,都被土地主吃掉了。

如果说滥发货币会导致通胀,对应的货币量一直保持不变就会导致通缩。所以我想说,当那些鼓吹数字货币的人以不会滥发货币为一大卖点的时候,同样的也会有人对这个体系不满意。早期美元和黄金挂钩,这样美元就不能滥发,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这背后就是另一股不满美元一直不增大发行量的力量促成的。所以,这些故事以长远的视角来看,并不“新鲜”,数字货币只是造了一个数字版本的黄金。

看起来是通胀不行、通缩也不行,那该怎么办?按照我浅薄的认知,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世界总是周期性运动,一会儿通胀一会儿通缩,我们不过是在各种经济周期里随着波动而已。

推荐可以看看《经济机器如何运转》。
👍191
#人工智能
2月份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官网访问量太大一直不够顺畅。还好本身是个开源的大模型,很多厂家都上了DeepSeek大模型的支持,最早支持的是硅基流动。在这之后开始使用Cherry Studio来使用硅基流动上的DeepSeek大模型,每天都会问很多问题。从月度费用清单可以看出来,是真的很便宜,一个月几块钱就请了一个不错的助理了。

大模型只有成本降低、速度变快,才有可能走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对更多人的生活带去帮助。
🐳14👍3
#杂
#密码学
#共识算法
区块链行业,以密码学和拜占庭故障网络环境下的共识算法为技术基础,试图解决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个体之间的信任问题。无数聪明的大脑、高精的算法、研究前仆后继,都为了在这样的环境里高效解决“信任”问题。

然而,也正是这个以解决信任为核心的行业,充斥着各种骗子、投机客。

Interesting。
👍8
#开源项目
PPResume作者开源了自己的简历排版引擎YAMLResumeGithub)。

简单讲,YAMLResume 允许用户通过结构化的 YAML 语言来撰写一份简历。之前有个类似的项目叫 JSON Resume,不过 JSON Resume 还是欠缺了很多东西,最主要是几点,一是不支持富文本、二是并无对 layout 方面的约定、三是不支持多语言。YAMLResume 在这几方面都进行了实用的增强。
👍91
#Rust
距离Rust 1.0发布,刚好过去了十年:《10 Years of Stable Rust: An Infrastructure Story

2006 年,软件开发者 Graydon Hoare 在 Mozilla 工作期间开始了 Rust 这个个人项目。根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次采访,Rust 的灵感来自 Hoare 公寓楼里一部坏了的电梯。电梯操作系统的软件崩溃了,Hoare 意识到这类问题通常是由程序如何使用内存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这类设备的软件是用 C 或 C++编写的,但这些语言需要进行大量的内存管理,这可能会导致错误,从而导致系统崩溃。因此,霍尔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创建一种既紧凑又无内存错误的编程语言。
他后来向一位经理展示了这个项目,这导致 Mozilla 在 2009 年赞助它,作为将该语言纳入实验性浏览器引擎开发的长期努力的一部分。2010 年,Mozilla 研究部正式宣布了 Rust 项目,并将源代码作为开源项目向公众发布。经过几年的开发,Rust 达到了稳定和成熟的状态,并于 2015 年 5 月发布了 Rust 1.0 版本。这个里程碑标志着 Rust 已经准备好用于生产,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基础。
9👍1🔥1
#杂
我自己的一个观察:现在讨论AI以外技术的开发者,变得少了很多。不是AI相关开发的从业者,也在焦虑得想往这个方向靠。
7👍5
#编程
#方法论
Andrej Karpathy的一条

A major mistake I made in my undergrad is that I focused way too much on mathematical lens of computing - computability, decidability, asymptotic complexity etc. And too little on physical lens - energy/heat of state change, data locality, parallelism, computer architecture. The former is interesting; The latter bestows power.
(我在本科阶段犯的一个重大错误是过于关注计算的数学视角——可计算性、可判定性、渐近复杂性等,而太少关注物理视角——状态变化的能量/热量、数据局部性、并行性、计算机架构。前者很有趣;后者赋予力量。)


简单聊一聊我的理解。
数学视角,常见的就是算法视角,例如各种算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的分析就属于数学视角。物理视角,考虑存储介质的特性、数据分布的局部性,我举几个例子。

* LSM类的存储引擎,写入WAL就认为写入成功,这利用了append操作比随机写操作更快的物理特性;
* btree类存储引擎,以页面(page)为最小存储单位,读写的时候以页面为单位,既利用了批量读写数据的特性,又利用了数据的局部性。

Jeaf Dean常说的各类存储的延迟数据,也是物理视角。

通常会发现,一个算法即使数学上很好,但是如果不考虑物理特性,也会丧失它的优势。
👍231🐳1
#sqlite
25年前(2000年)的5月30日,sqlite作者D.Richard Hipp提交了第一个sqlite代码的修改。
9
#数据库
在中国做数据库的,多少都听过 萨师煊 教授的名字,他撰写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一版于1983年出版,是中国大陆第一本讲解数据库系统实现的专著,人民大学在数据库领域也是内地最强的几所高校之一。

今天看到《萨师煊教授:国产数据库学科的拓荒人与奠基者》一文中提及他的家世,才知道这么显赫:

* 萨氏源于山西雁门萨氏先祖,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祖先是蒙古色目人。
* 最早的先祖是元代四大诗人之一的萨都剌,曾官至南台侍御史,钦赐萨姓,此为萨氏家族立姓之始。
* 萨都剌的孙子萨仲礼是元统年间(1333年)的进士,官至福建行中书省检校,举家由晋迁闽,子孙繁衍渐成望族。
* 后人中包括:爱国海军将领 萨镇冰、中山舰长 萨师俊,物理学家 萨本栋、化学家 萨本铁、微电子学家 萨支唐、数学家 萨支汉等等。
6
#投资
昨天看剧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好久没有听到GoPro的消息了,打开证券app查了一下股价,从最高的98到现在的六毛钱,再往下走恐怕就要退市了。

与之对应的,在消费电子这个领域,从我一个外行人角度,经常能听到大疆、安克,还有最近要上市的影石360这些公司的名字。
🔥5
#开源项目
著名开源内存分配库jemalloc ,于2025.06.03被归档(貌似被转移到FB组织下了,见:https://github.com/facebook/jemalloc )。FB旗下的著名存储引擎Rocksdb,虽然还没有被归档,但是项目也不怎么活跃了,项目的核心开发者也离职了。

即使在大公司,做Infra看起来也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杂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1967年写到:“我们的房子越是灯火通明、繁荣昌盛,墙上就越是充满幽灵。 (The more our houses are illuminated and prosperous, the more their walls drip with ghosts)”

计算机课程教师Simone Conradi认为,这句话彷佛是卡尔维诺对现在的智能生活化的预言。

出自推特

补充一下,在十几年前所谓的“智能家电”时代,我也没有跟风买了一堆可以用手机app控制的智能家电。家里的白色电器,除了小米电视盒子,都是传统的非智能家电。我觉得我不需要这样的功能。美剧《硅谷》里,也有一个智能电冰箱被控制之后做出不好事情的桥段。可能是因为我对“智能”的忌讳:机器要智能,前提是要足够了解人,要了解人就需要足够的数据。我不愿意暴露我的数据换取这些所谓的智能。
5
#数据库
我最近都在思考:我自己的本业数据库内核开发,如何和现在的Ai结合起来,或者说,AI会使用怎样的数据库?

刚好看到了这两篇文章。

AI Agent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库?》:
* 在各类AI应用中,AI Agent是最活跃的;
* Databricks 最终选择 Neon,无疑是看中了 Neon 数据库的高度亲和 AI Agent 业务特征的关键能力。
* Neon的优点:
* serverless
* 读写分离

由于以上两点,可以做到即使创建、大量小实例等特性,很适合AI Agent这样的业务。

前阿里高管押注PostgreSQL,打造AI数据库底座》:同样也是提及AI Agent,除了同样分析了Neon这样的产品如何有利于Agent之外,还重点说了一个点:Postgresql上有目前的全模态产品形态(TP\AP\向量),能够一站式提供一个数据库所需的能力。
👍103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杂
(仍然在)待业的这段时间,接触(观察)了很多人:菜市场里每天凌晨起来进货的60+大爷、在小区上门给人洗车的中年人、在直播间努力叫卖的年轻人。

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努力生活的人”。我感觉对比起来,在空调房里加班敲键盘的工作,还是太轻松了。我可能也是运气好,没怎么碰到过需要996的工作,也可能这是我一把年纪没做出什么成绩的原因吧。

(附件视频是一个在直播间卖衣服的小姐姐,能够做到不间断地每10几秒钟换一身衣服,并且还会有对应的介绍)

我这段时间刷抖音,有时候看到这些人,都会进去说一句:生活不易,加油陌生人。
39
#博客

博客换了一个主题,除了这个主题更加简洁干净接近我的审美以外,它对多语言的支持也更好,我后续打算把原先很多内容不错的博客转成英文输出,博客内容也“出海”,这样后续在海外做一些内容推广时也有一个能够引流的平台,比如我就把之前分享如何阅读源代码的文章翻译成了英文版本,等工作日的时候往HackerNews发一下
3
#人工智能
Serv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on Huawei CloudMatrix384

硅基流动和华为一起发布了这篇论文,讲解了如何在CloudMatrix 384超节点上部署DeepSeek模型服务,应该算业界首次披露非英伟达体系下是怎么搞定那些难题的。
👍7
#数学
最近被王虹的新闻刷屏了,这名数学家很有可能拿到2026年的菲尔茨奖。

王虹的履历并不是一个中国传统意义上数学天才的故事:高考数学只有130多分、没有参加过什么高级别的奥数竞赛拿过大奖、大学最开始学的也不是数学专业而是从其它专业转过来的。

这样一个非中国典型意义上的数学家能够冲击菲尔茨奖,无疑是给国内的数学教育一记震撼的。对应的,2022年获奖的韩裔许埈珥也是在硕士期间才转到数学专业的。这两人都不能算是数学天才型选手。

我自己觉得,其实不止是数学领域,会解题和真正的研究问题,其实是两个不太一样的技能,中国人更擅长解题,尤其是已经有明确定义的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