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志:
1. OpenWrt-Mini 项目的 Docker 修复:
已为 OpenWrt-Mini 项目的固件修复了 Docker 相关问题,现在你可以正常拉取和运行镜像了。
如果你要用到 Docker,必须重刷或者更新固件,然后在新固件里:
重新安装 luci-app-dockerman 即可。
2. OpenWrt-Mini 项目的 luci-app-aria2 修复:
为 OpenWrt-Mini 项目的固件修复了 LuCI 下始终在 “正在收集数据” 的问题。
3. OpenWrt-Rpi 项目的其他修复:
解决了 luci-app-adguardhome 的 init.d 启动项没有可执行权限的问题;
为固件内置了 docker-compose。
4. 为 openwrt.cc 镜像站添加了 dl 下载镜像:
在编译 OpenWrt 过程中,遇到下不下来的 dl 包可以直接在:
https://openwrt.cc/dl
进入对应的项目和分支目录下找到下载缓慢的 dl 包下载到本地,dl 镜像每日凌晨更新。
1. OpenWrt-Mini 项目的 Docker 修复:
已为 OpenWrt-Mini 项目的固件修复了 Docker 相关问题,现在你可以正常拉取和运行镜像了。
如果你要用到 Docker,必须重刷或者更新固件,然后在新固件里:
opkg update && opkg install luci-app-dockerman luci-i18n-dockerman-zh-cn
重新安装 luci-app-dockerman 即可。
2. OpenWrt-Mini 项目的 luci-app-aria2 修复:
为 OpenWrt-Mini 项目的固件修复了 LuCI 下始终在 “正在收集数据” 的问题。
3. OpenWrt-Rpi 项目的其他修复:
解决了 luci-app-adguardhome 的 init.d 启动项没有可执行权限的问题;
为固件内置了 docker-compose。
4. 为 openwrt.cc 镜像站添加了 dl 下载镜像:
在编译 OpenWrt 过程中,遇到下不下来的 dl 包可以直接在:
https://openwrt.cc/dl
进入对应的项目和分支目录下找到下载缓慢的 dl 包下载到本地,dl 镜像每日凌晨更新。
更新日志:
1. 移除了 Offical 和 Project 版 OpenWrt 支持:
由于精力有限,现决定移除以上两版固件的支持,并不再接受恢复支持的请求,若你有从软件源中安装软件包的需求,请尝试 Mini 版固件。
2. 为 OpenWrt-Mini 项目提供 non-shared packages 内置软件源支持:
为最大程度保证兼容性,4 月 17 日之后的固件将会把所有 non-shared packages 软件包集成进固件内,之后的 non-shared packages 软件包将从本地软件源获取。
以树莓派 4 固件为例,固件体积将从原来的 40M 左右增大到 70M 左右。
(non-shared packages 软件包在固件中的存放路径: /www/snapshots)
如果你有条件,请尽快更新到最新版固件。
由于新版固件中所有的 non-shared packages 将从本地获取,预计 6 月 1 日后软件源将不再提供 non-shared packages 下载。
3. 为 OpenWrt-Rpi 项目固件加入了更多无线网卡驱动:
最近的 OpenWrt-Rpi 项目固件已加入 rtl8188eu rtl8192du rtl88x2bu 的无线网卡驱动,但不保证基于以上芯片的网卡 100% 可用。
(目前,我个人最推荐的 USB 无线网卡依然为网件 A6210)
4. 为 OpenWrt-Rpi 项目加入了 OrangePi R1 Plus 的支持:
并且把 OrangePi R1 Plus/NanoPi R2S/R4S 固件下载的地方放在了一块儿(其实本来就在一块儿)。
5. 为 OpenWrt-Mini 软件源添加了额外的软件包:
现在,你可以在软件源中直接安装 luci-app-godproxy、luci-app-oaf、luci-app-dnsfilter、luci-app-bypass 这几个软件包了。
6. OpenWrt-Rpi-Docker 跟进更新:
为 OpenWrt-Rpi-Docker 项目跟进了最新版本的配置文件。
7. OpenWrt-Mini 软件源下载线路调整:
为保证下载体验,不论访问 IP 是否处于中国大陆境内 (相对于软件包下载服务器而言),使用 opkg 下载安装软件包时均直接连接到下载加速服务器。
8. 其他更新和修复:
为 OpenWrt-Mini 项目提供 RootFS 和 SDK 下载;
修复了 OpenWrt-Rpi 项目 luci-app-adguardhome 无法打开 AdguardHome 控制面板的问题;
修复了 OpenWrt-Mini 项目 luci-app-qbittorrent 无法安装的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 OpenWrt-Mini 项目 luci-app-kodexplorer 安装失败的问题也会修复)
1. 移除了 Offical 和 Project 版 OpenWrt 支持:
由于精力有限,现决定移除以上两版固件的支持,并不再接受恢复支持的请求,若你有从软件源中安装软件包的需求,请尝试 Mini 版固件。
2. 为 OpenWrt-Mini 项目提供 non-shared packages 内置软件源支持:
为最大程度保证兼容性,4 月 17 日之后的固件将会把所有 non-shared packages 软件包集成进固件内,之后的 non-shared packages 软件包将从本地软件源获取。
以树莓派 4 固件为例,固件体积将从原来的 40M 左右增大到 70M 左右。
(non-shared packages 软件包在固件中的存放路径: /www/snapshots)
如果你有条件,请尽快更新到最新版固件。
由于新版固件中所有的 non-shared packages 将从本地获取,预计 6 月 1 日后软件源将不再提供 non-shared packages 下载。
3. 为 OpenWrt-Rpi 项目固件加入了更多无线网卡驱动:
最近的 OpenWrt-Rpi 项目固件已加入 rtl8188eu rtl8192du rtl88x2bu 的无线网卡驱动,但不保证基于以上芯片的网卡 100% 可用。
(目前,我个人最推荐的 USB 无线网卡依然为网件 A6210)
4. 为 OpenWrt-Rpi 项目加入了 OrangePi R1 Plus 的支持:
并且把 OrangePi R1 Plus/NanoPi R2S/R4S 固件下载的地方放在了一块儿(其实本来就在一块儿)。
5. 为 OpenWrt-Mini 软件源添加了额外的软件包:
现在,你可以在软件源中直接安装 luci-app-godproxy、luci-app-oaf、luci-app-dnsfilter、luci-app-bypass 这几个软件包了。
6. OpenWrt-Rpi-Docker 跟进更新:
为 OpenWrt-Rpi-Docker 项目跟进了最新版本的配置文件。
7. OpenWrt-Mini 软件源下载线路调整:
为保证下载体验,不论访问 IP 是否处于中国大陆境内 (相对于软件包下载服务器而言),使用 opkg 下载安装软件包时均直接连接到下载加速服务器。
8. 其他更新和修复:
为 OpenWrt-Mini 项目提供 RootFS 和 SDK 下载;
修复了 OpenWrt-Rpi 项目 luci-app-adguardhome 无法打开 AdguardHome 控制面板的问题;
修复了 OpenWrt-Mini 项目 luci-app-qbittorrent 无法安装的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 OpenWrt-Mini 项目 luci-app-kodexplorer 安装失败的问题也会修复)
【OpenWrt-Mini 固件小技巧】
(之后使用 apk 命令时无需添加
之后你便可以从 Alpine Linux 的软件源中安装超过 14000 个软件包了。例如:
(Alpine Linux 的软件源中不一定所有软件都兼容 OpenWrt,所以在操作时请尽量小心,且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
opkg update# 更新 opkg 软件包索引
opkg install apk alpine-keys alpine-repositories# 安装 apk 软件包管理器和密钥/软件源仓库配置
apk update --allow-untrusted# 更新 apk 软件包索引 (授信模式)
apk add alpine-keys --allow-untrusted# 安装 apk 软件源密钥 (授信模式)
apk update# 软件源密钥配置完成,再次更新 apk 软件包索引
(之后使用 apk 命令时无需添加
--allow-untrusted
参数)之后你便可以从 Alpine Linux 的软件源中安装超过 14000 个软件包了。例如:
apk add neofetch已为 OpenWrt-Rpi 项目与 OpenWrt-Mini 项目增加了 apk 软件包管理器支持 (之后的固件将自带 apk 软件包管理器),下次编译生效。
(Alpine Linux 的软件源中不一定所有软件都兼容 OpenWrt,所以在操作时请尽量小心,且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
提供 OpenWrt.cc 服务器的服务商那边炸了,具体恢复时间未知。
所以现在:
① 托管在 OpenWrt.cc 的 OpenWrt-Rpi 和 OpenWrt-Mini 固件本体的下载会受到影响;
② OpenWrt-Mini 固件 opkg 软件源的更新/下载/安装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有紧急需求,可以尝试下载存放于 Google Drive 的 OpenWrt-Rpi 固件。
如果可以的话,我这里也接受大流量大硬盘的机器捐赠 (鞠躬)~
所以现在:
① 托管在 OpenWrt.cc 的 OpenWrt-Rpi 和 OpenWrt-Mini 固件本体的下载会受到影响;
② OpenWrt-Mini 固件 opkg 软件源的更新/下载/安装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有紧急需求,可以尝试下载存放于 Google Drive 的 OpenWrt-Rpi 固件。
如果可以的话,我这里也接受大流量大硬盘的机器捐赠 (鞠躬)~
【通知】
OpenWrt.cc 现已恢复服务。
由于服务商跑路,所以源站的历史数据已丢失且无法恢复。
如果你在使用 4 月 18 日之前的固件,在使用
如果你有通过 opkg 安装软件包的需求,请尽快更新到最新版固件。
如果你在短时间内没有通过
OpenWrt.cc 现已恢复服务。
由于服务商跑路,所以源站的历史数据已丢失且无法恢复。
如果你在使用 4 月 18 日之前的固件,在使用
opkg
更新软件包时将会遇到 openwrt_core 软件源无法获取的情况,同时也无法安装 openwrt_core 源下的软件包。如果你有通过 opkg 安装软件包的需求,请尽快更新到最新版固件。
如果你在短时间内没有通过
opkg
安装软件包的需求,那么固件的正常使用将不会受到影响。更新日志:
近期主要都在进行软件源以及编译流程的优化,以及一些小的更新和修复:
1. 软件源服务器启用负载均衡:
由于服务商跑路而宕机的 OpenWrt.cc 又恢复服务啦~
并且为了增加可靠性,OpenWrt.cc 已启用负载均衡,
目前已有 HostHatch、OVH 和 PacificRack 三个后端节点,
最大程度上保证软件源站点的可用性。
(其中 PacificRack 节点由 @nvsdyi 捐赠,感谢~)
2. 全新的编译流程启用:
OpenWrt-Mini 项目已启用全新的编译流程,最大程度上避免了 Github Action 单 job 最长只能运行 6 小时的问题。
同时新的编译流程开放了所有软件包的编译日志以供查看,方便更快地定位问题,排除故障。
以树莓派 4B 为例,日志可在:
https://openwrt.cc/snapshots/targets/bcm27xx/bcm2711/logs
以及每次编译结果页的 Artifacts 区域下载和查看。其他设备/平台同理。
此外,OpenWrt-Rpi 项目也将启用全新的编译流程,敬请期待。
3. 其他更新和修复:
① 为 OpenWrt-Mini 项目由 Docker-CE 旧源码切回官方 Docker 源码,
如果你在最近一周的版本遇到无法安装 Docker 以及 Docker LuCI 插件的问题,请全新刷入最新固件重新安装再试;
② 修复了部分软件包由于 mbedtls 编译出错导致的编译失败问题;
③ 将 OpenWrt-Mini 的 luci-app-oaf 软件包切至 oaf-3.0.1 分支以获得更好的兼容性;
④ 为 OpenWrt-Mini 和 OpenWrt-Rpi 项目添加了 apk 软件包管理器;
⑤ 优化了 dl 镜像的下载和更新流程,最大程度上保证 dl 镜像的可用性。
近期主要都在进行软件源以及编译流程的优化,以及一些小的更新和修复:
1. 软件源服务器启用负载均衡:
由于服务商跑路而宕机的 OpenWrt.cc 又恢复服务啦~
并且为了增加可靠性,OpenWrt.cc 已启用负载均衡,
目前已有 HostHatch、OVH 和 PacificRack 三个后端节点,
最大程度上保证软件源站点的可用性。
(其中 PacificRack 节点由 @nvsdyi 捐赠,感谢~)
2. 全新的编译流程启用:
OpenWrt-Mini 项目已启用全新的编译流程,最大程度上避免了 Github Action 单 job 最长只能运行 6 小时的问题。
同时新的编译流程开放了所有软件包的编译日志以供查看,方便更快地定位问题,排除故障。
以树莓派 4B 为例,日志可在:
https://openwrt.cc/snapshots/targets/bcm27xx/bcm2711/logs
以及每次编译结果页的 Artifacts 区域下载和查看。其他设备/平台同理。
此外,OpenWrt-Rpi 项目也将启用全新的编译流程,敬请期待。
3. 其他更新和修复:
① 为 OpenWrt-Mini 项目由 Docker-CE 旧源码切回官方 Docker 源码,
如果你在最近一周的版本遇到无法安装 Docker 以及 Docker LuCI 插件的问题,请全新刷入最新固件重新安装再试;
② 修复了部分软件包由于 mbedtls 编译出错导致的编译失败问题;
③ 将 OpenWrt-Mini 的 luci-app-oaf 软件包切至 oaf-3.0.1 分支以获得更好的兼容性;
④ 为 OpenWrt-Mini 和 OpenWrt-Rpi 项目添加了 apk 软件包管理器;
⑤ 优化了 dl 镜像的下载和更新流程,最大程度上保证 dl 镜像的可用性。
【通知】
OpenWrt.cc 软件源站现已启用来自于 壹盾安全 提供的 CDN 加速服务,源站访问体验以及软件包拉取速度将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因已启用 CDN 支持,已取消之前访问首页返回 404 状态码的限制。访问一下源站试试 CDN 加速后的效果吧~
OpenWrt.cc 软件源站现已启用来自于 壹盾安全 提供的 CDN 加速服务,源站访问体验以及软件包拉取速度将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时因已启用 CDN 支持,已取消之前访问首页返回 404 状态码的限制。访问一下源站试试 CDN 加速后的效果吧~
【OpenWrt-Docker-Mini 项目发布】
顾名思义,OpenWrt-Docker-Mini 就是 OpenWrt-Mini 的 Docker 版。
OpenWrt-Docker-Mini 同样提供约 70M 的基础镜像并预配置 OpenWrt.cc 软件源,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 Docker 版的 OpenWrt 中通过 opkg 或 apk 软件包管理器自由安装软件包。
由于 OpenWrt-Docker-Mini 基于 OpenWrt-Mini 的 RootFS 上构建,故 OpenWrt-Docker-Mini 与 OpenWrt-Mini 项目更新频率相同。
现支持 树莓派 2B/3B/3B+/4B/x86_64 设备。同时也兼容 arm/arm64 架构的设备。
如果你手中有 arm 或 arm64 设备,也可拉取标签为 arm 或 arm64 的镜像运行试试。
由于 Docker 容器与宿主机共享内核,所以 Docker 容器的内核特性与宿主机当前的内核特性相同。
某些软件包可能依赖一些特定的内核特性,所以我不保证 opkg 软件源中的所有软件包都可以正常使用。
但你可以尝试在运行 Docker 容器前事先在宿主机中载入对应的内核模块。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SuLingGG/OpenWrt-Docker-Mini
DockerHub:
https://hub.docker.com/r/sulinggg/openwrt-mini
【最终还是活成了隔壁家叔叔的样子】
顾名思义,OpenWrt-Docker-Mini 就是 OpenWrt-Mini 的 Docker 版。
OpenWrt-Docker-Mini 同样提供约 70M 的基础镜像并预配置 OpenWrt.cc 软件源,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 Docker 版的 OpenWrt 中通过 opkg 或 apk 软件包管理器自由安装软件包。
由于 OpenWrt-Docker-Mini 基于 OpenWrt-Mini 的 RootFS 上构建,故 OpenWrt-Docker-Mini 与 OpenWrt-Mini 项目更新频率相同。
现支持 树莓派 2B/3B/3B+/4B/x86_64 设备。同时也兼容 arm/arm64 架构的设备。
如果你手中有 arm 或 arm64 设备,也可拉取标签为 arm 或 arm64 的镜像运行试试。
由于 Docker 容器与宿主机共享内核,所以 Docker 容器的内核特性与宿主机当前的内核特性相同。
某些软件包可能依赖一些特定的内核特性,所以我不保证 opkg 软件源中的所有软件包都可以正常使用。
但你可以尝试在运行 Docker 容器前事先在宿主机中载入对应的内核模块。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SuLingGG/OpenWrt-Docker-Mini
DockerHub:
https://hub.docker.com/r/sulinggg/openwrt-mini
【最终还是活成了隔壁家叔叔的样子】
【更新日志】
好久不见~
OpenWrt-Rpi 项目:
1. 添加了新软件包 luci-app-dnsfilter 和 luci-app-qbittorrent。为减少编译时间,luci-app-qbittorrent 采用静态二进制文件集成的方式。
2. 修复了 luci-app-passwall 关于 Simple-Obfs 的编译问题。
3. 添加了 luci-proto-modemmanager 与 modemmanager 支持。
4. 跟随源码变动,将 luci-app-flowoffload 更新为 luci-app-turboacc,其中 luci-app-turboacc 采用的是 offloading 加速方式。
5. 跟随源码变动,更新了竞斗云的平台命名配置。
6. 将 luci-app-dockerman 切为原版源码以获得更及时的更新。
7. 添加了树莓派 CM4 的板载无线网卡驱动,并为 USB_LAN78XX 扩展板做了兼容处理。
8. 为 OpenWrt-Rpi 项目也添加了 捐赠通道。
OpenWrt-Mini 项目:
1. 添加了软件包 luci-app-modeminfo/luci-app-tcpdump/luci-theme-argon_armygreen。
2. 为 x86_64 平台添加了 ext4 镜像支持。
3. 添加了树莓派 CM4 的板载无线网卡驱动,并为 USB_LAN78XX 扩展板做了兼容处理。
4. 其他编译流程修复和优化。
以上更改从 2021.07.04 后编译的固件生效~
好久不见~
OpenWrt-Rpi 项目:
1. 添加了新软件包 luci-app-dnsfilter 和 luci-app-qbittorrent。为减少编译时间,luci-app-qbittorrent 采用静态二进制文件集成的方式。
2. 修复了 luci-app-passwall 关于 Simple-Obfs 的编译问题。
3. 添加了 luci-proto-modemmanager 与 modemmanager 支持。
4. 跟随源码变动,将 luci-app-flowoffload 更新为 luci-app-turboacc,其中 luci-app-turboacc 采用的是 offloading 加速方式。
5. 跟随源码变动,更新了竞斗云的平台命名配置。
6. 将 luci-app-dockerman 切为原版源码以获得更及时的更新。
7. 添加了树莓派 CM4 的板载无线网卡驱动,并为 USB_LAN78XX 扩展板做了兼容处理。
8. 为 OpenWrt-Rpi 项目也添加了 捐赠通道。
OpenWrt-Mini 项目:
1. 添加了软件包 luci-app-modeminfo/luci-app-tcpdump/luci-theme-argon_armygreen。
2. 为 x86_64 平台添加了 ext4 镜像支持。
3. 添加了树莓派 CM4 的板载无线网卡驱动,并为 USB_LAN78XX 扩展板做了兼容处理。
4. 其他编译流程修复和优化。
以上更改从 2021.07.04 后编译的固件生效~
【更新日志】
OpenWrt-Rpi 项目:
1. 编译流程优化:
① 使用预编译 tools/toolchain 的 OpenWrt 源码镜像,编译时间减少 40~60 分钟;
② 移除了一些用不到的流程选项和变量;
③ 使用 16 线程下载 DL 源码包。
2. 软件包变动:
① 添加了新软件包:luci-app-cpulimit/luci-app-pushbot;
② 使用 luci-app-eqos 代替原有的 luci-app-nft-qos;
③ 使用更新版本的 luci-app-wrtbwmon;
④ 将 Lean 的 luci-app-cpufreq/luci-app-unblockmusic 替换为 ImmortalWrt 的包版本。
3. 软件源更改:
将 OpenWrt-Rpi 项目的软件源更改为 OpenWrt.cc 的软件源,现在 OpenWrt-Rpi 和 OpenWrt-Mini 项目共同使用一个软件源。
OpenWrt-Rpi 项目释出的固件在使用 OpenWrt.cc 软件源可时能存在部分软件包不兼容的情况,但应该比之前的 OpenWrt 官方源好一些。
但如果你有从源中安装软件包的刚需,还是建议使用 OpenWrt-Mini 项目的固件。
OpenWrt-Mini 项目:
软件源变动:
默认使用 https 协议作为软件包下载时的默认协议。
OpenWrt-Toolchain 项目:
新增了 OpenWrt-Toolchain 项目来生成预编译 tools/toolchain 的 OpenWrt 源码镜像,以节约 Github Action 上的编译时间。
OpenWrt-Rpi 项目:
1. 编译流程优化:
① 使用预编译 tools/toolchain 的 OpenWrt 源码镜像,编译时间减少 40~60 分钟;
② 移除了一些用不到的流程选项和变量;
③ 使用 16 线程下载 DL 源码包。
2. 软件包变动:
① 添加了新软件包:luci-app-cpulimit/luci-app-pushbot;
② 使用 luci-app-eqos 代替原有的 luci-app-nft-qos;
③ 使用更新版本的 luci-app-wrtbwmon;
④ 将 Lean 的 luci-app-cpufreq/luci-app-unblockmusic 替换为 ImmortalWrt 的包版本。
3. 软件源更改:
将 OpenWrt-Rpi 项目的软件源更改为 OpenWrt.cc 的软件源,现在 OpenWrt-Rpi 和 OpenWrt-Mini 项目共同使用一个软件源。
OpenWrt-Rpi 项目释出的固件在使用 OpenWrt.cc 软件源可时能存在部分软件包不兼容的情况,但应该比之前的 OpenWrt 官方源好一些。
但如果你有从源中安装软件包的刚需,还是建议使用 OpenWrt-Mini 项目的固件。
OpenWrt-Mini 项目:
软件源变动:
默认使用 https 协议作为软件包下载时的默认协议。
OpenWrt-Toolchain 项目:
新增了 OpenWrt-Toolchain 项目来生成预编译 tools/toolchain 的 OpenWrt 源码镜像,以节约 Github Action 上的编译时间。
OpenWrt-Rpi 项目之后可能会做的一些更改:
1. 将源码切至 OpenWrt-Mini 同款源码:
https://github.com/immortalwrt/immortalwrt/tree/openwrt-18.06-k5.4
之后的 OpenWrt-Rpi 固件软件源可以和 OpenWrt-Mini 完全兼容。
2. 精简部分插件,将固件大小降至合理体积以尝试解决目前无法升级的问题。(但精简后的插件可通过 opkg 自由安装)
3. 其他编译流程和配置优化。
1. 将源码切至 OpenWrt-Mini 同款源码:
https://github.com/immortalwrt/immortalwrt/tree/openwrt-18.06-k5.4
之后的 OpenWrt-Rpi 固件软件源可以和 OpenWrt-Mini 完全兼容。
2. 精简部分插件,将固件大小降至合理体积以尝试解决目前无法升级的问题。(但精简后的插件可通过 opkg 自由安装)
3. 其他编译流程和配置优化。
国内 -> 反代 vps -> 存储 vps
因反代 vps 即将到期且后期续费成本较高,故向大家征求用于反代的 vps 商家推荐。
要求:
国内 ping 值 < 200ms
带宽: 100mbps+
月流量: 1T+
硬盘: 10G+
CPU: 1 核+
内存: 512M+
月付优先,若商家可靠年付亦可。
欢迎推荐~
最后原来的机子又续了一年...
(没想到泥萌一个个都比我有钱...)
【更新日志】
OpenWrt-Rpi 项目:
1. 将 OpenWrt-Rpi 项目所用的固件源码切至 immortalwrt/immortalwrt:openwrt-18.06-k5.4;
现在 OpenWrt-Rpi 项目已支持设备的固件可完全兼容 OpenWrt.cc 的软件源 (软件源已在源码中预配置)。
2. 额外上传一份固件至 Release,并将标题以 openwrt-$target-$subtarget 命名 (新固件会自动覆盖旧固件)。
3. 将 Toolchain/Firmware 两个编译流程分离为两个 job;
4. 将 / 与 /mnt 两块硬盘空闲空间组 LVM (相比之前,物理可用空间可增加 13G);
并在 LVM 上创建启用 zstd 压缩的 btrfs 文件系统,可在充分利用所有磁盘空间的前提上存放更多文件。
5. 编译采用 squashfs + overlay 形式,更省磁盘空间;
初次编译时使用 squashfs 打包上传包含 tools/toolchain 的 openwrt 源码目录并缓存至当前仓库 Release;
在后续编译前,自动判断源码 tools/toolchain 部分是否更新;
若源码 tools/toolchain 部分未更新,则直接提取之前缓存的 toolchain 编译,可节约 1 小时编译时间;
若 tools/toolchain 部分更新,则重新编译 tools/toolchain 部分并重新上传覆盖原有 Release 相关文件。
6. 为固件添加软件包签名验证支持,但默认情况下软件包签名验证仍为禁用验证状态,如需启用请执行:
8. 因缩小了根目录大小,故移除了一些软件包,但因 OpenWrt-Rpi 项目支持设备的固件已完全兼容 OpenWrt.cc 的软件源,故已移除的固件可重新通过 opkg 安装。详情请参阅:
https://github.com/SuLingGG/OpenWrt-Rpi/blob/main/doc/packages-changelog.md
9. 其他编译流程优化。
以上更新内容自 2021-11-21 (也就是此消息发布日的下一天) 起 OpenWrt-Rpi 项目释出的固件生效。
OpenWrt-Rpi 项目:
1. 将 OpenWrt-Rpi 项目所用的固件源码切至 immortalwrt/immortalwrt:openwrt-18.06-k5.4;
现在 OpenWrt-Rpi 项目已支持设备的固件可完全兼容 OpenWrt.cc 的软件源 (软件源已在源码中预配置)。
2. 额外上传一份固件至 Release,并将标题以 openwrt-$target-$subtarget 命名 (新固件会自动覆盖旧固件)。
3. 将 Toolchain/Firmware 两个编译流程分离为两个 job;
4. 将 / 与 /mnt 两块硬盘空闲空间组 LVM (相比之前,物理可用空间可增加 13G);
并在 LVM 上创建启用 zstd 压缩的 btrfs 文件系统,可在充分利用所有磁盘空间的前提上存放更多文件。
5. 编译采用 squashfs + overlay 形式,更省磁盘空间;
初次编译时使用 squashfs 打包上传包含 tools/toolchain 的 openwrt 源码目录并缓存至当前仓库 Release;
在后续编译前,自动判断源码 tools/toolchain 部分是否更新;
若源码 tools/toolchain 部分未更新,则直接提取之前缓存的 toolchain 编译,可节约 1 小时编译时间;
若 tools/toolchain 部分更新,则重新编译 tools/toolchain 部分并重新上传覆盖原有 Release 相关文件。
6. 为固件添加软件包签名验证支持,但默认情况下软件包签名验证仍为禁用验证状态,如需启用请执行:
echo "option check_signature" >> /etc/opkg.conf7. 为 LuCI 内升级考虑,将根目录大小由 960M 缩小为 750M,现解压后的 raw 镜像大约为 800M。
8. 因缩小了根目录大小,故移除了一些软件包,但因 OpenWrt-Rpi 项目支持设备的固件已完全兼容 OpenWrt.cc 的软件源,故已移除的固件可重新通过 opkg 安装。详情请参阅:
https://github.com/SuLingGG/OpenWrt-Rpi/blob/main/doc/packages-changelog.md
9. 其他编译流程优化。
以上更新内容自 2021-11-21 (也就是此消息发布日的下一天) 起 OpenWrt-Rpi 项目释出的固件生效。
安装软件包之前首先更新软件包索引:
若更新索引无报错,可根据需求执行以下命令安装对应软件包:
安装 IPV6 组件 (之前的文档有误,已修改):
https://doc.openwrt.cc/1-General/7-Packages/
Ps:
1. 目前京东签到服务插件未包含在软件包中,可通过以下命令:
2. 11 月 22 日及之前的 Docker 服务无法启动,现已修复。
23 日起的固件在按上文安装 luci-app-dockerman 以及 Docker 组件后可正常使用 Docker。
opkg update未执行 opkg update 而直接执行 opkg install 安装软件包将会报错。
若更新索引无报错,可根据需求执行以下命令安装对应软件包:
安装 IPV6 组件 (之前的文档有误,已修改):
opkg install ipv6helper安装 Dockerman 以及 Docker 组件:
opkg install luci-app-dockerman luci-i18n-dockerman-zh-cn安装网易云音乐解锁:
opkg install luci-app-unblockneteasemusic按上文如法炮制,可以安装 openwrt.cc 软件源中的任何软件,详情请移步:
https://doc.openwrt.cc/1-General/7-Packages/
Ps:
1. 目前京东签到服务插件未包含在软件包中,可通过以下命令:
opkg update来安装京东签到服务。
opkg install node
wget https://github.com/jerrykuku/luci-app-jd-dailybonus/releases/download/v1.0.6/luci-app-jd-dailybonus_1.0.6-20211016_all.ipk
opkg install ./luci-app-jd-dailybonus_1.0.6-20211016_all.ipk
2. 11 月 22 日及之前的 Docker 服务无法启动,现已修复。
23 日起的固件在按上文安装 luci-app-dockerman 以及 Docker 组件后可正常使用 Docker。
【软件源更新】
1. OpenWrt.cc 软件源 现已提供: 几乎所有被源码支持的 arm/aarch64 设备的 OpenWrt 固件,欢迎下载相应固件体验;
2. 软件源新提供的固件仅包含默认软件包,不再集成主题以及其他基础软件包。仅预配置好基于 OpenWrt.cc 的软件源并添加中文支持;
3. 新提供的固件目前一天更新一次,固件对应的软件源大约两天更新一次;
4. 软件源已迁移至国内服务器,访问体验明显提升;
5. 将文件下载服务器由将 Nginx 更换为 Caddy,提升细节体验;
6. 提升了软件源站的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体验;
7. 因为此次支持的设备较多 (大约有上百个) 所以请自行探索自己的设备是否被支持。
【未支持的设备举例】
1. K2/K2P/极路由等 mips 架构的设备;
2. N1/月光宝盒/章鱼星球等需要杂交 Armbian 才能出固件的 arm 设备;
3. AX3600 等未被主线支持的 arm 设备。
【一些展望】
1. OpenWrt-Mini 项目之后不再提供 OpenWrt-Mini 固件,但新提供的固件已经涵盖现在 OpenWrt-Mini 项目中已支持的所有设备;
2. OpenWrt-Rpi 项目不会有大的变动,将一如既往向大家提供预置适量插件的固件。
1. OpenWrt.cc 软件源 现已提供: 几乎所有被源码支持的 arm/aarch64 设备的 OpenWrt 固件,欢迎下载相应固件体验;
2. 软件源新提供的固件仅包含默认软件包,不再集成主题以及其他基础软件包。仅预配置好基于 OpenWrt.cc 的软件源并添加中文支持;
3. 新提供的固件目前一天更新一次,固件对应的软件源大约两天更新一次;
4. 软件源已迁移至国内服务器,访问体验明显提升;
5. 将文件下载服务器由将 Nginx 更换为 Caddy,提升细节体验;
6. 提升了软件源站的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体验;
7. 因为此次支持的设备较多 (大约有上百个) 所以请自行探索自己的设备是否被支持。
【未支持的设备举例】
1. K2/K2P/极路由等 mips 架构的设备;
2. N1/月光宝盒/章鱼星球等需要杂交 Armbian 才能出固件的 arm 设备;
3. AX3600 等未被主线支持的 arm 设备。
【一些展望】
1. OpenWrt-Mini 项目之后不再提供 OpenWrt-Mini 固件,但新提供的固件已经涵盖现在 OpenWrt-Mini 项目中已支持的所有设备;
2. OpenWrt-Rpi 项目不会有大的变动,将一如既往向大家提供预置适量插件的固件。
【使用 Termux 和 QEMU 在 Android 中运行 OpenWrt 虚拟机】
(本文仅供体验,实用价值不大)
# 在 Termux 中安装需要的软件包
# 关闭防火墙 (否则你不能进入 OpenWrt LuCI 面板)
http://127.0.0.1:8080
用户名: root
密码: password
即可进入 LuCI 面板~
在同一局域网下的设备访问:
# 退出虚拟机
先按 Ctrl+A 组合键,然后再按 X 即可退出虚拟机。
参考链接:
extremecoders-re/openwrt-qemu.md
(本文仅供体验,实用价值不大)
# 在 Termux 中安装需要的软件包
pkg update# 创建并进入目录
pkg install qemu-system-arm gzip
mkdir -p qemu# 下载 OpenWrt 内核和固件
cd qemu
wget https://openwrt.cc/snapshots/targets/armvirt/32/immortalwrt-armvirt-32-zImage-initramfs# 解压固件
wget https://openwrt.cc/snapshots/targets/armvirt/32/immortalwrt-armvirt-32-rootfs-ext4.img.gz
gzip -d immortalwrt-armvirt-32-rootfs-ext4.img.gz# 运行虚拟机
qemu-system-arm -device virtio-net-pci -netdev user,id=net1,hostfwd=tcp::8080-:80 -device virtio-net-pci,netdev=net1 -nographic -M virt -m 128 -kernel immortalwrt-armvirt-32-zImage-initramfs -drive file=immortalwrt-armvirt-32-rootfs-ext4.img,format=raw,if=virtio -append 'root=/dev/vda rootwait'# 等待屏幕无输出 (1 分钟左右) 后按回车键进入 TTY
# 关闭防火墙 (否则你不能进入 OpenWrt LuCI 面板)
/etc/init.d/firewall stop# 关闭软件包签名验证 (可能可以解决一些 ipk 安装的问题)
sed -i '/check_signature/d' /etc/opkg.conf手机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
http://127.0.0.1:8080
用户名: root
密码: password
即可进入 LuCI 面板~
在同一局域网下的设备访问:
http://手机在局域网中的IP:8080也可进入 LuCI 面板。
# 退出虚拟机
先按 Ctrl+A 组合键,然后再按 X 即可退出虚拟机。
参考链接:
extremecoders-re/openwrt-qemu.md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