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l ShanghaiTech
351 subscribers
12 photos
1 video
2 files
14 links
滋油上科大,解放每一天。

Contact: liberal_shtech@protonmail.com
Download Telegram
叁玖叁快讯:大学学生公寓发生雨水渗漏

叁玖叁通讯社快讯 叄玖叁刚刚收到的消息,由于大学所在地区突降暴雨,大学九号学生公寓 13 楼(顶楼)出现雨水渗漏。受影响宿舍中部的走廊变身「水帘洞」。记者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宿舍内部受到了雨水渗漏影响以及雨水渗漏是否造成了人员财产损失。目前,通讯社尚未收到大学其他楼宇发生雨水渗漏的报告。

据悉,此前,大学八号学生公寓顶楼也出现过类似的雨水渗漏问题。(完)
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取消操作系统课程的必修要求

环科时报快讯 根据本报刚刚获取的一封由大学信息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发给大学 CS 专业 2018、2019 级学生的邮件,大学教学委员会同意对 2018、2019 两级 CS 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要求作出调整。该项调整不再将 CS130 操作系统课程作为 CS 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项课程对应的学分改为二选一,需从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两门课程中间二选一。如果两门课程均修读,多出的学分将纳入专业选修课程中。

据悉,该项修改是信息学院教学委员会出于学科发展变化的原因提出的。但是我们目前尚不清楚该项调整的具体原因。

在校内公共群组上,部分高年级 CS 专业本科生和校友对此调整表示了担忧。他们担心此项改革将使得大学培养出的 CS 专业本科生缺少必要的工程能力培养,也缺少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认识。也有人担忧,该项改革会使得大学原本数量就较少的选择进行计算机系统方面研究的本科生锐减。在 2018、2019 两级本科生中间,该项政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他们的理由是此前的操作系统课程理论与实践部分存在较大的落差,课程评价体系较为保守,无法更直接地为有志于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的同学提供帮助。人工智能课程更为全面的介绍了与当前 CS 热门发展趋势相关的内容,据修读过的同学表示,对自己业已参加的科研实践大有裨益。但是,也有部分该年级本科生表示和高年级本科生相似的对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担忧。(完)
环科评论:大学学生是否有行为管理规范?
本报评论员:柯伟斌

近日,大学以相较往常高得多的频率和强度,在各个学生公寓张贴通报批评告示。这些受到通报批评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违反了疫情期间大学出入校园管理规定,擅自出入或是伪造出入证件出入校园。这一进出校园的管理规定主要是由大学上级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决定的。

这一规定的执行,引起了大量已返校学生的不满。有学生在 SNS 平台上指责大学的出入禁令只针对学生,而对教职员工没有实质上的约束,这一出入禁令显然形式大于实际效果。事实上,教职员工和他们的家属可以自由出入校园和被临时围挡隔离开的教授公寓并与学生同时在校内餐饮中心用餐。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被压抑在校的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根据一份最新的通报批评告示,有多名学生为了排解长期困在校内的苦闷,在某日晚间于大学校内某处草坪聚众饮酒。笔者颇欣赏这些学生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们试图在枯燥而压抑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联合起来打败自身的心理问题。然而聚众饮酒这一行为本身是否违反了某些校规或是更普遍的管理规范呢?

一份来自于低维度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学生管理规定提到,「学生不得有酗酒……等行为」。笔者从一个并不可靠的校内信息源了解到,该次聚众饮酒事件中,有一名学生饮酒过多,以至于醉倒在学生公寓的电梯中,直到第二日才被发现。该信息源同时提到,该生此前就有数次醉酒并导致一些恶劣结果的事件。但该生并不在此次通报批评的学生之列。有人推测,可能该生需适用更为严厉的处罚。

笔者在向多个信息渠道求证后得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被告知过该份大学生管理规定,更不用说更为详细的一些校内规章制度。在一位热心的匿名学生的帮助下,笔者读到了一份该匿名学生一年级入学时得到「学生手册」,其中有上级部门和大学规定的大学生行为规范以及一些其他的大学行政管理条例。然而同时也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并没有得到过这一份「学生手册」。一方面是学生对「学生手册」内容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又是大学部分行政部门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滥用和不用。如此次聚众饮酒事件,大学进行通报批评的理由竟然是「不遵守作息制度」。又如此次疫情期间,大学对于所有出入校园的人员,没有做到「应查尽查」,仍然有大量利用伪造的出入证件随意出入校园的学生没有受到通报批评。

笔者敦促大学尽快向全体学生告知详细的学生行为管理规范以及其他与学生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做好制度的公示。同时,大学也需要充分执行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而不是任由自己失去公信力。(完)
Liber@l ShanghaiTech
大学游泳课变「海军陆战队」 叁玖叁通讯社五月十三日讯 全体学生返校之后,大学的体育课也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全面复课。然而大学所从属的涨浆度假酒店的游泳池因 COVID-19 疫情而临时关闭,已选修游泳课的学生只得上岸接受指导,变成「海军陆战队」。(完)
大学「海军陆战队」不日将进行两栖作战演习

叁玖叁通讯社六月四日讯 大学公共服务部门向全体师生发送邮件,表示大学所从属的涨浆度假酒店的游泳池将在下周三( 6 月 10 日)起恢复运营。此前被迫上岸接受指导,变成「海军陆战队」的选修游泳课的学生将回到游泳池下水训练。

据悉,此次运营限时、限人数,但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可以凭有效证件获得 6 次免费游泳机会。(完)
环科快评:如此着急广告为哪般?
本报评论员:瞿莘正

本报最近获取到一封来自大学公共服务部门发给大学全体学生和教职员的邮件,邮件中对于大学资产管理公司下属的酒店的「星厨蛋糕师生优惠活动」做了宣传。该项活动为大学师生员工在该酒店订购的蛋糕提供了八五折优惠,唯订购人需要自行前往逻辑上属于大学外的该酒店领取。

笔者认为,这样的优惠活动本来对于大学师生员工是好事,但是考虑到目前 COVID-19 疫情形势,却是十分缺乏考虑的。我们注意到,大学学生从今年五月初返校开始,一直处于所谓「封闭式管理」的状态。也即是,大学学生如需离开校园,需要提前向大学学生事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批程序才能离开,否则将面临行政上的通报批评的处罚。事实上,大学学生事务部门在最近一个月以比以往更为频繁地在大学学生公寓的公告栏上张贴通报批评的通告,这些通告中间大多数和所谓违反「封闭式管理」政策有关。

大学公共服务部门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却向全体学生发送所谓「优惠邮件」。且不论这样的行为是否有滥用大学邮箱系统发送广告的嫌疑。这样的行为实质上对于大学的「封闭式管理」政策的执行是一个极大的干扰。可以想见,在目前大学学生无法以出门就餐等日常琐事为理由申请出校的情况下,以「领取蛋糕」作为理由根本不可能拿到出门许可。如果有学生订购了该项商品,他/她将面临的是要么承担违反大学的管理规定被处分的后果,要么承受因为无法领取蛋糕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退一步说,如果「领取蛋糕」能够作为大学学生出门申请的合理理由而「出门就餐」无法作为合理理由的话,那大学这样的「封闭式管理」可就不只是政策流于表面的问题了。

笔者不想从此封邮件开始讨论所谓「封闭式管理」政策在当下的合理性。如果读者稍加思考,考虑目前大学的「封闭式管理」的方式以及目前大学所在地的 COVID-19 感染人数的统计结果,就会得出自己的答案,笔者也不必在此赘述了。

笔者想要讨论的是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大学一直以所谓「扁平化」行政作为出发点,构建自己的行政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从形式上的确达到了「扁平化」行政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样的「扁平化」行政依然流于表面,未能达到期望的「高效行政」的目标。在其他大学中间普遍存在的那些问题,在大学依然存在。譬如说,每个部门在过去的几年中间都建立起自己的「底线」。什么自己能做、不能做,都会按照这样一个「底线」来行事。而这个所谓「底线」与大学的其他部门、师生员工以及大学的根本利益在某些时候存在根本的冲突。而大学本身并没有解决这样冲突的方法。让情况更为糟糕的是,处于「扁平化」行政状态的大学,常常因为人手不足等多样的问题,很多决策作出仓促、缺乏和其他部门以及师生员工的有效沟通,使得很多东西成为了拍脑门决策,缺乏现实的合理性。这样一封唐突的「优惠邮件」就是一个上述两个问题绝佳的体现。

大学行政系统的类似问题还有不少,笔者也不必过多列举。但是笔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在此呼吁大学的行政部门,特别是那些负责基础性的服务保障的部门,抛弃自己所谓的「部门底线」,多沟通、多交流、多听取意见,这样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为年轻的大学的建设作出贡献。(完)
叁玖叁快讯:大学本科生本年度暑期实践延期一年举行

叁玖叁通讯社六月十日讯 根据上级要求,大学将原定今年暑期举行社会实践、产业实践延期到明年举行。

社会实践和产业实践为大学本科生必修课程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将会进行社会实践,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将会进行产业实践。(完)
危险!食堂附近出现野蜂群

叁玖叁通讯社快讯 在大学体育馆大门前的花坛中发现大量野蜂,请路过的同学注意安全。(完)
大学图书馆讨论室将在下周启用

叁玖叁通讯社六月十二日讯 大学图书馆于今日早些时候发布通知,称疫情以来一直禁止使用的所有图书馆讨论室将在本月十五日重新对全校师生开放。通知中并没有提到个人研习室将在何时开放使用。(完)
环科评论:「封闭式管理」不能搞双重标准
本报编辑部*

今天,大学公共群组里出现了一条「劲爆」的消息:部分经审批可以在「封闭式管理」期间自由进出校园的校内人士的出入电子通行证的有效期已经被延长到了 7 月 31 日。这一消息被解读为之前在校内盛传的 6 月 16 日「封闭式管理」解除化为泡影。

诚然,处在大学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生的夹缝之间的大学「解封与否」是左右为难的。但对于大学的领导层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继续执行所谓「封闭式管理」的政策却是一样「对上负责」的他们最为保险的决定。但是,这样的「保险」的决定却是以学生的权利的损失作为代价的。我们无意于讨论大学在法律上是否有权利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中间限制大学学生进出校园,因为这样的讨论在当下的语境中间是危险的。

更为直白的一点是大学在所谓「封闭式管理」期间对于大学学生和教职工的政策上的双重标准。大学对于在校内工作的教职工以及校内服务性岗位的工作人员一直采用的是和学生完全不同的一套「封闭式管理」的方式。大学仅仅是告知这些教职工、工作人员在上下班期间需要「两点一线」,不要前往第三空间,而不是采用和学生一样的违反「封闭式管理」就给处分的态度。这样的约束在实际上却是无法被实施的,是一个「君子协定」。事实上,在社交网络上,有部分教工甚至发出了自己在过去的休息日里前往邻近省份的照片。根据目前的消息,该名教工没有因为违反「封闭式管理」政策而受到任何处罚。

的确,大学可以找到许多理由对学生和教职员采用政策上的双重标准。我们可以列举出一些可能的答案。比如说,「大学的教职员工很多不居住在校内」、「大学的教职员工有家室,『封闭式管理』不人道」。但是,无论给出怎样的理由,大学的这样一个双重标准的「封闭式管理」政策看上去并不是一个依循科学规律的行政决策(暂且不论这些理由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经过过去五个月关于 COVID-19 的消息轰炸,我们相信大学的决策者和每一位这件事的利益相关方都很清楚 SARS-CoV-2 这类病原体的传播规律。简单讲,当一个社区里面出现了一个感染者的时候,这样一个病原体将会以指数的速度在社区中间传播。这样一个指数函数的底数是病毒的基本传播数 R0。对于这样一个可以在人群中间高速传播的病原体,想要通过仅仅隔离一部分健康的群体,来保持社区中间没有新增感染者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些没有被隔离的个体完全可以将病原体带入社区,造成大面积的感染。大学这样的隔离政策,只能说是顾此失彼,以学生的权利换取大学决策者以及大学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治上的绝对安全。

这样一个传播模型其实也带来了另一个方向上的有趣事实。我们退一步,可以看到,目前大学校内没有任何已知的感染者,即使是在社区中间部分个体没有被严格隔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这一事实中间作出推断,大学所在城市的整个环境已经十分安全,即使让社区里的个体自由行动,造成的感染概率也是微乎其微。在这个时间点再去做所谓的「封闭式管理」,纯粹是多此一举。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这个城市最有声望的医学专家的承认

要探究这样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总结出来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大学的行政团队没有将自己的利益和大学、大学学生的利益放到一起,缺少同理能力,没有能够做到多沟通、多交流、多听取意见。第二点是大学行政团队以及大学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凡事要求为了「绝对安全」,以致不惜以学生利益作为牺牲。这样的问题暴露出来大学行政体系在过去的几年中间积累起来的许多问题。就如我们在此之前的评论里说的那样,这次的大流行只是让这样的问题提前暴露出来了而已。当然,问题暴露出来是好事,只要大学的决策者能够看到问题,在这样一所年轻的大学里,我们认为,改革不会是难事。(完)

*注:署名「本报编辑部」的评论是本报记者、编辑以及评论员经过讨论之后的一致意见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环科评论:「学术诚信」不可丢
本报评论员
: 焦兴逍

随着考试周的临近,大学各课程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近日,本报了解到,全体 2019 级本科生必修的「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课程因查重问题引发强烈争议。「信息科学技术导论」是一门针对大学大学一年级所有专业的一门通识课程,分为三个个部分,第一是 Python 编程,第二是对于信息学院前沿研究方向的介绍,第三是电子信息技术方向的实验。在此次查重问题的争议中,部分 2019 级本科生认为查重结果匪夷所思,查重人数远超其心理预期;另有部分 2019 级本科生认为助教措辞严厉,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

笔者认为,基础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之后学习生涯中需要灵活运用的内容。21 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各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扎实的编程功底将会大大降低未来的学习成本。严肃「学术诚信」, 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从而灵活运用。事实上,随着课程的推进,各专业将会教授更深奥的内容,没有良好的基础,终会导致完全失败。

诚然,查重邮件在考试周时期被发出是一个欠缺深思熟虑的决定。经过与知情人士沟通,笔者发现该决定并非课程私自决定,而是教学事务处要求该门课程的成绩必须于考试周结束之时进行报送。因此,笔者认为该项决定虽较为不合情理,但也属无可奈何之举。笔者也就「学术诚信」的界定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该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就已经明确公布了何为「学术不端」行为。同时课程的主页上也公开了「课程学术行为规范」,据信,该规范在课程中曾被反复强调。因此,不了解、不清楚该门课对于「学术诚信」的定义的抗议也是站不住脚的。退一步说,使用课程质量或者任何其他理由来为自己存在的学术诚信问题做辩护都是站不住脚的。笔者还随机采访了几位较为年长的学生,他们曾经接受过陈教授任教的「信息科学导论」课程。他们一致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应该被严惩,并表示「学术诚信」问题是陈教授严加把关的部分。

抛开这一具体问题,大学的建校宗旨是建立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这样一所研究型大学,理应以学术为重。在学术界,每一位学者都必须保证「学术诚信」,而作为培养学者的大学,却罕少有对本科生「学术诚信」的针对性教育。笔者不禁担忧:长此以往,大学的「学术诚信」应如何保证,大学的学术成果又如何能够保证。究其根本,笔者认为该问题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大学的行政团队尚不能建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仍以学习成绩为重,并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学术诚信」问题体现了大学行政团队缺乏在教育方面改革的动力,如不能尽快加以改正,笔者担心大学的竞争力将会快速丧失。(完)
叁玖叁快讯:大学单设备网络出口带宽上升到 400Mbps

叁玖叁快讯 据大学社交网络消息,有大学学生通过测试发现大学图书信息中心在张江校区内提供的针对校内学生的免费无线网络针对单台设备的速度限制从 100Mbps 上升到了 400Mbps。该项调整涉及到大学校内 ShanghaiTech, SHTULAN-student 两个无线连接点以及通过双绞线连接的有线网络。目前,我们尚不清楚针对外来访客的 eduroam 以及教工专用的 SHTULAN 两个接入点是否也有相应的策略改变。大学图书信息中心尚未对该项调整向校内用户发出任何通告。我们目前尚不清楚该项调整是该中心服务策略调整的一部分还是出口设备配置失误导致。

大学为大学学生以及教工在校园范围内提供免费的无线以及有线互联网接入。但该项服务的速度和稳定性一直饱受诟病。此前,大学图书信息中心曾在 2018 年将校内单台设备网络限速从 20 Mbps 调整到 100 Mbps。大学校内网络截止目前仍未启用对 IPv6 的支持。(完)
环科快评:敦促大学立刻纠正限制人员流动的不合理措施
本报评论员:柯伟斌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表「关于做好精准健康管理推进人员有序流动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 2020 ﹞203 号)」,要求各地依法、科学、精准防控要求,规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并立即纠正在常态化防控措施之外附加的其他不合理限制要求。

从全体学生返校以来,大学就严格控制在校人员的出校活动,一切出校活动均需上报、许可。然而在本报此前的报道和评论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这一「严格」的出入管控措施,存在大量漏洞和多重标准。实际上,这一标准可能只适用于大学有能力管辖和限制的在校学生。因此,广大在校学生可以说是自返校以来,就一直饱受怕出事、怕担责、怕丢乌纱帽的行政官僚的压迫。

根据一份昨日在校内社交平台上盛传的所谓「学生座谈会」谈话片段显示,大学有意在原有的 2019-20 学年第 3 学期(即俗称的「暑学期」)之后到 2020-21 学年开始之前、原定为暑假的时间段,增加一个新的「暑学期」。笔者尚无法确定这一谈话片段的真实性,因为该片段中有提到学校将试图与一些暑期定期举行的大型 ACG 展会方「点对点」联系、包车组织在校学生前往。任何掌握了低维度生物逻辑能力的生物都能看出,这一承诺与现行的大学出入管制措施抵触。此外,笔者随机采访了多名热心学校事务的学生,他们都表示自己,甚至身边的多数学生干部,都在社交媒体上有人发表这一谈话片段之前对这一「学生座谈会」一无所知。

最值得玩味的是,大学已在今日组织了一次集体欣赏舞剧的集体外出活动,这一活动组织上「同去同回,集体行动」。然而,欣赏舞剧毕竟与参观人流密集的大型展会不同。难道在参加大型展会时,还需要有一个导游举着牌子引导一车车的大学学生「集体活动」吗?难道在某些展位排队体验或是购买商品时,还需要「集体」一起排队吗?倘若这一剂安慰剂真的是由大学行政领导打的,那也不过是在遥遥无期的、大学所谓「常态化防控措施」中甩给广大在校学生的烟雾弹罢了。更何况,这一承诺和大学的疫情防控措施存在明显的矛盾,让笔者不得不怀疑这一谈话片段的真实性。

上文提到的联防联控机制综发﹝ 2020 ﹞ 203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低风险等级地区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在大学看来,恐怕就只剩下「有序」二字,完全忽视了大学所在的涨浆地区属于「低风险等级地区」,也完全无视了「流动」。当然,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大学行政层的,也是大学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他们死守着数月之前发表的「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完全无视当地疫情发展状况。最可笑的是,一直以来大学生群体都被认为是「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现在看来,恐怕大学的行政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才是「活在『象牙塔』中的人」。

此前本报编辑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曾经总结过,大学的行政管理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大学的行政团队没有将自己的利益和大学、大学学生的利益放到一起,缺少同理能力,没有能够做到多沟通、多交流、多听取意见;二是大学行政团队以及大学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凡事要求为了「绝对安全」,以致不惜以学生利益作为牺牲。大学如果想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教育改革」的大旗,在行政事务上可以先走一步,有计划地、公开透明地取消现有的限制人员流动的不合理措施。(完)
叁玖叁快讯:大学学生公寓热水管出现爆管

叁玖叁通讯社快讯 叄玖叁刚刚收到的消息,大学八号学生公寓 6 楼出现热水管爆管的问题。受影响宿舍中部的走廊中的热水管突然断裂导致热水溢出到走廊中。记者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宿舍内部受到了该次爆管的影响以及其是否造成了人员财产损失。

据悉,此前,大学八号学生公寓该楼层去年已经出现过同样的热水管爆裂的情况。大学的能源供应系统一直饱受施工质量不佳带来的能源虚耗以及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完)
关于本 Channel 今日工作出现错误的声明
叁玖叁通讯社及环科时报编辑部

今天(7月6日)上午的一篇一则快讯发布时,不慎附带了一位记者的个人信息。当事的编辑已经立刻删除并在修改后重新发布了该快讯。但是造成的隐私泄露后果已无法挽回。在此我们编辑部的全体编辑向全体供稿人和读者道歉。涉事编辑已经在批评教育后,发配高维度,短期内取消了发布内容的权限以观后效。希望本 Channel 的供稿人能一如既往地信任本 Channel 在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安全上做的努力,也希望读者们不要继续传播这位供稿人的相关信息,不要骚扰供稿人。(完)
大学体育馆临时封闭

叁玖叁通讯社7月6日讯 今日下午,大学公共服务处向全校师生通知,为了举行本年的毕业典礼,大学体育馆将自7月13日起至27日封闭。通知发出后,有校内相关人士申明了近期内对体育馆内部分设施的使用需求。大学公共服务处在随后的补充说明邮件中详细介绍了封闭期间体育馆将要进行的改造升级内容,以及馆内各个设施的开放情况,并改变了一些设施的开放时间。

去年的毕业典礼时,大学公共服务处同样封闭了体育馆,但并没有开放馆内其他无关设施。(完)
快讯:大学出现网络异常

叁玖叁通讯社快讯 据大学社交网络的消息,从今天(7 月 11 日)晚上约 22:00 开始,大学八号学生公寓内的大学网络(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出现间断断连现象。截止记者发稿,该现象仍在持续中。受此现象影响,大学八号学生公寓使用学校网络的用户无法正常访问校内网络以及互联网。

目前,大学负责网络运维的图书信息中心未对此事件发表评论。该中心之前也未发送过今日进行网络维护的通告。截止发稿时,记者尚无法联系到发生网络异常的区域内的信息源以确认更详细的情况。(完)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叄玖叁简讯 2020.7.15 - 7.17

15 日晚,大学校内某学生公寓楼下公告栏的一张公告新增了「风味」。原告示内容为大学公寓服务部援引「学生生活手册」中的内容,要求学生不得在使用学生公寓一楼的公用洗衣机时混入贴身衣物。有不明人士在该告示上钉了一只在洗衣机中拾得的短袜。(其一)

16 日,本年度的 CCG EXPO 开幕。大学并没有如之前传闻所说的包车组织学生前往,但有部分学生在取得出校许可之后自行前往。CCG EXPO 作为大学所在城市举办的年度性大型动漫、游戏展会,已有 15 年历史。(其二)

17 日,有不明身份人士在大学图书馆内吸烟。大学所在城市已在 3 年前全面禁止室内公共、工作场所内吸烟,目前我们尚未得知大学图书馆如何应对馆内吸烟行为。(其三)

17 日下午,大学图书信息中心通过邮件通知全体学生,大学将在 18 日凌晨 0 时 至 2 时 30 分对教育网出口进行带宽扩充,同时对校内部分区域的校园无线网广播方式进行调整。(其四)
上条「其一」配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