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蘋果
41.4K subscribers
45.4K photos
4.17K videos
16 files
47.6K links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繫: @appledailyhk26_bot
Download Telegram
#港聞
【調查指六成受訪青少年情緒困擾未求助 機構推朋輩輔導】

有機構就疫情下年輕人的精神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發現過半數受訪年輕人對學業和未來發展感到有壓力,而6成受訪者表示有情緒困擾時未有向別人求助,只有少於兩成受訪者願意尋求專業心理輔導。負責調查的啟勵扶青會就推出以朋輩支援為本的精神健康轉介服務,提供平台讓有需要的年輕人,向經過專業培訓的年輕人傾訴及支援。

調查在去年9至10月期間進行,以網上問卷方式成功訪問約1300名,年齡介乎14至24歲的年輕人,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感到有精神壓力,受訪學生主要受學業壓力影響,在職青年就以工作壓力為主,在願意尋求幫助的463名受訪者中,超過6成表示最先會尋求朋輩協助。

啟勵扶青會項目經理吳芷旻表示,年輕人通常覺得最容易是向朋友求助,而學校缺乏精神健康教育,令他們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又怕被標籤,令他們不願意直接向專業支援服務單位,例如社工,精神科醫生等求助。

吳芷旻表示,機構去年以朋輩支援為切入點,試行「呼蜂喚語」青年精神健康支援轉介服務,以不批判的態度聆聽年青人所需,希望做到與年輕人「同聲同氣」,以識別出最適合他們的支援服務。她說有關服務將於2月1日大年初一正式啟動,目前共有4位已受訓的年青人負責計劃,並與43間服務機構合作,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導服務。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親🙃繼續要努學習翠翠思想💞💘國】
團體指深港跨境學童內地「借讀」情況增 憂銜接問題

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遲遲未有新進展,深圳當局上周更加收緊港人入境要求。去年9月在深圳開辦的港人子弟學校「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有學生家長原本以為兩地很快可以正常通關,才讓子女獨自在深圳升學。

培僑書院副校長王惠成說,校方都有準備為未能回港度歲的學生提供支援,如增派人手協助看管,或者安排學生到同學家中暫住,不過有學生最終決定先返港,寧願回深圳時接受21天檢疫;有一些學生則到內地親戚家中度歲。王惠成說,深圳疫情亦反覆,當局宣布學生在新年假前已轉上網課,要視乎疫情發展,希望年假之後,可以正常上課。

深圳的跨境學童教育培訓機構「思源學坊」校長周劍鋒表示,受疫情影響,不少跨境學童一直在內地上網課,有些學生則選擇在內地學校借讀,即是沒有當地戶籍的學生,入讀當地的學校,但保留香港學位。

深港跨境學童家長會主席黃菁葒表示,跨境學童在內地借讀的情況不斷增加,主要是小學四年班以下的低年級,未需要面對小五、小六呈分試。不少家長希望子女可以上實體課,但兩地課程始終不同,擔心日後銜接問題。這些學生在內地上課用內地教科書,在家補習用香港的教科書,增添家長及學生的壓力。

她對於兩地通關一拖再拖感到無奈又失望,估計將來即使通關也是商務先行,已跟其他家長「打定輸數」,最快9月新學年,才有可能輪到學生逐步通關。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777 仿效中共鐵腕「GDP 清零」🤪
飲食界指中式食肆損失很多生意 冀疫苗通行證可減影響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政府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晚市禁堂食,令中式食肆在今個農曆新年前後損失很多團年飯和春茗生意,以一間一萬呎以上的中式酒樓為例,每停14日晚市將損失200萬,延長兩次的話,可損失600萬至800萬。他又說,希望下月實行「疫苗通行證」時,本港接種率可達至8成以上,相信屆時可減低對業界的影響。

對於政府將要求所有院舍,將院友的健康記錄交予醫生,以評估院友是否適合接種疫苗,醫生評估為合適接種而且能清楚表達同意的院友,政府將盡快安排接種並通知其家人,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說,這一波疫情社區爆發嚴重,不少院友家屬主動聯絡院舍希望為長者接種疫苗。

他又指,部分無辦法表明意願的長者,經醫生評估後如果適合接種,院舍會通知家人並需要在指定日子內回覆,估計大約一星期,如果無反對就會接種,他相信有關安排較以往進取,可加快提升接種率。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祝願大家🐯年平安吉祥🎉🎊🎉

香港人的蘋果🍎謹上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年出征🤪大家諗住去邊?Meta?🤣
林鄭月娥:虎象徵觸覺敏銳勇猛活力 好比港人精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農曆新年賀辭,她表示,踏入虎年,而虎象徵觸覺敏銳、勇猛活力,好比香港人不失時機、迎難而上的精神,助力香港跨越「疫」境,並乘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喜慶,踏上由治及興的新征程。

林鄭月娥指出,回望過去一年,在中央支持及各界努力下,香港堅守「一國兩制」的初心,重回「一國兩制」正軌,穩疫情、振經濟、惠民生,並乘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的東風,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林鄭月娥又向市民拜年,祝願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萬事如意。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國無懼😈
羅致光:對保護兒童會委託獨立檢討員會相當信任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保護兒童會童樂居懷疑虐待兒童事件。

社會福利界議員狄志遠形容今次是災難性事件,關注社署現時派遣專隊進駐童樂居,會否確保有關機構每日按照規矩辦事,民建聯葛珮帆關注,政府會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包括勞工及福利局和社會福利署是否失職和失策。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當局曾考慮應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但原定計劃的委員會名單,已是香港保護兒童會委託成立的獨立檢討委員會成員,形容他們相當具有經驗,政府對有關組成非常信任。

社會福利署署長梁松泰表示,根據專隊每日的匯報,童樂居日常操作已符合署方規定,形容「每天都在進步」,署方也必定會確保童樂居執行改善建議。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被虐兒童岀院後或需重返童樂居 羅致光:社署或其他機構無力接收】
https://bit.ly/3HbGppY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童樂居」被揭發虐兒,獨立檢討委員會上周提交報告,形容監督制度「完全崩潰」。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今召開特別會議,多名議員關注當局會否尋找新機構接管「童樂居」的兒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欠缺相關資源,「今天係冇呢班人嘅,社署冇,甚至其他機構亦都係冇嘅」。社署署長梁松泰則指,會為出院兒童在數周內提供新安排,重返童樂居是選項之一。

Source: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法庭報導】(Part 1/2)

認派港獨單張 46歲女囚13個半月、17歲男入更生中心 官:明顯違抗《國安法》
https://bit.ly/342UEiB

法官郭偉健裁定單張上「香港人建軍」字眼具「煽動他人使用暴力」的意圖,並指被告於《國安法》實施後派發單張,串謀煽動以暴力達致香港獨立,罪行與《國安法》第21條「煽動他人分裂國家」非常接近,明顯是違抗《國安法》,判刑須對整體社會及被告有阻嚇及懲罰性。他又指辯方只呈上1952年《大公報》判罰款的本地案例不完整,主動提到六七暴動時有報章社長判監三年,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亦因在中學派發煽動單張而被判監兩年。
⎯⎯⎯⎯⎯⎯⎯⎯⎯⎯⎯⎯⎯
7.28上環衝突 15人暴動罪成押後至2.9判刑
https://bit.ly/35C3TH0

法官練錦鴻聽取求情後表示,「我唔鍾意判人坐監嘅」,直言被告大部分身家清白,有些在社會上亦有相當成功的表現,「但法律就係法律,每個成年人都要為佢哋嘅行為負責」。他表示,因涉案人數和考慮很多,望再審視各被告的背景看有否其他有利觀點,再調節刑期,終押後至下周三判刑。
⎯⎯⎯⎯⎯⎯⎯⎯⎯⎯⎯⎯⎯
住所夾萬藏手槍及子彈 39歲銀行經理囚8年 官拒信自小沉迷槍械
https://bit.ly/3s2RaV9

警方前年在元朗洪水橋住所搜獲曲尺手槍及390發子彈。39歲銀行經理早前在高院承認一項無牌管有槍械或彈藥罪,被判監禁8年。法官李素蘭指,被告網上購買槍械零件並從外國進口至本港,再自行組裝而成手槍,以圖避開當局追查,屬於加刑因素,又拒絕接受他自小沉迷槍械的解釋,因搜屋時沒有檢獲任何過往收藏。

Source: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法庭報導】(Part 2/2)

物管經理貼罵國安法官海報 判監8個月 官:不知不覺荼毒幼稚園生心靈
https://bit.ly/345n0J5

41歲物管經理去年先後6次於上水一間幼稚園及高等法院張貼海報,斥審理唐英傑案法官「港共狗官埋沒良知必然死全家」,又被搜出48張海報,指林鄭為「毒婦」、警方為「全港最大犯罪集團」,還柙至今近6個月。他承認5項展示及管有煽動刊物罪,今判囚8個月。署理總裁判官羅德泉判刑時指,被告於社會事件緩和後貼海報,是望令平靜下來的氣氛「復燃」,又指他貼於幼稚園外是以圖片「不知不覺中荼毒(幼稚園生)心靈」,在法院貼則令本已情緒激動的旁聽者情緒再升溫。另外,本案乃香港自1967年後煽動刊物罪首宗判刑,羅德泉直言,辯方所呈1952年《大公報》判罰款的案例參考價值不大。
⎯⎯⎯⎯⎯⎯⎯⎯⎯⎯⎯⎯⎯
沙田和你shop 3人暴動罪成 被告求情稱「政治難分對錯」官斥:非因政治立場檢控
https://bit.ly/3g9k3tc

3人被指參與堵路,否認暴動等罪,早前被裁定暴動罪成,今日求情,還柙至3月7日判刑。女被告的求情信提到「政治一事難分對錯」,惟法官謝沈智慧怒斥:「佢唔係因為政治立場被控,係佢想人哋接受佢嘅政治立場,人哋唔接受,佢用違法行為迫人接受,先畀人告啫。」她又斥各被告毫無悔意,選擇不認罪,定罪後才承認響應號召參與:「將自己嘅認罪折扣白白斷送!」
⎯⎯⎯⎯⎯⎯⎯⎯⎯⎯⎯⎯⎯
17歲男生在家附近被搜出摺刀 管武罪不成立 官指附近無遊行集會
https://bit.ly/34lyYOq

17歲男生於去年,在荃灣梨木樹邨被警方截查時遭搜到摺刀及刀片,被控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今被裁定罪名不成立。裁判官指,被告於其住所附近被截查,附近亦無任何示威遊行集會。即使曾到法庭旁聽「手足」案件,但不認為旁聽是示威場景,認為兩刀作攻擊性武器非唯一合理意圖。

Source: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Part 1:https://t.me/appledailyhk26/23499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風景攝影

【香港夜景閃耀璀璨】

🍎#蘋民投稿

今晚好靚但好冷凍。
現場靚好多😀😀

Remark: 30/1 12 ~ 15 °C

Source: 熱心蘋民🍎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香港將認可秘魯及聯合國發出的疫苗接種紀錄🙄

政府公布,2月5日起,將認可秘魯及聯合國發出的疫苗接種紀錄,持有由秘魯當局或聯合國發出、並符合指定格式接種紀錄的香港居民,可從A組指明地區登機來港。

政府表示,秘魯目前屬A組指明地區,聯合國在世界不同地區均為員工進行疫苗接種,並發出接種紀錄,本港會繼續與其他地區就接種紀錄認可安排商討,當達成認可安排後,將更新名單。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防疫暴政(32)[強制接種篇]😈
入住院舍日後須打疫苗 病人組織指忽略會否涉殘疾歧視

政府早前表示,稍後將會指定日期,新入住安老院或殘疾院舍人士要接種最少一針疫苗,獲醫生證明不適合接種可豁免。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對有關做法,感到奇怪,認為是側重「谷針」,忽略會否涉及殘疾歧視的問題。

林志釉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長者接種疫苗固然能減少重症的機會,但當長者進入院舍,評估他們有否感染病毒的最好方法是檢測,而並非是否已接種疫苗。他表示許多來港旅客,感染新冠病毒,但都已接種疫苗。

被問到醫學證明不適合接種可獲豁免,是否能解決相關問題,林志釉說,曾接觸部份病人組織,知悉有病人患有腦癱等病症,有公立醫院醫生曾表示不適合接種,但並不願意提供證明書。私營醫療方面,據他所得的訊息,亦不是太多私家醫生願意提供不適合接種疫苗的證明。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港聞
【防疫暴政(33)😈
【全面健康碼預備篇🙄
薛永恒:更新安心出行可顯示疫苗記錄 也尊重出示紙本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更新版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會自動顯示疫苗接種記錄,相信可配合下月實施的「疫苗通行證」措施,方便市民與處所負責人使用,但如果有人選擇出示紙本接種記錄,當局也會尊重。他指出,日後處所負責人會有工具掃瞄市民的「疫苗通行證」,有關資料將以加密方式儲存,強調絕對有信心資料不會外洩,又說市民如果曾到訪有確診者的地方,衞生防護中心可以要求處所負責人提供資料進行個案追蹤,包括主動聯絡市民提醒接受強制檢測。😈😈😈

薛永恒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市民乘搭交通工具是否需要使用「疫苗通行證」,需要視乎專家就實際情況進行考量,又認為首要有方便市民的措施配合,避免使用過程不順暢,出現人流聚集。😈💩🤡

薛永恒又指,市民進入處所時使用「安心出行」,同時又要在手機翻查疫苗接種記錄可能較費時失事,因此希望更新版程式可做到無縫,技術上也完全可行,過程只需時幾秒鐘,相信任何場地都可以使用,但香港很多場地都人流繁忙,需要作出平衡。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踏入虎年一名女嬰零時零分在聯合醫院出世】

虎年第一名嬰兒零時零分在聯合醫院出世,是一名女嬰,重3.3公斤,順產,是父母的第一名嬰兒。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港聞
【黃大仙祠頭炷香儀式連續兩年網上直播舉行 不對外開放】

黃大仙祠頭炷香儀式,連續第二年在網上直播舉行,不對外開放。

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帶領董事會成員,主持祈福儀式,在午夜12時插上頭炷香,並敲響鐘鼓祈福,祈望疫症早日消退,香港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嗇色園早前表示,市民可以同步在家中向獅子山方向祈福,有市民在儀式進行期間在祠外點香祈福。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港聞
【恫黨磚家(恐嚇實錄 138)👹😈👺
劉宇隆:倘九成接種率 應為新冠病毒變風土病準備退場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提出,香港應為新冠病毒演變為風土病準備「退場計劃」,但先決條件是接種率達到9成、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一,屆時便可因應情況調節社交距離措施。

劉宇隆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在接種疫苗方面,長者群組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小童,希望所有年齡層的接種率都達9成,如果達標,死亡率便可控制至少於千分之一,即貼近流感死亡率。他又相信,無論「動態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都只是一個過程,社會不應太執著名稱,否則會失焦,目前應做好將接種率推高至9成,並思考如果退場,社交距離措施應如何調節,他相信香港如果退場,或需時最少3個月至半年左右。

劉宇隆相信,內地在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後,都會朝著退場方向走,又引述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說,只要死亡率低過千分之一,便有條件思考如何與病毒共存,而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會與國家政策掛鉤,因此香港要做好相關預案。他以新加坡做例子,當地有退場經驗,現時確診宗數每日可達5000宗,本港當局可思考,如本地出現5000宗確診,屆時應如何分流患者入院或家居治療等,同時要與醫管局有緊密聯繫,取得相關數據以調整社交距離措施。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港聞
【恫黨磚家(恐嚇實錄 139)👹😈👺
劉宇隆:九成人接種疫苗及死亡率達千分之一可「退場」

(目標:💉清貨+準備實施健康碼😈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認為,香港要改為「與病毒共存」,必須先有九成人口已經接種疫苗,新冠病毒的死亡率亦要降至同流感相若,屆時就可以準備「退場」。

另外,政府將於下月24日推出「疫苗通行證」,配合更新版「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使用,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處所負責人掃瞄有關二維碼,會自動顯示疫苗接種紀錄,所有資料會加密儲存在工具中,需要時才會提供予衞生防護中心,聯絡相關人士做檢測。

🌟相關報導
【以色列疫苗負責官員:我們犯了錯誤】
https://t.me/appledailyhk26/23298

【韓國高接種疫苗率仍無法減緩 Covid-19】
https://t.me/appledailyhk26/20182

【奧地利放寬防疫措施的原因:實施近 3 個月證無效】
https://t.me/appledailyhk26/23296

💫 各國首宗死亡病例、死亡率及風土病的對策:
#Omicron 變種病毒及疫苗接種相關報導總覽(一)至(三)】
https://t.me/appledailyhk26/19467

https://t.me/appledailyhk26/20178

https://t.me/appledailyhk26/21592

Source: RTHK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Omicron病徵丨新冠肺炎原病毒株、Delta、Omicron病徵比較】

原文摘錄:
新冠肺炎病徵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只會出現輕微或不明顯的病徵,但年齡較大或本身有健康問題的患者則有機會出現嚴重的徵狀。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的估計大多是1到14天,而Omicron的潛伏期則短至3天。

Omicron病徵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Omicron比其他變種病毒株更容易傳播,而澳洲政府衛生部指,Omicron患者的病情較為溫和,但Omicron引發重症的比率,仍有待專家觀望疫情發展才能作出結論。

英國Zoe 新冠疾病症狀研究手機程式向數十萬名Omicron病人進行調查,發現感染Omicron及感染Delta的病人同樣出現流鼻水、頭痛、疲倦、打噴嚏、喉嚨痛等五大病徵,而其他Omicron病徵則包括(詳見比較圖)

Delta病徵
與新冠原始病毒株比較,Delta的病徵相似,但傳染力較高,患者身上的病毒量更高、病徵更嚴重,也有更大機會受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影響。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研究指,Delta病毒株引起更多重症病例,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亦發現Delta發病速度更快,但曾接種疫苗的患者,一般也只會出現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或無症狀,部分患者亦同樣會失去嗅覺。

Source: Yahoo 新聞(FB & webpage)
FB post 📄 https://bit.ly/3rYqG7m
Webpage 📄 https://bit.ly/3s4c9ai

🌟相關報導
【Omicron 變種病毒病徵輕微】

【澳洲研究:當抗體失敗時,T 細胞可以對抗 Omicron】

【美研究指Delta流行期間 染疫後自然免疫力優於疫苗保護力】

【耶魯大學研究:科興疫苗對 Omicron 無效】

【英國大型研究:每次 mRNA 接種後心肌炎風險增加一倍】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警告:父母應盡其所能避免給孩子接種 COVID 疫苗】

【頻密接種疫苗加強劑觸發免疫反應的警告】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
#港聞
【歐盟 vs 香港的 Omicron「疫情」狀況】

參考資料:
逾500宗Omicron 1人嚴重已康復出院
《明報》 📄 https://bit.ly/3ocRobj

歐盟Omicron數據: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CDC)

Omicron variant of concern (VOC) – week 2 (data as of 20 January 2022) EU/EEA
📄 https://bit.ly/3GUcvFF

入院率:1.14%
重症率:0.16%
死亡率:0.06%

COVID-19 situation update for the EU/EEA, as of 16 February 2022
(歐盟各國的感染及死亡個案數目統計)
📄 https://bit.ly/3LG1748

COVID-19 Situation updates
(相關的各種聲明、報告及數據)
https://bit.ly/3JtBDF0

Source: Facebook @雜刃評

🌟相關報導
【葵涌邨|近半染疫居民沒打疫苗3成無病徵 打3針率低 無嚴重病例】
https://t.me/appledailyhk26/23240

【香港 2019 冠狀病毒病患者的死亡率】
https://t.me/appledailyhk26/23242

【港大醫學院推算若不封城 下月高峰單日逾18萬人染疫】(22.2.2002)

🍎保留一點真相、一些堅持:
https://t.me/appledailyhk26

聯絡團隊為香港歷史出一分力:
@HongKongHistoryBackup_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