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learnerの自留地
56.2K subscribers
11.7K photos
30 videos
63 files
8.85K links
🆕 不定期推送 IT 相关资讯,欢迎关注!

👥 博客群&投稿群&交流群: @NewlearnerGroup

📩 投稿请私信 @newlearner_pm_bot

🔍 频道内容关键词索引 Bot: @newlearner_search_bot

* 未经授权或标注来源,不得转载本频道内容
Download Telegram
#buybuybuy #Displays

🛋 明基 ScreenBar Halo 屏幕挂灯体验:氛围营造是一绝,但绝非「评测」中那样「完美」

🔗阅读全文

去年我拥有了第一台显示器 AOC U27N3C,于是趁今年元旦送了自己一个新年礼物:ScreenBar Halo。新年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的选购理由和实际体验

📝 文章概述

- 选购:货比三家
- 开箱与组装
- 实际使用场景与体验
- 吐槽:大多和控制器有关
- 值不值得买?

😌 ScreenBar Halo 对我来讲,「氛围感」制造意义大于官方宣传的充足光照和护眼。虽然控制器操作有些地方比较别扭,但整体来讲体验尚可。不过槽点也十分值得吐槽,详见文内列举的几点问题

🥳 如今,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环了,我习惯下班后回家点亮它,享受一整晚思考和娱乐的时光。正如我之前所说,真正好的体验是让你感到无感,而又无法离开

👀 ScreenBar Halo 目前和其他竞品灯具依然存在者成倍的价格差,我认为主要原因除了光源外,还有一些独占的功能和独到的体验。相信随着 Yeelight 等国内厂商迎头赶上,并在智能化方面有所顾及,屏幕挂灯的质量和价格会越来越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 关联阅读:

1️⃣ Yeelight 屏幕挂灯 Pro 使用体验
2️⃣ 小米屏幕挂灯之你思我见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buybuybuy #Displays

💻 新玩意:Yeelight 屏幕挂灯

🔗sspai | WeChat | Blog

- 入手价格:¥275
- 购买渠道:淘宝

挂灯是朋友赠送的,到手使用已经一个月有多,下面来分享一下我使用这款挂灯的一些感受,并与 ScreenBar Plus 进行对比。

📝 文章简介

● 屏幕挂灯的使用体验
● 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 与米家的联动
● 和 ScreenBar Plus 比起来

💭 使用的这一个月以来,Yeelight 挂灯的使用体验并没有差到哪里,尽管有翘屁股、无线控制信号干扰、屏幕边缘反光的问题,但它的本职工作 —— 照亮桌面,完成的不错,这点我是很满意的,另外搭配上米家的联动,能让我一句话开灯,快速进入工作 / 学习状态

Yeelight 挂灯对得起 279 元的售价吗?我个人认为对得起,至少是这个价位的佼佼者,而如果想要求更高,建议直接加预算上明基,一步到位

📘 关联阅读:

1️⃣ Yeelight 屏幕挂灯 Pro 使用体验
2️⃣ 明基 ScreenBar Halo 屏幕挂灯体验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Displays #macOS #buybuybuy

🖥 开发者和设计师应该如何选择 Mac 外接显示器(二)

🔗Blog

此前 我们结合了 Bjango 的博客文章,介绍了开发者和设计师选购 Mac 显示器的一些常识。时隔 5 年多后,第二篇博文与时俱进

📝 文章概述

- 2022 年,衡量 Mac 外接显示器的好坏有哪些标准?
- 解释像素密度、色彩空间、位深、亮度、HDR 等名词
- macOS 外接显示器设置分享

五年后,显示器市场的宠儿换了又换,但能够达到 Retina 显示标准的,依然还是 Mac 及苹果合作厂商 LG 的定制产品。4K 分辨率下的屏幕尺寸正一天天变大,我们如今已经很难在中高端显示厂商中挑选到 21.5 / 24 英寸的 4K 显示器

27 英寸 4K 显示器遍地开花的今天,不管是我的 AOC U27N3C 还是近期推出的 Dell U2723QE,PPI 依然没有达到 Retina 级别。有群友购置 U2723QE 后,后悔其细腻程度不如看了多年的 Mac,并感到不适应

👀 再看如今的 Retina 显示器,LG UltraFine 在 Studio Display 推出后被苹果下架,iMac 没有推出更大尺寸的新品且有相当大的局限性,Pro Display XDR 的价格又不够亲民。因此,Bjango 认为 Studio Display 虽有缺点,却是当下最值得选择的外接 Retina 显示器

👨🏻‍💻 面向开发者和设计师,我想说「预算不足的时候不要将就」 ,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部分普通消费者。我购置的 AOC 虽然性价比尚可、显示效果基本让我满意,但亮度低、唤醒时间长等问题依然让我感到不适

遗憾总是有的,五年时间里 4K 显示器成本下降,但高 PPI 的型号依然价格不菲。至于下一台显示器,我会等到 mini-LED 或 OLED 高分显示器价格适中、市面产品变多的时候再购入,这也是我作为观影爱好者的一个坚持。对于高分高刷,我只能寄希望于雷电扩容以及 DSC 压缩(详见 这里)。显示器发展缓慢,我还需要等待好一阵子

📱 最后,大家可以通过 在线 PPI 计算工具 算出你当前显示器的 PPI

📘 关联阅读:

1️⃣ Mac 使用 4K 120Hz 显示器
2️⃣ 用软件掌控 macOS 上的字体平滑度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Displays

💻 Vivid:让你的 mini-LED 背光 MacBook Pro 亮度加倍

🔗Web | Gumroad | Video

如果你近期没有听说过这款软件,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觉得很疑惑。这里的亮度加倍是针对一些特殊场景,并非所有画面,也不代表可以突破显示屏的亮度极限。下面就让我详细介绍

🖥 官方参数

根据技术规格页面,2021 MacBook Pro 14’ / 16’ 最高可达 1000 nit 持续 (全屏) 亮度,1600 nit 峰值亮度

问题所在

以上参数从字面来看,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日用和观影需求,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 Notebookcheck 的 review 来看,日常绝大多数的 SDR 内容(App、网页、系统界面等)最多只能达到 500 nit 而非 1000 nit(这与非 mini-LED 的 MBP 一致),只有少数特定的应用和视频网站能突破这个限制

💡 Vivid 能做什么

通过调用 Apple API,Vivid 能够将日常 SDR 内容的亮度上限调至 1000 nit。它支持搭配外接 HDR 显示器使用,目前仅支持 Pro Display XDR,后续会增加适配。它还提供 Splitscreen Mode,将屏幕一分为二,将需要高亮度的应用放入高亮度区,该功能也可以通过 试用版 实现

通过 Vivid 加倍 SDR 内容亮度,用户能够更好地在户外使用 MBP,或满足自己对于高亮度视觉感受的追求。数码媒体 Ars Technica 和视频媒体 Max Tech 均给出了他们的评价,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详细了解

🤔 至于大家关心的 Vivid 对电量、色彩显示、屏幕寿命等方面的影响,官方也在 Gumroad 做了详细解释。如果购入三个月内 Apple API 因系统更新被封禁,Vivid 将会为用户退款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macOS #Displays

🖥【转】如何让 Apple Silicon 机器屏幕强制支援 HiDPI

🔗Blog

使用 macOS 外接显示器,或多或少都会了解到 HiDPI 这个名词。简单来说,开启它会获得更好的外接显示器体验

在 Intel Mac 时期,我们曾介绍过一键开启脚本 one-key-hidpi,它能够很方便地让不原生支持 macOS HiDPI 显示的显示器开启 HiDPI 支持

🤔 但 Apple Silicon 推出后情况有所变化,由于苹果的图像输出使用的是移动端(iPhone、iPad)用的 IOMobileFramebuffer(IOMFB),而之前的设备上用的是 AppleIntelFramebuffer、AMDFramebuffer 等,这导致了以上脚本无法正常使用

后来 BetterDummy 应运而生,先创建一个软件模拟的假显示屏,然后把外接显示屏和这个显示屏做镜像 ,最后针对这个软件假显示屏做 HiDPI 处理

💡 而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让 Apple Silicon Mac 原生开启 HiDPI 的方法,性能损失小。须知:测试可用版本为 macOS 12.4 及以上,且据作者反馈效果打折扣

🧑🏻‍💻 但不管这么说,这种新方法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如果你正在受这类问题的困扰,不妨试上一试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log #buybuybuy #Displays

🎧 新一代索尼降噪耳机1000XM5主观体验

🔗Blog | Newsletter

- 入手价格:¥1800
- 购买渠道:日本线上

📝 文章简介

● 舒适度体验
● 耳机交互设计
● 与Headphones联动
● 降噪效果

第一次接触降噪耳机,还是大学时候购买的的 Bose QC35。 我还依稀记得刚戴上 QC35 时的瞬间,那一刻仿佛世界都安静了。

大学毕业后,忙于工作,AirPods Pro 成为了我通勤时期的最佳伴侣。在公司和家之间,AirPods Pro 的降噪让我在奔波中能获得一丝小憩。

从那时候开始,头戴式耳机似乎已经离我远去,直到今年的索尼发布了新款WH-1000XM5。看过了很多评测后,终于点下了点击付款的按钮,让它成为我的第一款索尼耳机。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同步发送于 @AppDoDo
#macOS #Displays #GitHub情报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分享了自己为 M1 Mac 外接显示器开启 HiDPI 的方法

🖥 one-key-hidpi: macOS HiDPI 一键脚本支持 Apple Silicon Mac

🔗GitHub | Pull request

one-key-hidpi 算是我们最早介绍的 HiDPI 项目,它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 Intel Mac 时期得到了很多肯定。但 Apple Silicon 出现后,它一度失效,正如开发者所说:

由于苹果的图像输出使用的是移动端(iPhone、iPad)的 IOMobileFramebuffer(IOMFB),而之前的设备上用的是 AppleIntelFramebuffer、AMDFramebuffer 等,这导致了脚本无法正常使用

💡 而读者发现,8 月份的一份 PR 显示有人解决了获取不到 EDID 的问题,通过其他方法得到 VID 和 PID。目前该 PR 已经被合并到 main 分支,且他在 27 英寸 XB271HU 双显示器上,成功开启了缩放下的 HiDPI

👀 此前我们也介绍了一些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或是原生的方法,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苹果并不想解决 HiDPI 在 Apple Silicon Mac 下的困局,或许一个系统更新就会让这些方法失效。总之,如果你有相关需求,可以参考一下

💬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运行脚本的效果

📘 关联阅读:

1️⃣ 如何让 Apple Silicon 机器屏幕强制支援 HiDPI
2️⃣ BetterDummy:为你的 ARM Mac 开启外接显示器 HiDPI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macOS #APP #Displays

🖥 HiDock:在不同屏幕中自定义你的 Dock 栏

🔗Web | Dowload

👉 Features

- 自动调节不同显示方式下的 Dock 栏样式
- 支持内屏显示、仅外屏显示和多屏显示三种显示模式
- 可自定义不同显示模式下 Dock 栏是否隐藏 / 大小 / 位置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使用 MacBook 时经常在内外屏切换,但对 Dock 栏的位置和大小有不同的需求,以至于每天都调来调去。今天要介绍的 HiDock 就能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 在设置中输入针对每种显示模式的 Dock 栏样式,就能无感无缝切换 Dock 的各种形态,以满足大屏和小屏不同的需求。你可以选择在内屏显示是隐藏或缩小 Dock,而在外接显示器时显示或放大 Dock

👀 macOS 内外屏的烦心事不止这一点:铺满内屏的窗口,外接显示器后需要手动拉到最大;MBP 16 在内屏整理好的桌面图标,外接显示器后需要重新整理,切换到内屏同理。希望苹果自身能够重视起内外屏切换带来的问题,我知道这不太可能,所以我们需要这些第三方工具

💬 欢迎大家分享一下你遇到了哪些类似的问题,最后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buybuybuy #Displays

📺 我的实验室利器:优派 VG2481-4K 显示器

💸 购买缘由

手上的14寸MacBook Pro虽然便携性和屏幕显示效果极其出色,但是这块屏幕对于长时间的文字工作还是显得稍许局促。于是我决定买台显示器。

🤔 分辨率选择

起初想法是买一台1000元内的2k显示器,因为在实验室使用也不需要特别好的设备,毕业时候快递打包也不方便。但是在了解的过程发现macOS对于4k以下分辨率是毫无优化,显示效果极差;虽然可以通过强制 hidpi 抢救但是会影响性能而且会有兼容性问题。这个缺点我无法忍受,我决定加钱,寻找4k及以上分辨率的显示器。

🤔 尺寸选择

实验室的工位桌面寸土寸金。之前尝试过实验室的 32 寸显示器,体验下来很不舒服。大屏幕确实震撼,但是对于桌面近距离面对这么大的屏幕,脖子压力太大,很容易疲劳,眼睛也很累。我很心动27寸,但是又听闻 27 寸的 4K 下存在缩放问题。对于传说中的 24 黄金尺寸可选择的极少,只找到了优派的这款。最终以 2199 元购得。

😌 我的体验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关注和购买显示器,我完全不懂各项参数和尺寸感受,在等待快递的一天里我一直担心 24 寸会不会太小。事后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台 24 寸显示器非常适合我的工位,正常坐在工位前观看显示器非常舒服,脖子不动即可一览无余,非常轻松。不仅如此,由于尺寸较小,在 4K 分辨率下像素密度达到了 188ppi ,这接近了视网膜屏的标准,由于更高的 ppi,理论上这比 27 寸 4k 屏幕要细腻不少。显示效果上,VG2481-4K 内置了多种显示模式,色彩很清晰。实际使用长时间工作也不会太疲劳,对于没见过世面的我非常满意。

除开显示效果,显示器的外观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很适合放在办公室这种地方。VG2481-4K 有一个全功能 TypeC 接口,支持最高96W充电,可以帮我的 MacBook Pro 省下一根线。VG2481-4K 也有几个 USB-A 接口以及 HDMI 接口,兼容性很好,甚至可以看作是 MacBook Pro 的拓展坞。如果要说缺点,那就是刷新率只有 60Hz但也够用,其 HDR400 开了不如不开,自带喇叭效果垃圾仅仅听个响。

总体来说,在这个 2000 元价位能得到这个体验我心满意足。最后就希望我能在这台显示器上多发几篇论文了。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GitHub情报 #macOS #APP #Displays

💻 BrightIntosh:Vivid 的开源平替 Mac 亮度倍增工具

🔗GitHub | Web | Download

👉 Features

- 调用系统 API,使得 MBP XDR 屏幕达到 SDR 内容最大亮度
- 屏幕亮度可无极调节
- 支持快捷键调用
- 电池电量降低时,可选自动降低屏幕亮度

💡 购买带 XDR 屏幕 MBP 的朋友可能已经用上了 Vivid,在我还没有拥有这样一台电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它。通过调用 Apple API,Vivid 能够将日常 SDR 内容的亮度上限调至 1000 nit,对外接显示器的支持也非常好

🧑‍💻 但 Vivid 最大的问题是太贵,如果你没有购买 Setapp,今天介绍的 BrightIntosh 可以说是最合适的开源平替。它实现了 Vivid 的大部分功能,还上架了 Mac App Store,大家可放心下载

👀 使用时,我会感觉它打开 1000 nit 的速度明显比 Vivid 快,但能够感觉到屏幕拉到一个很高的亮度后,还会回落一点(Vivid 不会有这个现象)。希望 BrightIntosh 在后续的更新中,能够扩展更多功能,尤其是对外接 HDR 显示器的支持

📘 关联阅读:Vivid - 让你的 mini-LED 背光 MacBook Pro 亮度加倍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DIY #Displays #硬件图赏

📩 接读者来稿,他向我们分享了自己 DIY 便携高刷显示屏的成果

🖥 「HRF Mark III」4K 120Hz 第三版高刷便携屏展示

🔗16 寸 | 17.3 寸

📝 文章概述

- 外形参数
- 兼容面板
- 实拍图片

👀 如今想要找一个 21 英寸或 23 英寸的显示屏,选择已经大打折扣,更不用提更小尺寸的便携屏幕。作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钻研多年,终于在近期完成了全新的迭代升级

💡 无论从外壳材质、设计到屏幕素质,作者都尽可能做到最好,最后得到了这些没有怎么妥协的 4K 高刷便携屏幕,让我们恭喜他!

🧑🏻‍💻 作者的话

折腾 4K 高刷便携屏都快 2 年了,我自己觉得目前现在这个结构设计不管从美观度还是实用性上看,都趋近于完美了。

一般来说,只有很少数的高端笔记本才会有 4K 120Hz 的版本提供,一般笔记本配的面板都比较一言难尽,如果要 4K 又要 120Hz,那必然是得自己拆换面板,不但麻烦,更重要的是会失去保修,所以我觉得搞块参数拉满的便携屏就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找我交流。目前除了暂时不能提供成品图纸以外,如果有网友也想自己设计外壳,我可以提供免费的帮助,任何关于目前我这套便携屏的细节尺寸,都可以提供,帮助你完成你自己的设计。

📘 关联阅读:DIY iMac 风格显示器

频道:@Newlearner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