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6.4K subscribers
11.8K photos
30 videos
63 files
8.92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Displays #接口

🔌 显示器接口科普

😪 懒人结论:对自己好一点,买更好的线~

📺 VGA & DVI
- VGA:2048*1536 - 60 帧
- 双通道 DVI: 2560*1600(略高于2K)

🖥 HDMI 2.0
- 最高带宽:14.4Gbps
- 支持 4K 60Hz / 2K 144Hz
- HDR、10bit 色深、FreeSync 技术

🖥 DP(DisplayPort) 1.4
- 最高带宽:25.92 Gbps
- 支持 8K 30Hz / 5K 60Hz / 4K 120Hz
- HDR、P3 色域、Rec2020 色彩空间、G-SYNC 技术
- 支持「菊花链」技术
- 雷电 3 接口支持 DP 1.4

☁️ HDMI 2.1
- 最高带宽: 42.6 Gbps
- 最高支持 10K (10240*5400)
- 支持动态 HDR 和 DSC 显示
- 进入量化生产阶段

☁️ DisplayPort 2.0
- 最高带宽:77.37 Gbps
- 最高支持 16K (15360*8460) 60Hz
- 支持 HDR 10
- 目前只是一个概念参数

💡主流显示器所需要的带宽
· Apple XDR 6K 8bit 60Hz:29.31Gbps
· 4K 8bit 60Hz:11.94Gbps
· 2K 8bit 144Hz:12.74Gbps
· 2K 8bit 60Hz:5,3Gbps
· 1080P 8bit 240Hz:11.94Gbps

👀 好马配好鞍,线材只是一部分,超清显示还需要显卡和显示器的加持

📘 原文: 当我们在讨论显示器接口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Displays #macOS #buybuybuy

开发者和设计师应该如何选择Mac外接显示器

🖥 Retina 显示
Mac 实现 Retina 显示需要接近 220PPI,非 Retina 显示需要接近 110PPI,在 110PPI 和 220PPI 之间的的显示会造成字体模糊。
若显示器标准输出达不到 PPI 要求,则需要通过系统模拟出满足要求的显示,但这样做会增加 Mac 工作负担。

常见显示器的 PPI:
- 27寸 4K: 163 PPI
- 27寸 5K: 217 PPI
- 32寸 4K: 137 PPI
- 32寸 5K: 183 PPI
- Pro Display XDR: 218 PPI
🧮 在线PPI计算工具

🎨 色域
- 网页设计、iOS 和 Android 的应用程序开发都使用 sRGB 的色彩空间
- sRGB 色域最好达到 99%

🛒 推荐
虽然说 27寸5K 显示器的PPI是最接近 macOS 的 Retina 需求的,但是 27 寸的 5K 面板种类少(都是 LM270QQ2系列),因此可选显示器也就寥寥无几。
27寸4K 模拟 Retina,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主流方案。

LG 27MD5KL (Apple 干儿子显示器)
DELL UP2715K (已下架)
- 27寸 5K
- DCI-P3:99%
- 色深: 8Bit + A-FRC
- 面板型号:LM270QQ2-SPA1

27寸4K选择很多,这里只给出比较热门的型号:
LG 27UL850/LG27UL650
DELL U2720QM
- 27寸 4K
- 99% sRGB
- 色深: 8Bit + A-FRC

📘 关联阅读: Mac external displays for designers and developers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pp #macOS #Displays

Mac 外接显示器亮度调节

外接显示器十分方便,但在对外接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调节的问题上,若通过功能按钮进行调节,就十分不方便了,在 macOS 内通过工具进行系统级别的调节,显然是个更优雅的方式

🖥 MonitorControl

项目地址下载

👉 特点

- 最佳使用场景:同时使用 Mac(支持根据环境调整亮度) 和外接显示器
- 支持同步 Mac 和外部显示器的亮度
- 可以调节输出音量
- 可以选择只监听 Mac 的亮度、音量

🌓 Lunar

项目地址下载

👉 特点

- 支持手动、自动调节外接显示器亮度
- 支持根据时间(日出日落)改变显示器亮度
- 支持显示器亮度渐变调节
- 提供 Exception 选项,在使用某些app时,自动调节亮度

👀 文中的 MonitorControl 是基于原版 MonitorControl 进行开发,加了一个同步内置显示器亮度到外部显示器的功能,简单易用。

Lunar 是我个人用了一年多的工具,它开源免费,UI 好看,也提供同步内外显的功能(手动)。特别是其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渐变外接显示器亮度的功能,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大部分时间只使用外显,不使用内显)。

📘 关联阅读:Twinkle Tray - Windows 显示器亮度调整工具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Displays #App #macOS

💻 Font Smoothing Adjuster · 掌控 macOS 上的字体平滑度

官网 | GitHub

💡 特点

- 轻松选择 macOS 上的字体平滑度,或将其完全禁用
- 选择新的不同的平滑度后可以得到实时预览,重启桌面后应用修改

🤔 使用感受

👨🏻‍💻 贾思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使用这款软件之前我觉得自己设备上的字体渲染已经是锐利的,但调节了平滑度后才发现之前看的字体一直有点糊,只是长年累月看习惯罢了。字体的模糊度的差异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更为明显,我建议使用 4K、5K 显示器的朋友尝试一下调节字体平滑度,说不定和我一样有意外的收获~

👨🏻‍💻 nb5p:

家里的显示器分辨率不是很高,进行了简单的体验。在Disabled显示下很多纤细的字体锯齿严重,影响阅读。体验后改回来 macOS 调教的默认效果。

👀 主编说

这款软件的出现是因为 Apple 在 macOS Big Sur 中取消了「LCD 平滑字体」选项,该选项是为低分辨率屏幕设计,避免字体边缘发虚和模糊。但在 Retina 和高分外接显示器使用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在高分显示器上将原字重「手动描边加粗」,无疑会显得笨重,甚至会扭曲字体原本的模样、使其愈发模糊。而 Font Smoothing Adjuster 可以帮助我们通过 GUI 的方式完成 CLI 命令输入,关闭「LCD 平滑字体」效果

无独有偶,这不是 Apple 第一次擅做主张砍掉选项,macOS Mojave 时很多用户反馈外接显示器字体显示模糊发虚。事实是 Apple 将次像素抗锯齿(Subpixel Anti-Aliasing)改为灰度抗锯齿(Grayscale Anti-Aliasing),并也只能通过 CLI 命令来更改渲染方式

总的来讲,想要获得一个最佳的渲染效果,软件支持和硬件二者缺一不可。正如 Niki Tonsky 说的那样,我们是时候给自己的低分显示器升个级、关注 macOS 的显示设置而不是被苹果牵着走了。相比于 Windows 的「牺牲字形以求清晰」,Apple 选择了「牺牲清晰度以求还原字形」,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做出改进

📘 关联阅读:开发者和设计师应该如何选择 Mac 外接显示器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Displays

DarkModeBuddy · 根据环境光改变 macOS 主题

日常我们切换 macOS 的主题主要依赖日出日落时间,但实际上存在日落后处于强灯光环境下使用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 DarkModeBuddy 来协助我们

GitHub | 下载

💡 特点

- 获取环境光线亮度,当亮度低于阈值时主题切换至 Dark Mode;高于阈值切换至 Light Mode
- 支持自定义环境光度阈值以及响应延迟

⚠️ 设备要求

- 需要 macOS Catalina 或更高版本,以及内置环境光传感器的 Mac
- 目前不支持带有环境光传感器的外接显示器

👀 利用 Mac 的环境光传感器进行个性化设置能带来更好的设备使用体验,此前频道也介绍过 MonitorControl 通过光传感器同步内&外显示器亮度,可以搭配这款 APP 进行使用。

美中不足的是,DarkModeBuddy 目前只支持内置的光环境传感器。使用外接显示器时,仍需打开 Mac (双屏同时使用)才能实现 DarkModeBuddy 的功能。

📘 关联阅读:Mac 外接显示器亮度调节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Displays #Mac #Blog

🖥 Mac 使用 4K 120Hz 显示器

Apple 官方没有给出和 4K 120Hz 显示器相关的使用指引,想为 Mac 搭配 4K 120Hz显示器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个网站上的方案👉🏼 链接

⚡️可行方案

Macbook Pro (16”, 2019) with Radeon 5500M
+ ASUS XG27UQ
+ Acer Predator XB3 (XB273K GP)

MacBook Pro (15”, 2019) with Radeon Pro 560X
+ Acer XV273K Pbmiipphzx

MacBook Pro (15”, 2018) with Radeon Pro 560X
+ 理论可行,网站尚未有方案

🕶 当然,你也可以向作者提交 PR,分享你的4K 120Hz方案

🔌 120Hz 刷新率对输出的需求

- HDMI : HDMI 2.1 (最高4K 144Hz)
- DisplayPort : DP 1.4(配合 DSC 技术可以支持 4K 240Hz)

👀 M1 系列 Mac 目前可以通过DSC 实现 4K 144Hz 输出

对于使用核显 Mac 但又渴望使用高刷新/高分辨率显示器的朋友可以考虑性价比不太高的 eGPU 方案

🗣 在交流群时常能看到有朋友选择显示器时很纠结,因此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显示器选购&使用心得~

📘 关联阅读:

1️⃣ 显示器接口科普
2️⃣ 开发者和设计师应该如何选择 Mac 外接显示器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Displays

🌟 DisplayBuddy - Mac 外显控制工具

🔗官网

💡 特点

- 使用 DDC(Display Data Channel) 的方式调节外接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音量
- 支持同步内外显示器亮度
- 支持将显示方案设置为预设
- 支持自定义键盘快捷键
- 适配使用 Apple M1 芯片的 Mac

💰 价格

- 4.99 USD 买断
- 1 个 License 支持在 4 台 Mac 上使用
- 7 天内无条件退款

♨️ 使用体验

DisplayBuddy 在我看来就是简单版的 Lunar, 他们都采用使用 DDC 方案调节显示亮度,只不过 DisplayBuddy 功能更简单,使用起来更方便,简单的拖拽调节和快捷键调节已足够日常使用

假如你有更高的需求,可以尝试 Pro 版的 Lunar,它提供基于位置的自动亮度调节、硬件传感器调节、面部补光功能。当然,免费版的 Lunar 覆盖了 DisplayBuddy 的大部分功能,只是使用起来不如 DisplayBuddy 方便

我个人还是选择用了两年的 Lunar 🤣

📘 关联阅读:Mac 外接显示器亮度调节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Displays #buybuybuy

🖥 小谈 AOC U27N3C 显示器使用感受(一)

前面 和大家分享过,因为一杯水导致 Mac 暂时黑屏,我买了一台显示器用以外接。经过半个月的使用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下一些细节

🛒 购买

前面说过,我在 AOC 卢瓦尔 27’ / AOC U27N3C / 优派 VX2780 里面进行选择,最终选择了第二者。但其实我嫌 27 寸有些大,一开始是考虑 24 寸 4K 的,但一番搜寻下来发现信得过的品牌除了 LG UltraFine 就只有一款停产的 Dell P2415Q。因为是给 Mac 使用,我尽量避免购买 2K 显示器,最后还是选择了 27 寸 4K

🔧 参数规格

这款 AOC 27 寸 4K 10 bit 显示器采用 IPS 面板,支持 111% sRGB、85% P3 和 93% NTSC,最高亮度为 350 nit,支持 HDR400。从「工厂模式」中可以看到,显示器采用 MV270QUM-N21 面板,应该是京东方 N20 面板的升级款。它还配备了 2 个 3W 的音响,这也是我选择的一个因素

接口方面,有 4 个支持 USB 3.2 Gen1 的 USB-A 接口、一个提供 90W 反向供电的 USB-C 接口、2 个 HDMI 2.0 和一个 DP 1.4 接口以及极其先进的耳机孔。这些接口大多放在背面底部,走线还是比较方便的。我平时主要用到 USB-C 接口,一根线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当显示器以 4K 60 输出时,其他 USB 接口只能处于 USB 2.0 状态

📦 开箱和组装

拿到后,盒子没有彩色印刷,非常朴素。加上支架一共 7KG 左右,还是有点分量的。开箱后发现没有提供 DP 线,其他线缆比较齐全无需另购

安装时,先将背面支架和显示器连接,然后接到底座。整个过程没有难度,拆开也很容易。底座采用了螺纹处理,个人认为比廉价感的金属拉丝好太多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Displays #buybuybuy

🖥 小谈 AOC U27N3C 显示器使用感受(二)

👨🏻‍💻 使用感受

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即正义」,开发布会时我可以分屏既看 live 又写稿、或者显示器看 live MBP 写稿,而小屏这样做体验就极其糟糕。大屏幕带来了大桌面和更多的显示空间,我也可以旋转为竖屏浏览长文,带来的满足感极强

有朋友向我询问色准的问题,这个恕我无法回答。因为没有设计需求,我认为好的显示效果即让我看的舒服。我采用了 macOS 自带的彩色 RGB 描述文件,效果和我的 MBP 几乎没有差异,因此我很满意。如果你对色域、色准有太高的要求,我不太建议你购入这款,毕竟是 85% P3

显示器自带的小喇叭可以听个响,给房间增加一些背景音,写稿的时候不至于太空虚。一开始我发现通过 USB-C(再转 DP)输入的音频无法播放系统提示音,一番排除后,我在 macOS 自带的「音频 HDMI 设置」中将显示器设置为系统提示音输出源,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又发现外接后,无法调节音量和亮度,最终使用 MonitorControl 完美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开启显示器的 DDC / CI,这样才可以成功控制

外接时我的 MBP 处于合盖状态,看视频时温度不低、风扇声很响,如果大家有好的散热方式可以分享给我。电脑休眠后,显示器唤醒略有延迟。休眠无输入源情况下,显示器依然可以保证供电。因为合盖使用,对无线的要求大大增加。目前我在使用蓝牙键鼠,将来应该会购入 TWS、触控板、音箱等配件

看视频时,亮度不够的缺点就明显体现出来,暗部问题很大。开启 HDR 后,只是感觉对比度增加、颜色变艳、暗部更暗,但细节依然不够。我相信一分钱一分货,因此如果你对 HDR 效果要求较高,可以考虑 Mini-LED 那样采用直下式背光的显示器

👀 最后还是想夸一波 macOS 的外接显示器体验,系统设置选项比较丰富,也很好上手。字体渲染效果自不必说,和内屏显示一模一样。我认为显示器是一个能提供较大愉悦感的电子产品,如果你条件满足的话,越早入手越好

💬 写作比较随意,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大家对其他方面的细节和体验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 关联阅读:

1️⃣ 记一次 MacBook Pro 故障与维修经历
2️⃣ Mac 外接显示器亮度调节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GitHub情报 #Displays

🖥 BetterDummy:为你的 ARM Mac 开启外接显示器 HiDPI

GitHub | Download

在 ARM Mac 发布之前,大家通常使用 one-key-hidpi 这个项目来为自己的 2K 显示器开启 HiDPI 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但 ARM Mac 发布后,苹果的图像输出使用的是移动端(iPhone、iPad)用的 IOMobileFramebuffer(IOMFB),而之前的设备上用的是 AppleIntelFramebuffer、AMDFramebuffer 等,这导致了以上项目无法正常使用,详见 这里

👀 而 BetterDummy 的发布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先创建一个软件模拟的假显示屏,然后把外接显示屏和这个显示屏做镜像 ,最后针对这个软件假显示屏做 HiDPI 处理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虽然我一直建议大家为 Mac 配备 4K 及以上显示器,但依然有一些情况下不得不使用低分显示器。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帮助大家过得更好的视觉感受,也欢迎大家和我们分享该项目的资源占用情况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 #DIY #Blog #Displays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分享了自己自制新 iMac 风格显示器的过程和经验

🖥 DIY iMac 风格显示器

作者:我偏爱 DIY 这件事,工业化给了我们太多便捷,以至于我们常常忽视了工业自身的样子,故私以为动手制造才是亲近工业、亲近这个时间点的最好方式

这次显示器的模仿对象是 Apple 在今年推出的新款 iMac,设计如 Apple 其他产品一样的简洁,配色活泼讨喜,同时也有一个“宽下巴”,正好来容纳液晶面板的排线线

📝 文章概述

- 前言与初始想法
- 出师不利
- 材料、工艺、建模工具的选择
- 接口、支架与 USB Hub
- 下单、喷漆、组装
- 结尾、图集与物料清单

无论成品如何或者是否成功,编辑部主编都因作者的动手能力而赞叹。这样一份工程,相信从想法到设计再到选材组装,作者一定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其中。而他也用简洁的文字和插图,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行文,无私分享了自己的方案和解决办法

拼装这样一台显示器,我想其中获得的乐趣应该远大于实用性本身。因为从今天商用显示器的发展来看,这台 DIY 的 iMac 既没有很好看的参数、也没有很精致的做工,所以作者并不推荐其他人进行尝试。但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善用巧思,用动手能力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这种 DIY 的精神值得赞赏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uybuybuy #Displays

《Yeelight 屏幕挂灯 Pro 使用体验》

💡 赶在自留地放假前,想和大家聊聊最近入手的 Yeelight 屏幕挂灯 Pro。

🧑‍💻 首先,Yeelight 的这款屏幕挂灯,对我这种刚接触这类产品的用户来说,体验确实非常新鲜,也算是赶了一个比较晚的潮流。晚上办公室加班的时候,不好意思把办公室的灯都给打开,开着这盏小台灯既能均匀地照亮自己的工位,同时还能让我在用的这款破带鱼屏显示更清晰一些,降低我的用眼压力。

其次,独立无线控制旋钮,以及支援米家 App 进行控制,都不会加重我工位走线混乱,杂物过多的问题。这点也非常对我的口味。

💁‍♂️ 当然,问题还是有一些。Yeelight 的这盏屏幕挂灯,在我屏幕的上边缘有比较明显的反光。虽然反光的区域只在状态栏的位置,不影响我正常的工作,但以挑刺的角度来看多少还是有点不满。据闻拆掉柔光板之后会对光路和体验有飞跃性的提升,但我也是在行文前去查阅了相关的测评才了解这个玩法,所以暂时还没进行尝试。事后如果有体验更新,再和大家反馈吧。

😅 第二个让我不太爽的点在于,这款产品如果经过电源线的插拔重启,它并不会记忆上一次的灯光设置项。因为这款挂灯的电线,我现在是插在公司的多口充电器上,而多口充电器每次插拔都会重新握手,导致所有接电的产品也跟着重启一次电源。而 Yeelight 屏幕挂灯 Pro,它的背部有一串跑马灯。所以每次我拔掉笔记本电脑开会,背后的跑马灯就会自动打开,亮瞎对桌的设计师一次。当然,这口「锅」不应该由 Yeelight 来背,而应该归责到多口充电器的握手问题。但如果有这个设置记忆小功能,或者是手动亮灯而非自动亮灯,那我觉得会让我更加惊喜。

🥲 其他的小问题集中在灯架挡板对屏幕的小遮挡,以及普通版和 Pro 版的区别仅在多加了一排氛围灯,价格却相差不少。所以事后看完材料我才后悔。为自己的莽撞自罚三杯。

👍 整体来说,如果预算和我一样有限,我觉得 YeeLight 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入门级选择。但真买的话,买 299 元的普通版就好了,除非你真觉得 RGB 氛围灯可以给你开夜车多增加 300% 的动力。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uybuybuy #Displays

🛋 明基 ScreenBar Halo 屏幕挂灯体验:氛围营造是一绝,但绝非「评测」中那样「完美」

🔗阅读全文

去年我拥有了第一台显示器 AOC U27N3C,于是趁今年元旦送了自己一个新年礼物:ScreenBar Halo。新年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的选购理由和实际体验

📝 文章概述

- 选购:货比三家
- 开箱与组装
- 实际使用场景与体验
- 吐槽:大多和控制器有关
- 值不值得买?

😌 ScreenBar Halo 对我来讲,「氛围感」制造意义大于官方宣传的充足光照和护眼。虽然控制器操作有些地方比较别扭,但整体来讲体验尚可。不过槽点也十分值得吐槽,详见文内列举的几点问题

🥳 如今,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环了,我习惯下班后回家点亮它,享受一整晚思考和娱乐的时光。正如我之前所说,真正好的体验是让你感到无感,而又无法离开

👀 ScreenBar Halo 目前和其他竞品灯具依然存在者成倍的价格差,我认为主要原因除了光源外,还有一些独占的功能和独到的体验。相信随着 Yeelight 等国内厂商迎头赶上,并在智能化方面有所顾及,屏幕挂灯的质量和价格会越来越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 关联阅读:

1️⃣ Yeelight 屏幕挂灯 Pro 使用体验
2️⃣ 小米屏幕挂灯之你思我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buybuybuy #Displays

💻 新玩意:Yeelight 屏幕挂灯

🔗sspai | WeChat | Blog

- 入手价格:¥275
- 购买渠道:淘宝

挂灯是朋友赠送的,到手使用已经一个月有多,下面来分享一下我使用这款挂灯的一些感受,并与 ScreenBar Plus 进行对比。

📝 文章简介

● 屏幕挂灯的使用体验
●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 与米家的联动
● 和 ScreenBar Plus 比起来

💭 使用的这一个月以来,Yeelight 挂灯的使用体验并没有差到哪里,尽管有翘屁股、无线控制信号干扰、屏幕边缘反光的问题,但它的本职工作 —— 照亮桌面,完成的不错,这点我是很满意的,另外搭配上米家的联动,能让我一句话开灯,快速进入工作 / 学习状态

Yeelight 挂灯对得起 279 元的售价吗?我个人认为对得起,至少是这个价位的佼佼者,而如果想要求更高,建议直接加预算上明基,一步到位

📘 关联阅读:

1️⃣ Yeelight 屏幕挂灯 Pro 使用体验
2️⃣ 明基 ScreenBar Halo 屏幕挂灯体验

频道:@Newlearner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