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中文业界资讯站
26.1K subscribers
50.1K links
cnBeta.COM中文业界资讯站是一个提供IT相关新闻资讯、技术文章和评论的观点的中文网站,报导立场公正中立,网友讨论气氛浓厚,在业界拥有独特的影响力。本频道为非官方频道。

关键字:数码,通信,互联网,手机,业界,科技,媒体,资讯,IT新闻,言论平台,CB

简中频道: t.me/cnbeta_com
繁中频道: t.me/cnbeta_com_hk
吐槽地址: t.me/cnbeta_group
Download Telegram
理想首款纯电SUV谍照曝光 尾部重新设计 2025年有望亮相


从最新的谍照中可以看出,新车的尾部设计可能回归到了更传统的SUV造型,尽管尾灯仍然保留了贯穿式设计。此外,尽管谍照中的车辆覆盖着伪装,但整体尺寸表明,这款纯电SUV将是一款注重空间表现和实用性的家庭用车。技术配置方面,理想首款纯电SUV预计将采用800V高压纯电平台架构,支持5C超快充能力,这将大大缩短充电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同时,新车还将配备激光雷达,实现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0.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0.htm
黄仁勋投了李飞飞:World Labs融资16亿


前不久,World Labs被爆出成立3个月估值便达到70亿,轰动一时。直至这次,李飞飞正式官宣,更多细节得以流出:目前团队有24个人,其中包括李飞飞在内共4位联合创始人,名校高材生云集。目前,World Labs还在招人。伴随这一次融资,黄仁勋与李飞飞这对隐秘老友再一次联手了。李飞飞新公司官宣24人团队曝光这一幕,筹备已久。故事的开头源于一顿晚餐。早在2023年初,李飞飞与硅谷风投a16z合伙人Martin Casado一次晚饭后的聊天,让她有了创业的想法。彼时,全世界都在为ChatGPT疯狂,李飞飞更热衷于讨论AI的下一次迭代。Martin指出人工智能的路径与视频游戏类似,从文本开始转向 2D图形,再到令人眼花缭乱的3D世界。“比如在大模型里看一本书,人可以直接走进去,身临其境地去看。”空间智能将推动变革,李飞飞和Martin一致认为,实现这目标的第一步是从大语言模型转向大世界模型。很快,李飞飞找来了曾经的学生Justin Johnson,Martin又为她推荐另外两名科学家Christoph Lassner和Ben Mildenhall。至此,World Labs的联合创始团队集合完毕。World Labs 创始人团队,左起依次为 Ben Mildenhall、Justin Johnson、Christoph Lassner 和李飞飞李飞飞其人自不必说,在AI界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出生于北京,在四川成都长大,她是全球AI领域研究的标志性人物,长期主导着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学科研究。先来详细说说Justin Johnson。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他、Andrej Karpathy与导师李飞飞共同构思了斯坦福著名计算机课程CS231n的初版,并担任讲师。2019年博士毕业后Justin 前往密歇根大学任教,同时也是 META AI研究所的客座科学家。Christoph Lassner是一位计算机图形学专家。加入李飞飞创业团队之前,他曾任Epic首席研究科学家、Meta研究科学家、亚马逊应用科学家。在Meta工作期间,他发明了Pulsar可微分渲染器使3D高斯展开技术成为可能,兼具保真度和效率,在图像合成技术领域影响深远。Ben Mildenhall本科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在Google担任研究科学家,是NeRF(神经辐射场)技术的发明者,可将2D像素图像转换为3D图形,他称这项技术“将现实世界的物体带入VR,让它们看起来非常真实”。来到2024年1月,World Labs在旧金山正式成立,由李飞飞担任CEO,现有团队成员共24名。目前官网开启了社招通道,正在招兵买马。这是李飞飞的首次创业,她选择了人工智能领域最难解决的问题空间智能。官网显示,这家公司致力于构建大世界模型(LWM)来感知、生成3D世界并与之交互。值得注意的是,World Labs创始团队里华人面孔约占据了三分之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校友比比皆是。其中,现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昔日清华大学姚班毕业生的青年学者吴佳俊;伯克利大学教授吴义仁出现在顾问名单里。李飞飞官宣时难掩对团队的骄傲,“World Labs是我与联合创始人以及一个世界级图形人才组成的强大团队共同创办,致力于解决大自然用了5亿年才解决的超级难题空间智能,这是我的荣幸。”刚刚融资16亿阵容豪华,英伟达也来了至今,World Labs身后已集结一群豪华的投资人队伍,几乎集齐了AI界的半壁江山。World Labs官网显示,公司已筹集了超过2.3亿美元(约16亿元人民币)资金,背后有擅长捕捉AI独角兽的风投机构,也有AI江湖中执牛耳的大佬,更吸引了英伟达、AMD、Adobe等巨头入局。具体来看,领投方为a16z、NEA恩颐投资和Radical Ventures,其他机构方包括英伟达、AMD、Adobe、Databricks的风投部门和Shinrai Investments LLC。个人投资者同样星光熠熠,获得众多大佬支持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前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好莱坞演员阿什顿·库彻、Salesforce 首席执行官Marc Benioff、GoogleAI首席科学家Jeff Dean、图灵奖得主Geoffrey Hinton、OpenAI创始成员Andrej Karpathy、著名风险投资家Jim Breyer、硅谷天使投资人Ron Conway、亿万富豪Ram Shriram、23andMe联合创始人Anne Wojcicki以及已故的Google之母Susan Wojcicki。回过头来,得益于李飞飞亲自带队,World Labs尚在水下时就已经有投资人排队找上门。今年7月,有消息称World Labs已进行两轮融资,其中一轮融资额约1亿美元,在没有产品以及更多公开信息的情况下,估值达到10亿美元(约合70亿元人民币),令人惊叹。World Labs的野心很大,目标是将AI模型从2D像素的平面提升到完整的3D 世界、既有虚拟也有现实世界,赋予和人类世界一样丰富的空间智能。理想很宏大,具体怎么做?World Labs透露,第一阶段将构建一个对三维、物理以及空间和时间概念有深入理解的空间智能大模型LWM;接下来大模型将支持AR;再之后,大模型将作用于机器人技术,改进自动驾驶汽车、自动化工厂、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李飞飞表示团队最早将在2025年推出产品,并表示现在只是刚起步,在盈利模式等问题上有很多边界需要突破,相信团队能够解决。投资人更有信心,a16z的Martin Casado甚至在World Labs的办公室兼职,向AI图形团队学习,并帮助公司把握深度研究和产品之间的界限。他认为未来会像ChatGPT一样,大模型本身就是产品,也可以为艺术家、游戏公司、电影制片厂等提供服务。“我从事投资快10年,这是我遇到过最强的团队。”谈及投资心路历程,Martin分享称非常荣幸能与这个世界级的团队合作,深信未来成果将与大语言模型一样影响深远。两位老友联手奔赴AI星辰大海透过这轮融资,黄仁勋的身影浮现。去年,《时代周刊》发布在AI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00大人物,李飞飞名列其中,被评为AI行业的思想者。而一同上榜的大佬云集,其中黄仁勋被评为AI行业的领导者。作为AI界的两位顶流,她们其实早已是老相识。说起来,两人的成长路径十分相似:早年赴美,都曾度过一段困顿艰辛的青少年时代,还都去过餐馆打工。1990年,黄仁勋取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十多年后,李飞飞也来到这里,并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为斯坦福终身教授。命运的轨道悄然交汇。2012年,在李飞飞主持的ImageNet大赛上,多伦多大学“AlexNet”项目脱颖而出。获胜者名叫Alex,为了解决庞大的计算量,他使用了NVIDIA GPU,并通过CUDA编程工具成功地实现卷积网络的高速训练和计算。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一场深度学习革命由此揭开。另一边,一个超级公司由此迎来转机2012年前,黄仁勋还在为GPU的销路发愁,通过比赛使其名声大噪之后,微软、Google、亚马逊等公司都纷纷抢购英伟达的GPU。随着ChatGPT问世,卖铲子的英伟达更是赚的盆满钵满,最新市值近3万亿美元。正是因此,有人将李飞飞称作是“黄仁勋最感谢的人”。这些年,李飞飞的AI之路也少不了黄仁勋的支持。2015年,她发起非盈利组织AI4ALL,旨在把带有人道主义使命的AI教育,带给不同的学生、校园和公司,其中黄仁勋给予了种子资金支持。前不久,李飞飞还在社交平台回忆黄仁勋给过的支持:“非常感谢Jensen对AI的贡献!2016年,他将世界上第一台nvidia DGX-1送到了我们的实验室。”李飞飞与黄仁勋2016年的合照如今,他们有了更多的交集。今年初,英伟达成立一个新部门Gear实验室,由两位华人90后博士范麟熙和朱玉可领导,致力于具身智能研究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二人正是李飞飞在斯坦福的学生。这些年,李飞飞一直带领团队研究具身智能领域,并发布BEHAVIOR、NOIR系统等研究成果。如今,她亲自加入AI创业浪潮,所专注的空间智能,更被视作是计算机和具身...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1.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1.htm
香港月饼香港买不到 三只羊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一款热销月饼引发争议。目前小杨哥与三只羊网络商品橱窗均已下架美诚月饼相关链接。中秋节前夕,小杨哥在直播间售卖美诚月饼,并在视频中表示:“这个(月饼)我们曾经卖过100万单,这是高端月饼,是(中国)香港的一个牌子,日常价格238元,今天两盒美诚黑松露加一盒美诚流心四喜月饼,售价169元。”随后香港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声称,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香港主流网购平台也没有这款产品。网友同时发现所谓香港月饼的美诚厂址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葛岗路7号。蝉妈妈数据显示,抖音电商平台上,近30日内,美诚礼黑松露流心奶黄月饼礼盒装(即小杨哥直播间三件搭售包装)销量10万至25万,近30天成交价168.31元,总销售额最高约4200万,佣金占比约1%。带货销量前三位分别为曾志伟、美诚礼官方旗舰店、三只羊网络,占比分别为45.1%、17.76%、10.83%。香港明星曾志伟与三只羊公司之间也曾有过合作。8月21日,三只羊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开业现场,曾志伟、谭咏麟、钟镇涛等香港明星出席晚宴。小杨哥此前曾公开表示,曾志伟是三只羊香港分公司老板。图片来自三只羊官方公众号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2.htm
Karpathy认为“LLM”这个名字不准确 马斯克非常赞同


“大型语言模型(LLM)名字虽然带有语言二字,但它们其实与语言关系不大,这只是历史问题,更确切的名字应该是自回归 Transformer 或者其他。LLM 更多是一种统计建模的通用技术,它们主要通过自回归 Transformer 来模拟 token 流,而这些 token 可以代表文本、图片、音频、动作选择、甚至是分子等任何东西。因此,只要能将问题转化为模拟一系列离散 token 的流程,理论上都可以应用 LLM 来解决。实际上,随着大型语言模型技术栈的日益成熟,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被纳入这种建模范式。也就是说,问题固定在使用 LLM 进行『下一个 token 的预测』,只是每个领域中 token 的用途和含义有所不同。如果核心问题真的变成了预测下一个 token,那么深度学习框架(例如 PyTorch 及其同类框架, 因为 PyTorch 提供了过于广泛的操作和层的可配置性而显得过于普通)也可能过于普通,无法满足大多数问题随时间推移的需要。如果 80% 的问题只需要使用 LLM 来解决,那么成千上万个可以随意重新配置的操作和层又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这不是真的,但我认为它只对了一半。”Karpathy 的这番言论引来很多人围观,浏览量高达 20 多万。Karpathy 曾是 OpenAI 的早期成员之一,之后加入特斯拉领导其自动驾驶的计算机视觉团队。之后他又回到过 OpenAI,领导着一个专注提升 ChatGPT 的 GPT-4 的小团队。今年 7 月,他宣布创立了一家名为 Eureka Labs 的 AI + 教育公司。作为前排吃瓜群众的马斯克非常赞同的表示:这绝对需要一个新名字,“多模态 LLM(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是一个特别愚蠢的名字,因为第一个词与第三个词相矛盾!机器学习和 AI 研究员、畅销书《Python 机器学习》作者 Sebastian Raschka 也非常赞同,他表示:如果将 LLM 改为自回归 Transformers 或者其他名字的话,那 Mamba、Jamba、Samba 可以申请加入吗。不管怎样,还是非常赞同 Karpathy 观点。不过,来自 OpenAI 的研究者 Clive Chan 却表示:另一方面,也许所有可以用自回归方式表达的东西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语言。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转化为一串 token 流,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一切都是语言!对于这种说法,Karpathy 回复到:当然,你可以想象说话纹理、说话分子等等。但我所观察到的是,语言这个词误导了人们认为大型语言模型(LLM)只限于文本应用。在 Meta 从事 PyTorch 研究的 Horace He 表示:确实,深度学习框架可能在某些方面过于普遍。尽管如此,即便只是针对大型语言模型(LLM),实际运行的操作也有很大的变化。这包括新的注意力操作、混合专家模型(MoE)、不同变体的激活检查点、不同的位置嵌入等。在 Horace He 看来,这些技术的多样性说明,即使是在专注于 LLM 的应用中,深度学习框架的通用性也是有其必要性的,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模型需求。“像 LLMs、GPT 和 RLHF 这样的术语现在变成主流,这实在有些奇怪。通常,一个领域向更广泛的世界介绍自己时并不会这样做(在我看来,这也是有些机构品牌推广失败的原因)。”有人发表了这样的观点。这种情况反映了复杂技术术语的普及可能并不总能有效地代表其真实的应用和影响,有时甚至可能导致公众理解上的困难。还有网友认为,“Large”这个词用的也不好,因为今天的“大”在未来会显得“小”。“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电话和计算机领域,看起来最初的术语往往会保持使用。”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 AI 领域各种命名方式,早期的名称往往因为先入为主的效应而被广泛沿用,即使随着技术的演进,这些名称可能已不再准确描述其功能了。参考链接:https://x.com/karpathy/status/1835024197506187617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4.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4.htm
微软Office全家桶再爆办公革命 o1模型加持重塑十亿人工作流


在微软Copilot第二弹发布会上,CEO纳德拉官宣,“用AI构思,共同协作的全新工作流——Web+Work+Pages正式开启”。全程半小时,每一幕都在透露着,一种革命性划时代的办公方式全然来临。整场发布会中,共有三大精彩亮点:1 Copilot Pages:一个界面,把上网搜索+内容策划+团队写作,全部搞定了。用微软的话来说,这是Copilot聊天中动态、持久的“画布”。2 办 公全家桶Copilot升级:- AI生成Python代码,秒处理Excel数据- 一句提示,即刻把想法变成PPT3 Copilot智能体 :首发自动化执行业务流程AI助手值得一提的是,全新Copilot得到了最强o1模型的加持,推理性能更高,响应更快。有网友表示,把AI智能体和业务数据、工作流紧密结合起来,无缝衔接,主打一个“实用+高效”,打工人的绝佳利器。然而,也有人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提效”之后的下一步,“降本” 的“广进计划”是不是就要来了?AI时代,全新工作流开启去年3月,继GPT-4发布之后,。时隔一年半,办公全家桶迎来全方位的焕新升级。发布会上,纳德拉表示,全球数亿人使用的365 Copilot,正加速改变日常工作流。AI正重塑所有人的办公方式,让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把Copilot想象成AI的UI,它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办公工具、通信、业务流程之间的孤岛。而Web+Work+Pages的结合,一个全新的AI系统,将工作流全部放在了一个“画布”上。你可以用AI来构思,也可以和伙伴一起合作。或许每个人,在办公时特别懊恼的一件事,便是跳出工作页面,再到另一个页面中上网查询。而现在,微软Pages把这个难题,给攻破了!上网查资料,内容策划,一个界面就够了pages是首个全新的AI工具,专为多重AI协作而设计。Copilot深度集成到每天工作“画布”中,不论是分析Excel数据,还是创建PPT,又或是处理邮件,都可由AI代劳。假设你在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工作,恰巧洛杉矶机场有新的商机。进入Copilot聊天界面,让AI上网,调查一些信息,比如每日乘客数量、停车位数量。用不了几秒钟,Copilot便总结出一份详细的要点。然后,不用跳出界面,你便可以在同一个工作页面上,继续工作。同时,还可以一键分享给多人。这样,你就可以和同事一起,在同一个“画布”上合作,而且他人的编辑,也会同步显示。在同事编辑的过程中,你还可以直接在Copilot聊天中,继续查询相关资料。甚至,可以让Copilot根据文件内容,整理一份表格,然后一键粘贴到工作页面中。当然了,同事的编辑,和你的工作流一样,可以在查询的同时,完成任务。这便是,Web+Work+Pages最大的魅力。最最最重要的是,Pages新系统将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Copilot办公全家桶,又迎升级发布会上,第二大重磅更新,便是Office办公全家桶的升级了。从Excel、PPT、Word,到outlook、Teams、OneDrive,全部得到了o1模型的加持。这当中,若说改观最大的,便是Python代码直出数据了。Python塞进Excel,AI无缝写代码数据处理和分析,很多时候都离不开Python,但数据存储又离不开Excel表格。但这两大神器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各玩各的”。想象一下,如果能在Excel中无缝写Python代码,则会大大减少两个工具之间的切换或耦合。从去年8月开始,微软就和Anaconda展开合作,旨在将Python和pandas、Matplotlib、NLTK等各种流行的分析库整合到Excel中。从现在开始,这个功能的公开预览版正式上线。有网友直接锐评:“泰裤辣!”只需要随便找个空白单元格键入“=py”,就能即刻开启Python模式。无需额外的设置,选中需要的数据后,一键转为DataFrame格式;只需要一行代码,Matplotlib绘制的直方图就能直接在Excel中打开。‍‍就连pandas创建者Wes McKinney都对这个新功能做出了高度评价:在Excel中无缝集成pandas data frames和Numpy数组这样的Python数据结构将彻底改变整个游戏。Python访问范围的扩大将创造令人兴奋的新机会,并让业务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更轻松地协作。如果要写更复杂的代码,就能利用Python中的高级建模功能(例如蒙特卡罗模拟),处理更复杂的场景。为了提升使用体验,连代码编辑器都是经过设计的,不仅有语法高亮、代码补全,公式栏中还能实现多段代码统一管理,和开发者们最喜欢的Visual Studio Code有很多类似的体验。那么问题来了,不会写Python代码的怎么办?微软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还可以在Excel+Python的组合中再加入Copilot。表格里堆了3年的业务数据看不过来,一键点击就能让开启Copilot高级分析功能,帮你把3年的数据压缩总结到10行。比如,直接输入数据可视化的要求,Copilot就能自动帮你生成绘制折线图的Python代码,还能立即看到绘制结果,“所见即所得”。甚至,Copilot还能帮忙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数据的未来走势,用户不用编写任何代码,只需用自然语言键入需求即可。微软人工智能副总裁Jared Spataro表示“这就像是团队中加入了一名熟练的数据分析师”。但关于可用性,Windows平台上的商业版和企业版用户已经可以开始使用Excel中最新集成的Python功能了,但目前还不支持Mac、iPhone和Android平台。一个提示,速成PPT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提示,能让AI可以将一个想法,变成完美的PPT。而现在,微软Narrative Builder,就可以实现。完成以上信息调查后,你需要向领导汇报,做一份PPT。这时,你可以让Copilot帮你出主意——对于零售店来说EV充电重要性,如何吸引顾客,影响碳足迹和销售的?眨眼的功夫,Copilot就帮你列好了大纲。而且,自己若是不满意,可以主动调整顺序、删除、编辑文字。同时,还可以上传文件,让Copilot继续帮你生成。最后,点击一键生成,页面设计、字体,内容,全部帮你完成了。另外,你若是对“减少碳足迹”某一页面,还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继续借Copilot之力,继续下一步编辑。比如,生成一张充电桩的示意图。除了Excel、PPT两大更新之外,Word中Copilot也得到改进,成为每个人更好的写作伙伴。本月底,就可以用上在Word中引用web数据、工作数据,以及电子邮件、工作会议等等。还有邮件应用Outlook,可以对收件箱进行优先排序,并为每封邮件总结摘要。从此,就不用费力再读冗长的文字了。这些能力将在今年年底上线。Copilot智能体诞生,灵感来源GPTs等了这么久,微软终于上线了Copilot智能体。负责Copilot可扩展性的产品经理Abram Jackson特地发推透露了一些开发思路。他大方承认,Copilot智能体的确受到了GPTs的启发,但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扩展,做到了更加强大的功能。比如,可以在源代码管理中拥有配置文件,而且grounding功能支持接入TB级别的数百万个文档。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Copilot Studio以低代码方式创建自己需要的智能体,或者通过Teams Toolkit与团队协作,用Visual Studio创建。Copilot Studio的创建操作相当简便,只需要用文字描述所需功能,再传入包含相关基础信息的文档,你就得到了一个立即可用的智能体。除了打工人常用的Excel、PPT和Word三件套,Teams、Outlook、Pages等软件中也都进行了Copilot集成,旨在让AI助手对企业更具吸引力。微软表示,有60%的财富500强企业正在使用 Copilot,而且每天在工作中使用Copilot的人数环比增长了近一倍。通信巨头Vodafone就是Copilot的早期阶段的一个大客户,它们已经为10万名员工买下了6.8万个Copilot许可证。参考资料:https://x.com/abrakjamson/status/1835732125859053689https://news.microsoft.com/m365-copilot-Sept-2024/#https://www.microsoft.com/en-us/microsoft-365/blog/2024/09/16/microsoft-365-copilot-wave-2-...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5.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5.htm
分析师称《黑神话》DLC春节发售 预计销量只有本体20%


在后续的帖子中他还分析称,他预计 DLC 销量将会只有游戏本体的20%。《黑神话:悟空》目前的全平台销量约在 2000 万份左右,据他分析之所以 DLC 销量不会太高是因为游戏的70% 销量均来自中国,他也很明白很多人买这款游戏是因为我国的玩家对于首款真正的国产3A 的自豪与支持,但他认为这种情感以及新鲜感可能在 DLC 推出时大多已经消失。另外一点就是他察觉到许多人认为《黑神话:悟空》“很难”。他进一步解释道,游戏具有挑战性,但我国很多购买这款游戏的玩家(据他称至少有“几百万人”)并不是核心或迎合玩家,因此在尝试过本体后,DLC对于他们并不再具备吸引力。他特意提到,这只是他的想法。最后他重申道,计划可能随时改变:“虽然团队(游戏科学)有内部计划和路线图,但游戏的发布日期几乎从来都不是定死的。”个人并不太信任这位的分析。此前在9 月初,游戏科学的投资方英雄互娱 CEO 吴旦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仅表示 DLC 正在开发中,很难想象这种体量游戏的 DLC 会在发布半年后就推出。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6.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6.htm
AI崛起,真假难辨 60%参考文献被撤稿 Nature绷不住了


上面是Nature整理的一份列表,开篇提到的论文排在第二位,参考文献被撤稿占比60%,而榜首甚至达到了65%。另外,撤稿这件事本身,也在过去几十年中“稳步发展”,去年的撤稿量直接飙升到近14000篇,而2009年之前每年还不到1000篇。真是AI崛起了,学术产业也“崛起”了。Nature甚至用了个“Chain retraction”作为评论文章的标题,——学术界也有自己的链式求导法则。这次用来检测问题论文的工具名为Feet of Clay Detector,来自于法国图卢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Guillaume Cabanac创建的一个项目。Feet of Clay源于圣经中的一个类比,指的是雕像或建筑物表面雄伟,却用的是脆弱的粘土地基。对于把这些问题文章拎出来公开处刑,Cabanac表示:“我们并不是指责任何人做错事。我们只是观察到,一些参考文献已被撤回,这意味着该论文可能不可靠。”——我不是在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都应该意识到参考文献被撤稿对论文的影响。当然了,这么多的撤稿里面,肯定也有一部分是正常撤稿的,而且光是感叹和批判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减少这些学术错误的产生和传播。不同的观点除了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Feet of Clay探测到的结果,Cabanac还在论文评论网站PubPeer和社交媒体上,明确标记了1700多篇涉及参考文献撤回的文章。对此,一些作者表示感谢提醒,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此乃诽谤,发表后的撤稿不会影响他们的论文。从结果来看,一些高比例引用被撤回参考文献的论文的作者,是有学术欺诈前科的,本身自己的许多论文也都被撤稿了。其中包括工程研究员Ali Nazari,他于2019年被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开除,原因是学校对其进行了不当行为调查。另一项被标记的研究来自德黑兰伊斯兰阿扎德大学(Islamic Azad University)的物理学家Ahmad Salar Elahi,他的几十篇论文已经被撤回,许多是因为过度自引和伪造同行评审。另外也有“不予置评”的作者,《肿瘤学前沿》2023年发表的一篇关于RNA和妇科癌症的评论论文,有20篇参考文献在文章提交之前已被撤回。不过论文的作者之一,伊朗马什哈德医科大学(Mashhad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的药剂师Maryam Mahjoubin-Tehran表示,她的团队并不知道撤稿的情况,也不打算更新或撤回该论文,而出版商Frontiers表示正在调查。工具变革发文章和被引用就是学术界的货币,在利益之下,整个造假流程可以形成闭环。研究人员、出版商、机构和资助者都必须采取行动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传统途径发现有问题论文的科学家,一般可以通过传统途径联系该论文所在期刊的编辑团队,但找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比较困难了。此外,这个过程通常不是匿名的,出于自身立场,一些研究人员可能不愿意或无法参与。而且期刊的速度是出了名的慢,过程中需要期刊工作人员调解各方之间的对话。受到批评的论文作者通常不愿意参与这种讨论,有时还涉及额外的数据和审稿人。所以大多数调查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公布结果。其他途径当然非传统途径也是有的,例如在PubPeer平台上发表评论。截至8月20日,PubPeer上已收到191463篇文章的评论——几乎所有都是批评。但出版商通常不看这个,而受到批评的论文作者也没有义务做出回应。2021年2月,Guillaume Cabanac推出了Problematic Paper Screener(PPS),用来追踪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下面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来了解PPS其中的一项功能。近来,由于AI介入等原因,论文中开始大量出现一些非正常人类表述,这里被称为“折磨短语”(tortured phrases)。比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可以被表述成Counterfeit consciousness(伪造意识),或者人造脑力(Man-made brainpower);肾衰竭(Kidney failure)被写成肾脏失望(Kidney disappointment);DNA修复(DNA repair):DNA fix;DNA损伤(DNA damage):DNA harm;而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直接成了坚不可摧的框架(Invulnerable framework)。——就还......挺学术的,最起码查重肯定是过了。这些“折磨短语”首先需要人类读者识别出来,然后作为“指纹”添加到数据平台Dimensions的索引,截至目前,已核对了这样的指纹5800个。截至8月20日,问题论文筛选器已标记了超过16,000篇论文(包含不少于5个这种短语),其中只有18%已被撤回。为了便于持续检查和持续清理文献,Cabanac还为PPS设计了另外两个工具。其中之一是无效检测器,跟踪已被撤回或删除的论文。检测器从各个出版商、Crossref数据库(包括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和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收集数据,目前大约有62000篇被撤回或者删除的文章仍然被引用,总饮用量超过836000次。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Feet of Clay Detector,用来快速发现那些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引用了无效论文的文章。整治乱象通常来说,论文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该检查是否有任何发表后的批评或撤回,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就需要工具的监督和提醒。2016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名为RetractoBot的工具,当作者之前引用的一项研究被撤回时,该工具会自动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作者。RetractoBot已经监控了20,000篇被撤回的论文,以及大约400,000篇2000年之后发表的引用它们的论文。另外,在当前情况下,不纠正或撤回错误论文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后果,而监督它们也没有什么回报。Cabanac认为应该对此实行问责制。大学和资助者必须优先考虑良好、扎实的科学成果,而非那些绩效指标(发表论文数、影响因子等)。而对于出版商来说,撤稿的这部分收入应该捐出去。比如伦敦物理研究所旗下的IOP Publishing,将撤回文章的收入捐赠给了Research4Life ,用于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机构提供在线访问学术文献的机会。参考资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747-1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7.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7.htm
由章鱼触须启发的贴片可无刺激地粘附在皮肤上


与其他一些基于吸力的实验性粘合贴片不同,章鱼启发的 AMOS 贴片应该比较容易进行商业化生产心电图(EEG)电极等传感器可以帮助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但用于粘贴这些电极的胶贴也可能会伤害患者的皮肤,一种实验性新型医疗贴片利用章鱼启发的吸盘解决了这一问题。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科学家们向章鱼寻求一种刺激性更小、痛苦更少、更坚固且可重复使用的替代品。更具体地说,他们研究了章鱼触手底部的吸盘。这些吸盘不仅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反复附着在物体表面,而且还可以在水下附着。为了制作他们的"粘性微型章鱼状吸盘"(AMOS)贴片,研究人员首先制作了一个模具。这项任务是利用一种被称为立体光刻的 3D 打印技术完成的,在这种技术中,物体是通过选择性地将紫外线激光照射到一桶光固化树脂中而形成的。制作出的模具由一系列小圆顶和斜线交织而成。接下来,一种名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以液态形式被涂抹在模具上,一旦固化成固态弹性形式,就会被剥离。在制成的补丁中,圆顶产生了微小的吸盘,而线条则产生了延伸至补丁边缘的微小通道。当把制作完成的 AMOS 贴片按压在人体皮肤上时,吸盘通过在每个吸盘下形成微小的真空牢牢地粘附在贴片表面。事实上,PDMS 本身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微结构,这有助于贴片的粘附,同时还能无痛地将其取下。同时,这些通道通过毛细作用将水分从贴片下面带出,帮助下层皮肤呼吸。在 Matteo Parsani 副教授进行为期 30 天的徒步旅行时,使用 AMOS 贴片为他贴上脑电图和其他传感器。在一次技术测试中,一名男性志愿者在骑自行车锻炼时,将 AMOS 贴片装上脑电图电极,然后贴在他的皮肤上。即使贴在潮湿或多毛的皮肤上,贴片也能保持原位,提供良好的脑电图读数,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刺激。该技术甚至被成功用于监测一名卡萨克斯坦科技大学计算科学家的生物信号,他在 30 天内完成了 3000 公里(1864 英里)的徒步旅行。首席科学家 Nazek El-Atab 助教说:"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一种综合性、多功能、可贴皮肤的设备,彻底改变可穿戴健康监测和诊断技术。接下来计划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在实际医疗应用中的功效。"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最近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杂志上。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8.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8.htm
吞下美味食物后 大脑会释放出令人感觉良好的血清素


德国波恩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展了一项研究,目的是更好地了解食道和大脑在进食过程中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更具体地说,就是在吞咽食物时这两个器官之间发生了什么。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波恩大学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所(LIMES)的迈克尔-潘克拉茨(Michael Pankratz)说:"我们希望详细了解消化系统在进食时是如何与大脑沟通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哪些神经元参与了信息流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触发的。"研究人员没有检查人脑中的一千多亿个神经元,而是选择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拥挤的果蝇幼虫,因为它的体内大约有1万到1.5万个神经元。他们将整只幼虫切成数以千计的薄片,然后用电子显微镜对这些薄片进行扫描。扫描结果被用来重建幼虫胃肠道神经系统与大脑之间连接的神经的所有神经元和靶器官。"我们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根据这些照片创建了三维图像,"Pankratz 说道,"这一过程使研究人员能够看到所有神经细胞是如何相互连接、突触与突触之间是如何连接的。"他们在幼虫的食道中发现了一种"拉伸受体",这种受体与大脑中六个产生血清素的神经元相连。血清素是一种化学信使,除其他生物功能外,它还能控制情绪,让人产生兴奋感。因此,它有时被称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血清素神经元对食物的反应方式非常有趣。"它们能检测到是否是食物,还能评估食物的质量,"同在 LIMES 研究所工作的 Andreas Schoofs 说,他也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它们只有在检测到优质食物时才会产生血清素,这反过来又会确保幼虫继续进食。"现在,研究人员所说的"优质食物"是指有营养价值的食物,而不是指美食,这表明神经元对吞下的食物进行了某种质量控制。有营养的食物被大脑视为一种奖励,使神经元释放血清素,从而使幼虫感觉良好并继续进食。鉴于这是一种对生存至关重要的机制,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很可能也存在这种机制。研究人员说:"尽管与苍蝇相比,血清素在细胞类型数量上存在差异,但如果血清素也能监测哺乳动物完成吞咽或其他生命活动等具有生物意义的动作,那将会非常有趣。"如果食道-大脑回路确实存在于人类体内,那么它可能是治疗厌食症或暴食症等饮食失调症的一种方法。不过,这还遥遥无期。潘克拉茨说:"现阶段我们对人类控制电路的实际工作原理了解得还不够。在这一领域还需要多年的研究。"这项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89.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89.htm
Intel CEO宣布40年来最重要转型:年底前裁员15000人 抛掉2/3的不动产


1、随着Intel 18A工艺发布的日益临近,我们必须继续巩固在代工领域的发展势头,并提高该业务部分的资本效率。2、我们必须继续采取紧急行动,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实现我们上个月宣布的100亿美元的节约目标。3、推动AI人工智能战略的同时,必须重新关注我们强大的x86特许经营权,同时精简我们的产品组合,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早些时候,Intel还宣布,已经根据《芯片与科学法案》获得美国政府高达30亿美元的资金补贴,用于扩大尖端半导体的可信制造。Intel表示,作为唯一一家同时设计和制造尖端芯片的美国公司,我们将帮助确保国内芯片供应链的安全。基辛格还在信中提到,董事会计划将Intel代工厂设立为Intel内部的独立子公司,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长和股东价值创造。另外,基辛格透露,通过自愿提前退休和离职,Intel已经完成今年年底裁员约15000人目标的一半以上(7500人)。“我们仍需做出艰难的决定,并将于10月中旬通知受影响的员工。此外,我们正在实施计划,在年底前减少或退出全球约三分之二的房地产。”基辛格写道。他强调,正如我之前所说,这是Intel四十多年来最重要的转型。自内存向微处理器转型以来,我们从未尝试过如此重要的事情。当时我们成功了——我们将迎接这一时刻,在未来几十年打造更强大Intel。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0.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0.htm
嫦娥六号挖回的月背土壤成分官方揭秘 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


论文中指出了嫦娥六号返回样品具有较低密度,表明其结构较为松散,孔隙率较高。颗粒分析显示,月壤的粒径呈现双峰式分布,暗示样品可能经历了不同物源的混合作用。与嫦娥五号样品相比,此次样品中斜长石含量明显增加,而橄榄石含量显著减少,表明该区域的月壤明显受到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影响。此外,嫦娥六号采集的岩屑碎片主要由玄武岩、角砾岩、粘结岩、浅色岩石和玻璃质物质组成。其中,玄武岩碎片占总量的30%~40%,其矿物以辉石、斜长石和钛铁矿为主,橄榄石含量极低。角砾岩和粘结岩由玄武岩碎屑、玻璃珠、玻璃碎片以及少量的斜长岩和苏长岩等浅色岩石碎屑物质构成,进一步揭示了样品来源的复杂性。矿物学分析显示,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为斜长石(32.6%)、辉石(33.3%)和玻璃(29.4%),其中玻璃含量接近阿波罗样品的下限。此外,样品中还检测到少量的斜方辉石,暗示了非玄武质物质的存在。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揭示,嫦娥六号样品中的铝氧化物(Al₂O₃)和钙氧化物(CaO)含量较高,而铁氧化物(FeO)含量相对较低,这与月海玄武岩和斜长岩混合物的特征一致。此外,样品中的钍(Th)、铀(U)和钾(K)等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低于KREEP玄武岩,与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克里普地体中的阿波罗任务和嫦娥五号任务的样品表现出了巨大差异。据了解,人类在探索月球的浩瀚征途中,曾先后通过6次Apollo任务、3次Luna任务和1次嫦娥五号任务,从月球表面带回380余公斤样品,但这些样品均来自月球正面。而嫦娥六号是人类首次从月背采样返回,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采样点位于SPA盆地内部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该区域月壳极薄,有望揭露月球背面早期撞击盆地的原始物质。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背面样品不仅填补了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更为我们研究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动和撞击历史提供了直接证据。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1.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1.htm
路特斯Theory 1次时代超跑官宣:4电机1000马力 2.5秒破百


在电动车时代,制造大马力车型已非难事,但路特斯并不追求单纯的“数字竞赛”,而是致力于打造一款更纯粹的驾驶机器。Theory 1继承了路特斯品牌的赛道血统,与备受好评的Elise、Exige和Evora跑车一样,将驾驶体验作为设计的核心。外观设计上,Theory 1拥有典型的超跑造型,整车配备大量空气动力学套件,体现了路特斯品牌“驾驭风”的设计理念。车辆前包围夸张,车顶线条流畅,后扰流板和扩散器巨大,彰显出强烈的运动气息。为了实现轻量化目标,路特斯在制造Theory 1时仅使用了十种材料,远少于传统汽车的100种,这些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钛合金、玻璃、橡胶、铝等。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490mm、2000mm、1140mm。在内饰设计上,Theory 1采用了独特的开门方式和三个座椅配置,其中两个座椅位于中央,一个座椅位于侧面,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了紧密的包裹感。车内配备了HUD抬头显示、数字显示屏以及集成在3D打印头枕中的KEF音响系统。动力系统方面,Theory 1的四驱电机系统可输出1000马力,极速可达322公里/小时,搭载了70kWh的电池组,保证了402公里的续航里程。此外,路特斯与倍耐力、AP Racing、京瓷SLD激光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为Theory 1提供了专为纯电动汽车设计的高性能轮胎、超轻量化碳陶瓷制动系统和先进的激光照明系统。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2.htm
《炉石传说》国服下周回归:2023年全金卡免费送 近500万人预约


截稿前,国服回归预约人数即将突破500万人。预约数达500万赠送奖励如下:传统对战法师英雄皮肤:星界舞龙酒馆战旗凤凰翱翔(史诗)打击特效末日交响(史诗)打击特效据了解,《炉石传说》国服回归将补偿玩家2023年的全部卡牌,不用拼手气,全金卡白送,一共2154张卡牌,1077张金卡,97张金色传说。同时,特殊通行证、异画直升机(天空之母艾维娜),以及酒馆战棋酒保和各种皮肤、特殊卡背、幸运币也都将免费赠送。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3.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3.htm
FreeBSD 13.4 发布 更新大量软件并改进驱动程序


还有许多程序更新,包括 LLVM Clang 18.1.5、SQLite 3.46、OpenSSH 9.7p1、libarchive 3.7.4 等等。内核方面有英特尔 IRDMA 和 ICE 驱动程序更新、U3G 驱动程序新增 SIM7600G 支持,以及无线驱动程序(包括使用 Linux KPI 的驱动程序)的稳定性修复。FreeBSD 13.4 还对其网络协议栈进行了性能改进和其他增强。在硬件方面,AMDSMN 和 AMDTEMP 驱动程序还增加了对 AMD Ryzen 7040 系列"Phoenix"的支持。有关 FreeBSD 13.4 的更多详情和下载,请参见发布公告。此外,发行说明还进一步介绍了 13.4-RELEASE 中所有有趣的变更。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4.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4.htm
红帽为Linux 6.12提交ARM/RISC-V/LoongArch KVM更新


Linux 6.12 的 KVM 拉取请求主要围绕 ARM64、RISC-V 和龙芯中科 LoongArch CPU 架构。ARM 上的 KVM 增加了 FP8 支持,ARM 上的嵌套虚拟化现在支持地址转换系列指令 (FEAT_ATS1A),并进行了其他修复。Linux 6.12 版 LoongArch 上的 KVM 增加了Loongson 二进制转换功能,以加快这些来自中国的处理器上的x86 和 ARM 仿真速度。带有 KVM 的 LoongArch 现在还为客户添加了 PMU 支持,启用了来自 VMM 的 paravirt 功能控制以及其他增强功能。最后,RISC-V 上的 KVM 将不再在释放数据前清零 PMU 快照区域,支持从客户访问传统 PMU,并进行了其他修复。有关 Linux 6.12 的 KVM 变更的更多详情,请参阅此拉取请求。敬请期待下周左右推出的第二组 KVM 更新,以推出 Intel/AMD KVM 变更和其他更新。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5.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5.htm
火星下面有什么?重力地图揭示隐藏的火星结构


最近在火星上进行的重力研究揭示了古代海洋沉积物下隐藏的致密结构,这影响了我们对火星地质的了解,并可能影响火山活动,尤其是奥林帕斯山的火山活动。资料来源:Root et al.对火星重力变化的研究揭示了隐藏在失落海洋沉积层下的致密大型结构。这项分析结合了多个任务的模型和数据,还表明火星地幔中的活跃过程可能正在推动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奥林帕斯火山。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的巴特-罗特(Bart Root)本周在柏林举行的欧洲行星科学大会(EPSC)上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火星上有许多隐藏的结构,如冰雪沉积,但在北部极地平原发现的地貌却是一个谜,因为它们被厚而光滑的沉积层所覆盖,据说是沉积在古老的海底。"这些密集的结构可能是火山形成的,也可能是古代撞击造成的压实物质。"罗特博士说:"我们在北极帽周围地区发现了大约20个大小不一的地貌,其中一个很像狗的形状。地表似乎没有它们的踪迹。不过,通过重力数据,我们可以窥见火星北半球更古老的历史。"火星重力图。红圈表示火星上突出的火山,黑圈表示直径大于几百公里的撞击坑。一个重力高信号位于火山Tharsis区域(图像右中央的红色区域),该区域被一个负重力异常环(蓝色显示)包围。图片来源:Root 等人卫星轨道带来的启示火星内部新面貌罗特博士和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乌得勒支大学的同事们利用卫星轨道的微小偏差来研究火星的重力场,并找到有关火星内部质量分布的线索。这些数据被输入到一些模型中,这些模型利用美国宇航局"洞察"号任务对火星地壳的厚度和柔韧性以及火星地幔和深层内部的动态进行的新观测,绘制出火星的全球密度图。密度图显示,北部极地地貌的密度比周围地区高出约 300-400公斤/立方米。不过,这项研究也揭示了塔尔西斯隆起巨大火山区的地下结构,其中包括奥林帕斯山巨型火山。突出显示北半球密集引力结构的地图。黑线表示的区域是高质量异常点,与地质和地形没有任何关联。这些隐藏的地下结构被古老海洋的沉积物所覆盖。它们的起源仍是一个谜,需要像 MaQuIs 这样的专门重力任务来揭示其本质。资料来源:Root et al.虽然火山密度很大,但塔西斯地区比火星平均表面高得多,而且被一个重力相对较弱的区域环绕。仅从火星地壳和上地幔的差异来看,这种重力异常是很难解释的。罗特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一个直径约 1750 千米、深度约 1100 千米的轻质物质正在为整个塔西斯地区提供向上的推动力。这可以用火星内部深处的巨大熔岩流向地表上升来解释。"美国宇航局的InSight任务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火星坚硬外层的重要新信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理解奥林帕斯蒙斯火山及其周围环境的支撑力,"罗特博士说。"这表明火星内部可能仍在发生着活跃的运动,影响并可能在表面形成新的火山特征"。罗特博士是提出火星量子重力(MaQuls)任务的团队成员之一,该任务旨在利用分别为月球和地球上的 GRAIL 和 GRACE 等任务开发的技术,详细绘制火星重力场图。"利用 MaQuIs 进行观测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探索火星地表下的情况。这将帮助我们发现更多关于这些神秘的隐藏特征,研究正在进行的地幔对流,以及了解动态的地表过程,如大气的季节变化和地下水库的探测,"德国航天中心的丽莎-沃纳博士说,她在本周的EPSC2024会议上介绍了MaQuIs任务。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6.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6.htm
科学家发现治疗干眼症的惊人有效方法:笑与眼药水一样有效


有证据表明,笑声疗法可以缓解抑郁、焦虑、压力和慢性疼痛,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功能,被公认为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包括精神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有益辅助疗法和附加疗法。但是,笑声疗法是否对干眼症有益处还不得而知。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来自中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着手评估笑声锻炼对干眼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们的研究结果基于 283 名年龄在 18-45 岁之间的参与者(平均年龄 29 岁;74% 为女性),这些人通过眼表疾病指数 (OSDI) 进行了干眼症评估,并被随机分配接受笑声锻炼或 0.1% 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每天四次,为期八周。患有眼疾、外伤、感染或过敏的参与者,以及最近使用过隐形眼镜或任何干眼症治疗方法的参与者均被排除在外。大笑练习组观看了一段教学视频,并被要求发声重复"嘻嘻嘻嘻、哈哈哈哈、奶酪奶酪、脸颊脸颊、哈哈哈哈"等短语,每节课 5 分钟,共 30 次,使用人脸识别移动应用程序来规范练习并加强面部动作。滴眼液(对照组)组在双眼滴用 0.1% 透明质酸钠眼药水,每天四次,持续八周,并通过相同的应用程序跟踪使用频率。两种疗法均在 8 周后停止,并在第 10 周和第 12 周测量眼表不适评分的任何变化。八周后,笑声锻炼组的 OSDI 平均得分降低了 10.5 分(表明不适感减轻),对照组降低了 8.83 分,平均差异为-1.45 分,这表明笑声锻炼的效果并不亚于眼药水。大笑运动还显示,无创泪液破裂时间(眨眼后角膜上出现第一个干点所需的时间)、睑板腺功能(帮助防止泪液过快蒸发的油脂腺)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研究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作者承认,一些局限性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但他们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在改善干眼症症状和临床体征方面,笑声锻炼的效果并不亚于 0.1% 玻尿酸钠。他们补充说:"作为一种安全、环保、低成本的干预措施,大笑运动可作为有症状干眼症和有限角膜染色患者的一线家庭治疗方法。"编译自/ScitechDailyDOI: 10.1136/bmj-2024-080474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7.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7.htm
社交网络Bluesky目前拥有超过1000万用户


该公司在一篇文章中说:"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那么你就是Bluesky首批1000万用户之一!"Bluesky的主页上还有一个有趣的复活节彩蛋:当点击庆祝表情符号时,可以看到用户在平台上的加入号码,并将其分享给朋友。上个月,巴西最高法院禁止在该国使用X,并对使用 VPN 访问该服务的用户处以罚款。在此之后,Meta 的 Threads 和 Bluesky 等其他社交网络人气飙升。目前,这些应用程序在巴西的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社交媒体类别中排名前十。X 在巴西被禁后几天内,Bluesky 迅速增加了 300 万用户,本月初其总用户数突破了 900 万。该公司称,85% 以上的新用户来自巴西。上周,Bluesky 表示,该平台的活跃度创下新高,但由于大量用户注册,平台出现了一些服务器故障。在采用邀请制模式近一年后,Bluesky于今年 2 月向所有用户开放了平台。与此同时,Bluesky 的 Meta 旗下竞争对手 Threads 的用户已超过 2 亿。上周,Bluesky 开始允许用户在应用上发布视频。它还推出了基于用户的内容节制工具,如控制谁可以引用帖子、隐藏回复以及在一定时间内静音的功能。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8.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8.htm
Apple Watch Series 10 原定配备血压监测功能 但因设计问题被迫推迟上市


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的"Power On"时事通讯中提到了 Apple Watch Series 10 面临的血压传感器问题。消息来远程,这一功能在在测试阶段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在更新设备的基础设计时,因此不得不完全取消该功能。之前有各种报道称,血压监测功能将出现在之前的 Apple Watch 型号中,但正如你所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不过,YouTuber瓦迪姆-尤里耶夫(Vadim Yuryev)对健康功能做出了预测,认为只有通过重新设计的表带系统才能启用该功能。新的机制必须是磁性的,并将包括以电子方式连接 Apple Watch 的 Pogo Pin 连接器。这些新表带内部应该装有各种传感器,可以提供读数。为了获得准确的持续测量结果,收紧表带可能是必要的步骤(这可能会引起用户不适)。据说苹果公司还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利用各种模型来提供更好的数据表示。遗憾的是,由于用于监测血压的物理传感器病没有进入 Apple Watch Series 10,未来的购买者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099.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099.htm
HarmonyOS NEXT正式版近在眼前 可能助力华为Mate XT大爆?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HarmonyOS NEXT可实现整机性能提升30%,功耗下降20%。据参与HarmonyOS NEXT系统测试的人士透露,HarmonyOS NEXT流畅度堪称丝滑。目前,HarmonyOS NEXT基本已覆盖主流日常应用,包括国民级刚需应用微信、WPS(9月14日完成适配)等App。HarmonyOS NEXT号称“纯血版”,主要是指这款新的国产独立操作系统放弃Linux内核和传统的AOSP代码,仅支持鸿蒙内核及鸿蒙系统的应用,故而与原先的安卓系统并不兼容。所谓AOSP代码,指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安卓开源项目)的源代码。这是一个由Google主导的开放源代码项目,提供Android操作系统核心源代码。任何人都能下载和使用AOSP代码,以创建基于Android的操作系统的自定义版本。AOSP设计目的是为了避免任何单一行业参与者限制或控制其他参与者的创新,确保源代码开放,可供定制和移植。AOSP代码包括构建Android操作系统所需的各种组件,例如内核、硬件抽象层(HAL)、Android运行时环境、核心库和一些核心应用程序。虽然任何人均可以使用Android源代码用于任何目的,但要参与围绕Android构建的共享应用生态系统,设备制造商必须参与Android兼容性计划。AOSP代码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基础,它允许广泛的定制和创新,同时确保Android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因此,HarmonyOS NEXT放弃AOSP代码,意味着这套系统完全独立于Android操作系统,属于全新的技术框架。比如,HarmonyOS NEXT采用华为自研的星盾安全架构,依托软硬协同能力和鸿蒙内核,构建全新安全体系和秩序。目前已知HarmonyOS NEXT会用于华为智能手机、Pad、笔电(笔记本电脑)、智慧屏和折叠屏等不同类型的终端。其中,这套全新系统将被用于华为刚刚推出的全新三折叠机型华为Mate XT,包括未来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 70系列。9月14日的一条消息引起了华尔街见闻的注意:金山办公宣布,旗下办公软件套件WPS完成HarmonyOS NEXT的开发适配。金山办公称,WPS已完成鸿蒙原生版应用开发,在诸如手机端、折叠屏、平板等不同大小尺寸的屏幕上分别做了产品适配,并基于多平台账号统一,实现了跨端、跨设备的文档和数据共享,支持多用户协同、浏览编辑、修订能力。也就是说,WPS鸿蒙原生应用已在全端流畅运行,WPS AI也在多端同步上线,数十项AI功能都迁移到了HarmonyOS NEXT。折叠屏最大的场景刚需,实际上主要源于移动轻办公应用。华为Mate XT作为全新的折叠品类,展开态尺寸近10英寸,接近Pad的实际尺寸。若三折叠屏机型的轻办公体验能提升至与笔电持平,则这种形态的终端需求将被引爆。“自从折叠机型解决了重量与续航问题,我出差基本上就不怎么用笔电了。”一家投资公司的市场研究总监告诉华尔街见闻,“如果Mate XT能在办公软件的适配体验上做到和笔电差不多,那我出差就肯定不带又重、续航又差的笔电啦。”华为Mate XT备货量高达100万台,是不是源自华为对HarmonyOS NEXT提升轻办公软件的C端体验有高度信心?截至2024年5月,鸿蒙生态设备已经超过9亿台,开发者数量为254万,应用开发服务月调用次数达827亿次;HarmonyOS NEXT操作系统,生态应用汇集了5000余个App,其中超过1500个应用已完成上架。应当说,HarmonyOS NEXT的生态起点还是挺高的。基于中国正在强力推动电子消费行业整体的安全性大势,HarmonyOS NEXT在中国的生态构建前景无疑是可预见的。在不久的未来,就中国区而言,HarmonyOS NEXT的生态实力,将拥有与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正面对决的能力。相关文章:“纯血鸿蒙” - 华为HarmonyOS NEXT正式版将于9月底发布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100.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100.htm
随着访问范围的扩大 OpenAI o1-mini 现已向免费用户开放


要访问桌面上的新模式,只需按 ChatGPT 左上角的 ChatGPT Auto 下拉菜单,然后前往 Alpha Models 选项,如果您的账户已启用 o1-mini,您就会看到它。选中后,ChatGPT Auto 下拉菜单将更改为 ChatGPT,然后跟上希腊字母 alpha,以标记您正在使用阿尔法模型。移动应用程序的情况有些不同。如果长按 ChatGPT 响应,然后按右键菜单底部的更改型号,现在会列出一个名为 Alpha [gpt-4o] 的新型号。目前还不清楚这是 o1-mini 型号还是 GPT-4o 的最新版本。新的 o1-mini 和 o1 模型能够在回答问题之前花更多时间思考他们想说什么。与以前的版本相比,这使它们能够推理复杂的任务,解决与科学、编码和数学有关的更难的问题。据 OpenAI 称,根据基准测试,这些模型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表现与博士生相似。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的资格考试中,它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得分率为 83%,而 GPT-4o 只有 13%;在 Codeforces 的比赛中,它的得分率达到了 89%。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46101.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46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