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中文业界资讯站
26.1K subscribers
50.1K links
cnBeta.COM中文业界资讯站是一个提供IT相关新闻资讯、技术文章和评论的观点的中文网站,报导立场公正中立,网友讨论气氛浓厚,在业界拥有独特的影响力。本频道为非官方频道。

关键字:数码,通信,互联网,手机,业界,科技,媒体,资讯,IT新闻,言论平台,CB

简中频道: t.me/cnbeta_com
繁中频道: t.me/cnbeta_com_hk
吐槽地址: t.me/cnbeta_group
Download Telegram
马斯克赢得投票 在德克萨斯州建立自己的城市


根据县选举网站公布的早期投票期间的初步结果,SpaceX火箭发射场和总部周围偏远社区的居民以173票对4票的压倒性优势投票支持成立这个城市。目前还无法立即获得最终的票数。在这片1.45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几乎所有的居民都是马斯克在这家大型制造工厂的员工,或者是他们的家人。新城市将由一个城市委员会管理,该委员会由三名现任或前任SpaceX员工组成,他们将有权管理该地区的分区、建筑项目和生活的其他方面。Starbase的成立将赋予SpaceX独特的权力,以确定自己在该地区的发展步伐,但该公司在为员工提供住房方面仍面临挑战。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7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72.htm
巴菲特为不良饮食习惯辩护:想喝什么喝什么,我才能活得这么久


巴菲特说:“我今年94岁了,我想喝什么就喝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喝碳酸饮料习惯的危害发出可怕的警告,但巴菲特说,这对他和他已故的商业伙伴查理·芒格来说似乎不是问题。芒格活到了99岁。巴菲特打趣道:“查理和我从来没有锻炼那么多,我们专注于小心地保护自己。”他指出,职业运动员身体的磨损是不参加棒球队或篮球队的一个很好的理由,他说这显示了过度锻炼的潜在风险。巴菲特此前曾表示,他在开车上班的路上会选择麦当劳作为早餐,每天喝五罐可乐,还会大吃冰雪皇后冰淇淋。众所周知,他喜欢不健康的食物,比如热狗、薯条、爆米花、饼干和糖果。他还毫不掩饰地将可口可乐和卡夫亨氏(Kraft Heinz)作为伯克希尔最大的两大持仓,并彻底收购了喜诗糖果和冰雪皇后等企业。巴菲特在2023年的一次采访中说:“我认为快乐对长寿有很大的影响。当我喝可乐、吃热巧克力圣代或热狗时,我更快乐。”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74.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74.htm
网红“柴怼怼”被禁止关注 此前与于东来互怼


5月3日,于东来发文称:“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包括平台这种为了谋取利益无道德无底线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三言科技发现,于东来的抖音账号已经设为私密账号,若要关注需发送请求。此前网红柴怼怼曾称,胖东来以低成本从玉石获取暴利,并且公开贬低胖东来的产品质量。4月30日,胖东来公布受理案件通知书,关于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一案,已于4月25日在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78.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78.htm
巴菲特宣布2025年底退休 苹果CEO库克发文致敬"投资传奇"


在巴菲特宣布退休消息后,苹果公司CEO Tim Cook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两人在苹果总部Apple Park合影的照片,并发表个人致敬。库克在发文中表示:“沃伦这样的人前所未有,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人都曾被他的智慧所启迪。认识他是我人生中最荣幸的事情之一。”巴菲特已确认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由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接任,库克对这一人事安排表示认可,称“格雷格完全有能力胜任”。尽管领导层发生变动,但伯克希尔与苹果之间的密切关系预计将延续。巴菲特在科技投资领域的眼光备受推崇,尤其是他对苹果公司的长期看好,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了丰厚回报。苹果股票曾被巴菲特称为伯克希尔的“第三大业务”,仅次于保险和铁路。巴菲特与库克的私人友谊也广为人知,两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互动,并共同参与慈善活动。巴菲特的退休决定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在投资界的影响力将长期存在。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80.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80.htm
台积电3大技术路线公布:1.6nm明年见、1.4nm坐火箭


台积电声称,A14计划于2028年投产,目前开发进展顺利,良率已提前实现。ps. Intel 14A预计都将在2027年投入风险性试产,顺利的话2028年就能量产。随后,Tom's Hardware专访了台积电业务开发资深副总裁张晓强,后者详细分享了台积电的3大技术路线。据了解,台积电将提供不同领先制程技术,再根据各细分市场进行客制化,成为“所有人的晶圆代工厂”(Everyone's Foundry)。换而言之,为了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台积电将提供多种领先的制程技术,并围绕三种方向调整其技术路线,分别是——先进的晶体管扩充、电源传输优化,以及多芯片(multi-chiplet)系统整合。首先是追求最大晶体管密度、最高性能效率。针对智能手机与PC这类产品,台积电将提供N3P、N2、N2P与A14制程技术,针对“每瓦性能”进行最佳化,同时避免背面供电(backside power delivery)的复杂性与成本,使得移动与消费SoC在面积效率与电池续航间取得最佳平衡。其次是以合理成本提供最佳电源,实现最高性能效率。对于功耗一千瓦以上的数据中心处理器,台积电计划2026年底推出配备晶背供电(BSPDN)的A16,随后在2029年推出配备超级电轨技术(Super Power Rail,简称SPR)的A14。第三是适用数据中心的多芯片封装解决方案为满足数据中心等级AI基础设施对多芯片封装解决方案需求增加,台积电已扩展其先进封装技术组合,涵盖硅光子与嵌入式电源组件,打造一体化、高带宽、节能的系统方案。谈到摩尔定律是否已死? 张晓强认为,制程从5nm发展到A14,目前看到的趋势是,每代功耗效率降低约30%,并以每代20%左右的速度提高晶体管密度,效能则提升15%,与过往的进展基本上是一致的。展望A14以下制程,张晓强表示台积电也有信心延续这个趋势,“从N2到A16的转变相当大,台积电完全有信心在2028年实现A14量产,实现大幅微缩,帮助客户受益于制程技术本身的进步优势。”A14是台积电的下一代制程技术。台积电称,其表现将明显超越当前最先进的3nm制程,以及今年晚些时候即将量产的2nm制程。据台积电公布的数据显示,与N2工艺相比,A14将在相同功耗下实现高达15%的速度提升,或在相同速度下降低高达30%的功耗。展望未来,台积电还计划依次推出A14P、A14X、A14C等多种版本的衍生制程,其中, A14P是包括背侧电力供应在内的高性能版本,A14X和A14C将分别以性能最优化型和成本节省型模式进行优化。此外,台积电还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A16(1.6nm级)制程技术。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8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82.htm
小米 SU7 Ultra 限制马力OTA停止推送


根据更新日志,小米SU7 Ultra新增了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车主需要在指定赛道的圈速达到官方建议成绩后,才能解锁排位模式,激活车辆的最大马力。此外,该版本还新增了直线竞速等待功能。在P挡状态下等待60秒后,车主可以开启直线竞速模式。这一功能限制了车主在等红绿灯时进行“弹射起步”的行为。不过,多名小米汽车工作人员回应,该OTA升级只是灰度测试,收到了用户的反馈,现在已经停止推送。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84.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84.htm
提前泄露Switch2惹祸上身 任天堂起诉Genki公司


2025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期间,Genki宣称其拥有Switch2主机的“精确”实体模型,而该主机当月晚些时候才正式亮相,这一言论引发争议。Genki私下展示的模型与当时流传的Switch2爆料信息吻合,包括磁吸式Joy-Con2手柄分离系统和主机尺寸。由于Genki的Switch2模型引发热议,任天堂法务团队曾亲临Genki展位质询,随后Genki在展会结束前一天提前撤展。数月后,双方的矛盾升级至法律层面。根据提交至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央地区法院的诉讼文件,美国任天堂公司正式起诉Genki(又名Human Things),指控其在CES上展示Switch2模型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任天堂指出,Genki首席执行官Eddie Tsai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及该公司在Switch2发布前后推广周边产品的行为均构成商标侵权。简而言之,任天堂要求Genki立即停止为Switch/Switch2配件进行宣传、销售或广告投放。诉状中还提到,Genki故意在4月2日任天堂全面公布Switch2发售日(6月5日)及《马里奥赛车世界》等游戏当天,发布“Genki直面会”视频推广其配件。截至目前,此案仍在等待法院受理。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86.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86.htm
《午夜以南》开发商:微软并没有强制它的工作室使用AI


Guillaume Provost告诉外媒Game Developer微软并没有要求第一方团队使用AI技术,而根据他本人,Compulsion Games未来也不会大量使用AI。“我完全可以保证(使用生成式AI)并非强制性,你正在和一家纯手工打造产品的工作室对话。我们工作室的DNA里,我们非常注重工艺,非常注重艺术。”Provost补充说,他认为在开发过程中,生成式AI是否合适取决于开发者个人。“我认为这分很多种情况。在前期制作阶段AI就很有帮助,比如制作故事板,看看它是否合理,它能加速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我们在实际制作中不会使用AI。你就看看我们过去制作的游戏类型,我认为我们可能不是使用AI最多的工作室,但我认为这对微软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工作室的DNA是手工制作,并让它们感觉像手工制作的,这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微软最近的《雷神之锤2》技术DEMO由其全新的视频游戏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Muse提供支持,该模型可以生成“游戏视觉效果、控制器动作,或两者兼而有之”。微软CEO纳德拉表示,公司计划让一系列游戏采用其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在二月份评论Muse时,纳德拉将其比作是他第一次看到ChatGPT等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时的那种“惊叹(wow)”时刻。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88.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88.htm
Steam 4月硬件调查:RX 9070系列不见踪影


3月6日开售的AMD RX 9070,9070XT未能出现在Steam硬件调查榜中。反观英伟达方面,包揽了排行榜前12名,RTX 4060笔记本版依旧是最多的,占比9.6%,比3月还增长了0.96%。回到我们关注的RTX 50系上,目前排名最高的是RTX 5080,占比0.38%,其次是RTX 5070(0.38%)和RTX 5070Ti(0.28%)。而在其他方面,Windows 11 64位依旧是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占比高达57.84%,大涨了2.5%,16GB系统内存最多,但比上个月下降了0.55%,32GB在崛起,比上个月增长了0.75%。语言方面,英语目前位居首位(35.39%),但份额被其他语言稀释,中文占比27.04%,比上个月增长了2%,其次是俄语9.69%,增长了0.77,日语2.86%,增长了0.59%。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90.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90.htm
这家发行商决心正面硬刚GTA6:哪怕跳票也得同一天发售!


Devolver Digital以推出古怪有趣的独立游戏而闻名,这些游戏通常质量极高,其病毒式营销手段也广为人知。他们发行的游戏的代表作有:《咩咩启示录》、《我的朋友佩德罗》、《火线迈阿密》等等。Devolver曾于今年3月26日发推文称“将与《GTA6》同一天同时间发布一款游戏”。由于当时《GTA6》的发布日期尚不清楚,而且大众普遍认为其他游戏都应该避开这个日期,所以这则推文一度被认为是个玩笑。然而,《GTA6》发售日期刚一确定延期,Devolver就立刻转发了原推文:“你逃不掉的。那就2026年5月26日见吧。”不过,Devolver并未透露具体是哪款游戏。这绝对是个优秀的段子。它做了一件大家都说不该做的事。但真有哪个游戏开发者甘愿为了段子牺牲自己游戏的未来吗?Devolver毕竟是一家与独立开发者合作的发行商,如果要和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竞争,那这些独立开发者可有得受了。这一切会不会变成一个笑话,最终什么游戏都没出来?Devolver会不会为了营销噱头而制作一款搞笑游戏?又或者,真的有某个独立工作室愿意为了社交媒体上的几个点赞甘愿“捐躯”?还是说真的有什么“企业级”理解?等到2026年5月26日,答案就揭晓了,只不过我们到时候可能都忙着玩《GTA6》去了,无暇顾及。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9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92.htm
官方辟谣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L2.9等宣传语有过度包装之嫌


真相: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介绍,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有很大的差别。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其本质是帮助驾驶员提高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更恰当的称谓应是“智能辅助驾驶”,重点在于“辅助”而非“智能”。据了解,我国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将驾驶自动化分为从L0到L5六级。其中,L0-L2级为辅助驾驶,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仍为驾驶人;L3-L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市面销售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其“自驾”的最高等级其实才达到L2级,也就是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主要作用是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便利性。其常见功能包括车道居中保持(LCC)、自适应巡航(ACC)、自动跟车、前车启动提醒等。当辅助驾驶功能打开后,仍需始终保持注意力,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官方称,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如L2+、L2.5、L2.9等宣传标语,有“过度包装”之嫌;即便达到L3级,也只是“有条件自动驾驶”(在限制条件下执行部分功能决策的自动驾驶模式),依然要求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驾驶任务,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控制车辆。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94.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94.htm
中星微发布最新AI芯片 可单芯片运行大模型


这款采用自主研发多核异构GP-XPU架构的芯片,能够单芯片同时驱动通用语言大模型和"万物识别"多模态大模型,在运行效率、实时响应、性价比和安全性等方面较传统CPU+GPU架构有显著提升。据了解,仅需一张名片大小的处理板,单颗"星光智能五号"就能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视频实时分析处理,同时具备自然语言理解、任务规划、知识管理和自动控制等智能体功能。更令人瞩目的是,通过8颗芯片的协同工作,可以完整支持671B参数的DeepSeek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的运行。这款基于国产工艺制程、完全自主可控的AI芯片,将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和智能交通等领域,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星微技术CEO张韵东表示,“星光智能五号”将推动端侧、边缘侧智能化升级,大幅减少对云端算力资源的依赖,节省系统建设成本,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技术路线。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96.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96.htm
首款面向开发者的开源鸿蒙PC亮相:芯片、软件全国产


根据现场演示,应用市场中已有QQ、微信、钉钉、WPS、抖音、QQ音乐、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常用软件。目前,深开鸿官网商城上架了一款KaihongOS开发者学习本KHP-LC800,售价4999元。产品页显示,KaihongOS开发者学习本,是一款专为开发者打造的、可二次开发的DIY学习型笔记本电脑,发在国产8核8线程处理器(RK3588)、KaihongOS操作系统。通过这款学习本,开发者不仅可以做开源鸿蒙北向应用程序开发实践、也可以做开源鸿蒙南向驱动适配开发实践,还可以对整个KaihongOS标准系统做二次修改裁剪,是一款开源鸿蒙全栈技术实践器材。据悉,KaihongOS支持星闪技术,其设备在发现、传输速率、时延等方面相比BLE 5.0有显著优势。此外,KaihongOS实现了与HarmonyOS Next的跨生态互联互通,为各类设备和数据之间的自然流通和无缝交互提供了基础。快科技注: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开鸿”)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开源鸿蒙(OpenHarmony)的生态平台型企业。2015年,王成录被任命为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并带领团队用时四年,开发出了鸿蒙系统,王成录被外界称为“鸿蒙之父”。2022年5月,王成录从华为离职,就职深开鸿并出任CEO。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198.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198.htm
iPhone 17系列:史上最激进的变革,能否重塑苹果辉煌?


EVT 测试完成,量产脚步渐近工程验证测试(EVT)在新机的诞生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一阶段,工程师们会对原型机进行严苛的测试,对硬件功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验证。每一个芯片的性能、每一个接口的稳定性、每一项功能的实现,都要在这个阶段接受重重考验,只有当原型机成功跨越这一关卡,证明其硬件功能符合设计预期,才能顺利迈向后续阶段。通常情况下,完成 EVT 意味着产品基本定版,后续即便有调整,也多为不影响基本设计和配置的细微优化,这也让外界对 iPhone 17 系列已确定的设计和配置充满遐想,愈发期待这款新机揭开神秘面纱。产品线大洗牌,新成员登场iPhone 17 系列这一代堪称大刀阔斧的变革之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产品线的重大变更,一直以来在 iPhone 产品序列中占据一席之地的 Plus 机型惨遭 “砍杀”,而全新的 Air 机型强势加入,构建出 “iPhone 17 Air、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 的崭新产品矩阵。这一调整背后,是苹果对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精准把握,在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手机的轻薄便携性、性能差异化等方面有着更高期待,Plus 机型或许在过去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无法精准满足当下消费者的核心诉求,而 Air 机型的加入,无疑为苹果开拓了新的细分市场空间,有望凭借独特定位吸引追求极致轻薄体验的用户群体。外观设计:创新与突破齐飞伴随产品线的调整,iPhone 17 系列的外观设计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款机型呈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每一款都独具匠心,。作为新增机型的 iPhone 17 Air,堪称苹果设计史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它以 5.59mm 的惊人厚度,一跃成为 iPhone 历史上最轻薄的机型,轻薄程度甚至超越了部分用户日常携带的卡片钱包。iPhone 17 标准版则延续了苹果经典的设计语言,与 iPhone 16 标准版的外观保持了一定的连贯性,后置摄像头模组依旧采用 “药丸状” 凸起,内部两颗垂直排列的摄像头宛如一对锐利的眼睛,时刻准备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而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则在设计上更加激进,采用了 “横向大矩阵” 设计,后置摄像头模组区域大幅增大,内部不仅容纳了三个镜头,还集成了闪光灯、LiDAR 传感器和后置麦克风等组件,如同一个功能强大的微型影像工作室。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爆料中 Pro 系列摄像头条统一为黑色的设计并未成真,最新机模显示摄像头条颜色与机身颜色一致,这一巧妙调整不仅增强了整机的一体性,更让手机在视觉上显得更加和谐、美观,凸显出 Pro 系列的高端质感与独特品味。性能升级:A19 芯片领衔,内存或有惊喜除了外观上的革新,iPhone 17 系列在性能方面的升级同样令人期待,根据多方爆料,iPhone 17 和 iPhone 17 Air 预计将搭载 A19 芯片,而 iPhone 17 Pro 系列则会配备更为强大的 A19 Pro 芯片。这两颗芯片均基于台积电先进的 3nm 工艺制程打造,制程工艺的升级意味着芯片在性能和能效比上有望实现质的飞跃。在内存配置上,苹果似乎也在酝酿着惊喜。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将在今年 5 月最终敲定基础款 iPhone 17 的内存配置,备选方案包括 8GB 或 12GB 两种规格,而 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三款机型将至少配备 12GB 内存。若基础款 iPhone 17 也能配备 12GB 内存,无疑将大大提升其多任务处理能力和系统运行的流畅度,配合强大的 A19 芯片,让用户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感受到手机的快速响应与稳定运行。影像系统:单摄也疯狂,Pro 版再进阶影像功能一直是智能手机竞争的主战场之一,iPhone 17 系列自然也不会例外,iPhone 17 Air 尽管仅配备单摄,但从其夸张的长条形后摄模组来看,这颗单摄绝非等闲之辈。有消息猜测,苹果可能为其配备了超大尺寸的影像传感器,以提升进光量,改善在低光环境下的拍摄表现;同时,配合苹果先进的计算摄影算法,通过强大的 AI 算力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优化处理,弥补单摄在焦段和拍摄模式上的不足,实现媲美甚至超越部分双摄、三摄手机的拍摄效果,让用户用一部轻薄的手机也能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对于 iPhone 17 Pro 系列,其在影像系统上的升级更是令人期待。更大的摄像头模组不仅意味着可以容纳更先进的镜头组件,主摄升级到 1 亿像素的传闻若成真,将大幅提升照片的分辨率和细节捕捉能力,无论是拍摄风景大片还是人物特写,都能呈现出更加清晰、细腻的画面。此外,镜头光学变焦能力的提升、新的计算摄影算法的加入,以及 LiDAR 传感器在夜景拍摄、人像模式等场景中的深度应用,都将使 iPhone 17 Pro 系列在影像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满足专业摄影爱好者和对拍摄质量有高要求用户的需求。发布在即,市场竞争激烈随着 iPhone 17 系列完成 EVT 测试,距离其正式发布的日子也越来越近。按照苹果以往的惯例,iPhone 17 系列大概率将在今年 9 月与全球消费者见面。然而,苹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阵营的各大厂商不断发力,三星凭借在屏幕、芯片等核心技术上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高端旗舰机型,在全球市场与苹果展开激烈角逐,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iPhone 17 系列若想延续苹果的辉煌,不仅需要在产品上展现出足够的创新与优势,还需在价格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做出合理调整,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200.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200.htm
Windows 10就剩半年时间了 结果Windows 11被骂得更惨了


所谓“ 停止维护 ”,打个比方:你家( Windows 10 )墙上出现一个新漏洞,可能会钻进一些虫子,小偷。搁以前,微软还会给你补上,但现在它就撒手不管了——你要是害怕,就搬到新家( Windows 11 )。总之就是官方摊牌,让你搬走,别当钉子户。这几天,也时不时有网友收到官方的弹窗,推荐他们升级 Windows 11。但问题是……Windows 11 的体验似乎并不好,大家一直不买账,很多人升级了还想降级回来。根据 StatCounter 统计的数据,Windows 10 只用了 2 年半就爬到了 Windows 市场份额的 42%。但这个数字,Windows 11 用了 3 年半( 今年3月刚达到 )。你这又不好用,还天天催我们换成 Windows 11?所以这段时间,大伙儿对 Windows 11 的怨气似乎越来越重。像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叫“ 如何评价 Windows 11 的 UI ”,它在 21 年 9 月就提出了。可最近半个月,这问题又被网友们重新关注起来,每天都有新的回答出现。有人吐槽 Windows 11 难用,有人吐槽 Windows 11 的 bug、 UI 混乱。当然,这还不够。这个问题的评论区还被转发到了各大平台。有人把它发到微博,说大家对 Windows 11 确实怨念深重。也有人把评论区里最新的 Windows 11 笑话发到小红书。该说不说,这个问题之所以会被转来转去,主要还是它已经成了一个鞭打微软产品经理+工程师的大型刑场。谁看完这些回答,高低得吃两瓶速效救心丸,缓过来后还得再骂两句。就比如说它的 UI 问题,Windows 11 应该是 UI 设计最混乱的系统了。差友应该都知道,Windows 11 桌面右键弹出的菜单是这样的。可当你点击“ 显示更多选项 ”之后,它又会变成这样的……直接给你干回了 Windows 10 。这还都算好的。有网友罗列了一些系统设置页面,发现一个系统里居然能有三四代 UI 同堂。好好好,打开了孙子的电脑,爷爷看到了小时候。图源知乎@木颖同哪怕是同一个设置的图标,也能给你整出三种风格。图源知乎@Khej-Trhyk还有这个深色模式……深色了,但也没完全深。图源知乎@匿名冉户至于这个,就叫黑白配模式吧。图源知乎@匿名冉户原本大家只是在去吐槽系统 UI 混乱、串代问题,但说着说着,战火就延伸到了那些同样让人无法忍受的 bug 和设计逻辑上。你一定很好奇下面这张图,同样的“ 1 2 3 4 ”为啥不一样长。图源知乎@野生虾米菌揭晓答案:上边一行是1_2_3_4。下边一行是1 2 3 4那为什么“ _ ”看不到呢?可能只有微软程序员知道吧。倒是网友们摸索出了一个规律,只要是默认字体,在 100% 的缩放下,“_”就是看不到的。一旦换个字体或者缩放到90%/110%,“_”立马现身。最逆天的是,这个问题不光出现在记事本里,是所有能输入“_”的系统设置里都有。虽然这个 bug 世超测试时没能复现,但根据网友评论时间,它似乎在去年 11 月都存在。类似的“ 消失术 ” 还出现在鼠标上,只要在  HDR 模式下,鼠标就和记事本融为一体,根本找不到。除了这种常见的 bug,还有一些小众 bug,在网上都找不到解的那种。比如有网友每次更新完系统,屏幕就被缩放成非常小的比例。图源知乎@Tottal要不是网友聪明用手机摄像头放大看,他这辈子都进不了系统了。总之这个已经被围观 600 多万次的问题,最近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里面释放着自己对 Windows 11 的不满,建议低血压的人可以多看看。但怎么说呢。吐槽归吐槽,我们已经改变不了 Windows 10 被放弃,更多人转向 Windows 11 的事实。微软别误会啊,我不是说你没长进,不把用户放眼里。我是想说用户吐槽系统的场景,对微软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毕竟历年来,Windows 每次跨大版本的更新,都会带出一堆用户无法忍受的问题,都要挨一顿批。你这几个 UI、小 bug 算啥?就拿 XP 升级到 Vista 来说,微软当年为了增加系统安全性,在 Windows Vista 里引入了用户账户控制(UAC)。虽然初衷是好的,可以防止病毒软件拥有最高权限,但当时很多第三方软件在设计都没有遵循最小权限原则,所以早期版本的 UAC 弹窗多得让每个人头皮发麻。安装个软件,改个设置,干啥都会看到权限弹窗。更烦的是 UAC 检查签名需要很长时间,它为了保护安全所创建的虚拟环境,也会占用大量系统资源。这就导致很多原本在 Windows XP 可以秒开的程序,在 Vista 上需要 10 秒甚至更久的时间。弹窗多,打开软件慢就算了,你的电脑甚至还带不动这个新系统。因为 Vista 的一些功能和设计( 比如 Aero 毛玻璃)的存在,导致这个系统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当时( 2007年 ) 5000 价位主流机器的标配内存,一般就是 512M 或者 1G。但要流畅运行 Vista,你起码需要 1.5~2GB 内存。图源知乎@蓬岸所以当时很多用户升级到 Vista 后体验就非常差,甚至微软的老 CP 英特尔当时都决定不把公司员工升级到 Vista。当然了,Windows 迭代历史上争议声音最大的,还得是 Win8。我敢说 90% 的用户从 Win 7 升级到 Win8,打开电脑第一句话一定是:这给我干哪儿来了?桌面成了一个磁贴应用,左下角点了十几年的“开始”菜单也不知道哪去了。当时那个场景,你应该能想象到大家骂得有多激烈吧。此外还有 Windows 10 的强制更新。你正忙着赶 deadline,它给你弹出一个“ 即将重启安装更新 ”,你游戏打得正嗨,它也弹出来问你要不要更新。既然经历过这些,微软就肯定知道,只要是更新系统,强迫大家去接受一些新设定,就一定会被大量用户的吐槽。那问题来了:既然料到被喷,为啥微软还在义无反顾地去更新系统呢。因为相比“用户这两年的体验”,Windows 的市场份额更重要。只要一直更新系统,他们不一定寄。但一直不更新系统,他们一定会寄。Windows XP、Win 7是不是很经典。但如果不出新系统,微软到现在也不支持小组件、不支持 XGP、不支持深色模式、不支持Thunderbolt 4、不支持 DirectStorage 提升游戏加载速度。别人 macOS 一直在更新,你只能等着被抢用户。不要说在 XP、7 上增加新功能——虽然现在的新系统已经够屎山了,但如果直接在老系统上不断增加新功能,更新底层依赖,那更是会获得一个打满补丁,随时能坍塌的屎山系统。当新系统推出后,微软自然也会逐步放弃旧系统,要腾出资源专心维护新系统。所以一个新系统的出现,一个旧系统的覆灭,无非就是微软追随市场发展的最终结果。这就形成了一个用户永远在轮回的局面——厂商推出新系统——用户使用习惯被破坏——用户慢慢接受新特性——厂商出于发展推出新系统——用户使用习惯被破坏……所以我们怀念 XP,怀念 Windows 7、怀念 Windows 10。即便现在仍在吐槽 Windows 11,但也许等到 Win12,我们可能又会怀念 Windows 11……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20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202.htm
NVIDIA员工能挣多少钱?


从 2014 财年到 2024 财年,黄仁勋每年的薪水接近 100 万美元,约为 996800 美元。根据周四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最新代理文件,在截至 2025 年 1 月 26 日的 2025财年,黄仁勋的基本工资上涨了 50%,达到 150 万美元。英伟达薪酬委员会在文件中指出,这是“黄仁勋10年来首次加薪”,考虑到同类公司高管的基本工资,此举“是合适的”。例如,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自2024年7月起的基本工资为126万美元。黄在2025财年的总薪酬为4990万美元。其中包括黄作为非股权激励计划的一部分获得的600万美元、388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以及350万美元的住宅安保、司机服务、安全监控和汽车费用。文件指出,2025 财年 NVIDIA 员工的平均薪酬为 301233 美元,首席执行官与员工平均薪酬比率为 166:1。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上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另一份文件显示,Google员工的平均收入与此相当,2024 年的中位数工资为 331894 美元。Google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 (Sundar Pichai) 的收入是公司中层员工的 32 倍,去年的年薪为 1070 万美元。尽管黄的基本工资十年来一直停滞不前,但他的整体薪酬一直在稳步上升。他在2024财年的薪酬为3420万美元,2023财年的薪酬为2140万美元。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黄仁勋位列全球第17位富豪,净资产达979亿美元。黄仁勋的大部分财富来自其持有的英伟达股份,截至本文撰写时,这些股份的价值已达960亿美元。其余19亿美元净资产为现金。英伟达已占据人工智能芯片市场70% 至 95% 的份额,成为一家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巨头。Meta 和微软是其主要客户。英伟达股价在过去五年中上涨了 1500% 以上,过去一年上涨了 33%。黄仁勋,十年来首次加薪NVIDIA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自 2015 年以来首次大幅加薪。英伟达周四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在截至 1 月 26 日的 2025 财年将黄仁勋的基本工资提高了约 50%,达到 149 万美元。(当然,由于英伟达股价飙升,黄仁勋当年实际获得的工资要高得多,为 3.44 亿美元。)该公司在周四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表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将黄先生的目标薪酬总额提高了700万美元,使其与同行公司CEO的薪酬中位数更加接近。” 该公司还写道,黄先生的新薪酬“与同行的75%水平一致”。“CC认为,考虑到内部薪酬与其他NEO(指定高管,或必须公开披露薪酬的高薪高管)基本工资的公平性,并且这是黄先生10年来首次基本工资上涨,因此这种调整是合理的。”黄的新薪酬与其他芯片制造商高管博通首席执行官 Hock Tan 和超微半导体公司 ( AMD ) 首席执行官 Lisa Su的薪酬更为接近。首席执行官薪酬上一次出现两位数增长是在 2015 年,当时上涨了 19%,达到 998,000 美元以上。然而,对于科技高管来说,薪水可能只是薪酬的一小部分。虽然黄仁勋在2024财年(这是目前可获得的最新数据)的基本工资低于微软(MSFT)的萨蒂亚·纳德拉和苹果(AAPL)的Tim Cook,但就总薪酬而言,他的收入却超过了他们。黄仁勋当年的实际薪酬为2.34亿美元。纳德拉和库克分别获得了1.71亿美元和1.69亿美元。虽然黄仁勋的收入高于这些首席执行官,但他的薪酬远低于竞争对手博通首席执行官 Hock Tan,后者在 2024 年的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NVIDIA、苹果和微软轮流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由于今年芯片龙头股英伟达股价下跌15%,其市值在2025年将受到重创。目前,其市值仍高达2.78万亿美元,落后于苹果的约3.1万亿美元和微软的3.25万亿美元。过去五年,NVIDIA 股价仍上涨超过 1,500%。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204.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204.htm
巴菲特股东大会十大金句:未来五年内可能有投资机会 快乐的人活得更久


在长达四个半小时的问答环节中,94岁的巴菲特携手其“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和保险业务主管阿吉特·贾恩(Ajit Jain)一起回答了投资者的提问,并在问答环节尾声正式宣布了退休计划,向董事会推荐阿贝尔接任CEO职位。此外,巴菲特还畅谈了市场关切的多个热点问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宏观经济现状和前景、海外投资机会,以及投资理念等。以下为澎湃新闻精选的十大金句:一,谈关税政策:贸易不该被当成武器来使用巴菲特对关税战和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批评,他强调:“我的看法是,贸易不应该被当成武器来使用。”“比较平衡的贸易对这个世界来讲会是更好的。我认为如果这个世界更加富庶,且不是在别人的牺牲之下,对大家都是更好的,也会感觉更加的安全。”巴菲特称,“在美国,我们应该寻求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我们应专注于自身最擅长的领域,其他国家也应发挥它们的优势。”二,谈美股下跌:不是什么重大波动巴菲特认为,近期美股经历的“不是什么重大波动”,相比过去的崩盘,“还不算是一场剧烈的熊市”,也不是类似情况。巴菲特说:“对你来说,如果自己的股票是否下跌15%很重要,那么你需要改变投资理念。世界不会适应你,你必须适应世界。”三,谈日本投资:希望持有日本五大商社至少50年在谈及对日本的投资时,巴菲特表示,希望能持有日本贸易公司股票至少50年,短期内不会改变想法。巴菲特说,大概在六年前,关注到日本五大商社,当时它们的股票价格低到有点荒唐,关注得越多越来越喜欢这五家公司,“它们的价格非常的接近我们想要的价格,我可以代表格雷格和其他人来说,在未来的五十年希望公司是由他来经营的,我们不会卖这些股票。”四,谈现金储备:未来五年内可能有投资机会对于如何利用伯克希尔创纪录规模的现金储备,巴菲特表示,未来五年内可能有投资机会。他进一步透露道,伯克希尔近期差点动用100亿美元进行投资,但最终没有付诸行动。“我的意思是,当出现对我们来说合理、我们能够理解并且具有良好价值的投资项目时,作出这些投资决策并不困难。”巴菲特称。五,谈投资评估:花大量时间研究资产负债表巴菲特解释,他为何认为资产负债表是评估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一个良好起点。巴菲特表示,“我花在研究资产负债表上的时间,比看利润表的时间还多。而华尔街其实并不太关注资产负债表,但我喜欢在看利润表之前,先查看一家公司八到十年的资产负债表,因为有些东西在资产负债表上更难隐藏或操纵。”六,谈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新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巴菲特指出,关于自动驾驶引发的产品责任、意外事故,确实还有很多条款需要厘清。一旦发生事故,由于技术升级,维修成本会显著增加。现在的汽车已经越来越像高科技产品,而这些技术相关的新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七,谈卸任CEO:将最终决定权交到阿贝尔手中在股东大会问答结尾,巴菲特宣布:“格雷格·阿贝尔年底就应该成为(伯克希尔)公司的CEO了。”巴菲特表示,卸任后,他仍会留在伯克希尔并提供帮助,但“最终决定权”在阿贝尔手中。与此同时,巴菲特说道,他无意出售伯克希尔的任何股票,但会逐步把持股捐赠出去。“我绝对没有打算出售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任何股份,我会逐步赠予。”八,谈年轻人投资:努力让那些你尊敬、渴望成为的人成为你的朋友巴菲特认为,不要期待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如果你的人生有一个方向,那你就要努力让那些你尊敬、渴望成为的人成为你的朋友。“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而你并不是急着挣钱,那我建议你像查理·芒格那样,花时间和优秀的人相处。找到这样的机会,分享他们的成功;如果找不到,也没关系,你就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情,继续努力。坚持下去,你终究会找到那些和你一样认真生活、认真思考的人。”巴菲特称。九,谈应对挫折:快乐的人活得更久在回答投资者如何应对人生挫折时,巴菲特还说:“我会专注于那些美好的事情,而不是糟糕的事情。人生往往可以很精彩——但也可能遭遇糟糕的挫折。”他表示,找到一种充实和快乐的方式有助于人们长寿。“我认为一个快乐的人比那些做自己并不真正认同之事的人活得更久。”十,谈职业心得:热爱对工作很重要在大会上,巴菲特分享职业心得,“如果你工作的地方是你喜欢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他强调,若不喜欢一份工作,很难长久坚持,就像听到对味的音乐,你会一直听下去。巴菲特还建议年轻人,别在意起薪,但要选对老板和方向。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208.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208.htm
特斯拉重申视觉智驾路线,称先进技术不需要昂贵繁杂的传感器


特斯拉在发文中表示,公司的视觉处理方案搭配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已通过数十亿真实世界数据样本训练,成功实现了多场景、更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路径。这一表态进一步确认了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选择与战略定位。与业内其他依赖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不同,特斯拉强调“用实力证明先进的技术不需要昂贵繁杂的传感器”。马斯克认为,道路和交通规则本身是基于人类视觉设计的,纯视觉方案能最贴近人类驾驶习惯,是通向完全自动驾驶的“第一性原理”。他多次批评激光雷达是“错误的解决方案”,称其在复杂道路环境中效率低下,而视觉系统结合生物神经网络才是最优解。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此举意在凸显其技术路线的差异化优势。纯视觉方案若能达到与多传感器融合相当的安全性能,确实有望在降低智能驾驶系统成本方面取得突破,这对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有专家表示,视觉系统在极端天气与光线条件下的表现仍存在挑战。特斯拉能否通过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完全弥补硬件多样性不足,仍需市场检验。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210.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210.htm
新型玻璃硬盘寿命可达5000年 放入盐水中煮、烤箱烘烤也完好无损


该公司取下其玻璃存储介质的薄片,放入装满盐水的水壶中煮沸(100°C)。然后,为了进一步测试,又将其放入披萨烤箱中烤制(250°C)。这段耐久性演示就是为了证明,在极端环境下,Cerabyte玻璃存储器上的数据依然“100%完好无损”。Cerabyte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德国,致力于通过将一种“像象形文字一样耐用”的数据存储介质商业化,彻底改变数据存储方式。据了解,Cerabyte在这些耐久性测试中使用的陶瓷玻璃材料,通过飞秒激光在厚度为50到100个原子的陶瓷介质中形成纳米级孔洞,从而存储数据。这些9厘米见方的超薄玻璃芯片以每次激光脉冲200万比特的速率写入,每个表面均可存储高达1GB的数据。展望未来,Cerabyte希望到2030年将介质成本降至1美元/TB以下。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21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212.htm
特斯拉FSD迎来重大升级 马斯克称6月将在得州实现无监督驾驶


马斯克还表示,未来人类手动驾驶汽车将会变得十分罕见,就像现在见到马一样罕见。目前,特斯拉的 FSD 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更新版本。马斯克强调,特斯拉正在与全球多家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以确保该技术符合各地法规要求。业内专家认为,特斯拉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的持续创新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97214.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97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