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进化论真的好神奇
在网上发现了好多好多类人生物
是生物学进化太快了吗 还是网络太便捷了 让非人类都能上网了 听说 ipv6 能让地球上每颗沙子都有自己的 ip 地址
如果是进化的话就很精妙 有些甚至要相处好几年才能看出不对劲来 甚至还有一堆人围着转 伪装的太深了
不过也有点可惜 进化出了人类的样子 人类的技能 却没进化出人性
中文也很神奇
“牲畜”两个字是家禽和家畜的统称
倒过来变成“畜生”就是形容人的了
所以“畜”这个字在这里应该当一种骂人的形容词
但是对于真的自己修炼出意识的非人类却冠以一个“精”字 比如狐狸精 琵琶精
但是精字又显得太智慧了 是对其灵性的认可
所以对于只是长的像人 行为像人 但是没有人性而不自知的类人生物应该怎么称呼呢
在网上发现了好多好多类人生物
是生物学进化太快了吗 还是网络太便捷了 让非人类都能上网了 听说 ipv6 能让地球上每颗沙子都有自己的 ip 地址
如果是进化的话就很精妙 有些甚至要相处好几年才能看出不对劲来 甚至还有一堆人围着转 伪装的太深了
不过也有点可惜 进化出了人类的样子 人类的技能 却没进化出人性
中文也很神奇
“牲畜”两个字是家禽和家畜的统称
倒过来变成“畜生”就是形容人的了
所以“畜”这个字在这里应该当一种骂人的形容词
但是对于真的自己修炼出意识的非人类却冠以一个“精”字 比如狐狸精 琵琶精
但是精字又显得太智慧了 是对其灵性的认可
所以对于只是长的像人 行为像人 但是没有人性而不自知的类人生物应该怎么称呼呢
小页页的胡言乱语
感觉进化论真的好神奇 在网上发现了好多好多类人生物 是生物学进化太快了吗 还是网络太便捷了 让非人类都能上网了 听说 ipv6 能让地球上每颗沙子都有自己的 ip 地址 如果是进化的话就很精妙 有些甚至要相处好几年才能看出不对劲来 甚至还有一堆人围着转 伪装的太深了 不过也有点可惜 进化出了人类的样子 人类的技能 却没进化出人性 中文也很神奇 “牲畜”两个字是家禽和家畜的统称 倒过来变成“畜生”就是形容人的了 所以“畜”这个字在这里应该当一种骂人的形容词 但是对于真的自己修炼出意识的非人类却冠以一个“精”字…
本来还想剪个视频图一乐的 懒得剪了
把素材发这 你们自己在脑子里播放 假装看见了成品吧 我相信你们的想象能力
伴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u4y1W74m
模板:b 站上的各种《大型纪录片》《xxx 传奇》 自己想象一下那个声线和语气
台词:
给 ta 一张嘴,ta 能造谣不打草稿不脸红各种野史张口就来
再给 ta 几十个人,ta 能组个小团体孤立世界上剩下的八十多亿人
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网络大手子
你可能听说过网络社交圈
但你肯定从未听闻过把脸扔在地上摩擦的类人生物
不是现实生活没有存在感
而是在网上没素质找喷更有性价比
对此,就连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也评论道
“如果我当年敢在 telegram 说一句话,那么我的全家户籍,连带着军事机密,都会被人肉出来发到网上,太平洋战争也不可能打赢”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大手子们到底有何魔力,为何能有超越影帝的演技呢
大型纪录片《网络饭圈传奇》持续为您播出
把素材发这 你们自己在脑子里播放 假装看见了成品吧 我相信你们的想象能力
伴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u4y1W74m
模板:b 站上的各种《大型纪录片》《xxx 传奇》 自己想象一下那个声线和语气
台词:
给 ta 一张嘴,ta 能造谣不打草稿不脸红各种野史张口就来
再给 ta 几十个人,ta 能组个小团体孤立世界上剩下的八十多亿人
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网络大手子
你可能听说过网络社交圈
但你肯定从未听闻过把脸扔在地上摩擦的类人生物
不是现实生活没有存在感
而是在网上没素质找喷更有性价比
对此,就连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也评论道
“如果我当年敢在 telegram 说一句话,那么我的全家户籍,连带着军事机密,都会被人肉出来发到网上,太平洋战争也不可能打赢”
此话一出,瞬间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大手子们到底有何魔力,为何能有超越影帝的演技呢
大型纪录片《网络饭圈传奇》持续为您播出
我家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我家住在小县城,我姑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工作,此为背景
我姑经常莫名其妙寄一些东西回来,包括但不限于日用品、食品、衣服、电器等等等等,而且几乎没问过家里其他人需不需要,自己做主自己拍板然后就打电话回家里告知收快递
然后家里长辈收到东西之后基本就是放着,衣服可以剪了做成拖把,其他东西可以砸了或者扔了,反正就是不用,看都不看几眼,然后打电话骂回去让别再买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记忆里能找到的实际被用上的东西好像就只有抽纸
然后双方乐此不疲地重复,就算每次都被对方骂,下次还是一样,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从我有记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这样干了,我20岁了他们还是这样。
反正给我整的是真的无语。然后我长大之后也开始以收件人的身份收到快递。我的直观感受就是窒息,失控感甚至还有一些负罪感。从主流价值观出发我应该感恩,就算我不喜欢也应该顺从让其开心就好,但我个人实在受不了这种行为模式。我本来以为我不住家里了就不用处理这种好意了,结果还是逃脱不了。
我家住在小县城,我姑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工作,此为背景
我姑经常莫名其妙寄一些东西回来,包括但不限于日用品、食品、衣服、电器等等等等,而且几乎没问过家里其他人需不需要,自己做主自己拍板然后就打电话回家里告知收快递
然后家里长辈收到东西之后基本就是放着,衣服可以剪了做成拖把,其他东西可以砸了或者扔了,反正就是不用,看都不看几眼,然后打电话骂回去让别再买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记忆里能找到的实际被用上的东西好像就只有抽纸
然后双方乐此不疲地重复,就算每次都被对方骂,下次还是一样,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从我有记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这样干了,我20岁了他们还是这样。
反正给我整的是真的无语。然后我长大之后也开始以收件人的身份收到快递。我的直观感受就是窒息,失控感甚至还有一些负罪感。从主流价值观出发我应该感恩,就算我不喜欢也应该顺从让其开心就好,但我个人实在受不了这种行为模式。我本来以为我不住家里了就不用处理这种好意了,结果还是逃脱不了。
中国很多家庭会在家里供奉神明或者仙人,拜佛烧香。拜文曲星或者观音菩萨的多见,但是好像很少看见有人拜阎王的。可能是觉得跟死亡沾边不吉利,但是清明节去上坟烧香的又不少。另一种解释是拜佛上香火是为了向神明表明自己的虔诚以祈求庇护,而阎王的形象让人感觉拜了也不会得到庇护。民间流传的阎罗王殿贴着的对联有多个不同版本,在这里挑几副供大家欣赏:
“上联:阳世人间,为非作歹任凭你;
下联: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
横批:正要抓你”
“上联:能耐再大,到这里休得施展;
下联:冤深似海,非此处哪能分明?
横批:你可来了”
传说十殿阎罗的第五位是大名鼎鼎的铁面无私包青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认为阎王的形象是处罚坏人的,即“惩恶”,而像“扬善”这样的活就交给慈悲为怀的菩萨。朴素的贫苦大众相信恶人无论在阳世间多有钱有权,在另一个世界都会被用油锅烙铁案板屠刀各种刑罚好好对待。但是拜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并不能直接给自己带来好处,有限的香火不如供奉其他神明。大家心里是希望好人得到好报而坏人得到坏报的,但在两者之间权衡,似乎让自己得到好处更优先。如果负责“扬善”的神明只需要人用香火去供奉就会给那人以好处,那这“扬”的,还是“善”吗?这样看来,负责“惩恶”的神明又显得有点可怜了。
“上联:阳世人间,为非作歹任凭你;
下联: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
横批:正要抓你”
“上联:能耐再大,到这里休得施展;
下联:冤深似海,非此处哪能分明?
横批:你可来了”
传说十殿阎罗的第五位是大名鼎鼎的铁面无私包青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认为阎王的形象是处罚坏人的,即“惩恶”,而像“扬善”这样的活就交给慈悲为怀的菩萨。朴素的贫苦大众相信恶人无论在阳世间多有钱有权,在另一个世界都会被用油锅烙铁案板屠刀各种刑罚好好对待。但是拜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并不能直接给自己带来好处,有限的香火不如供奉其他神明。大家心里是希望好人得到好报而坏人得到坏报的,但在两者之间权衡,似乎让自己得到好处更优先。如果负责“扬善”的神明只需要人用香火去供奉就会给那人以好处,那这“扬”的,还是“善”吗?这样看来,负责“惩恶”的神明又显得有点可怜了。
小页页的胡言乱语
中国很多家庭会在家里供奉神明或者仙人,拜佛烧香。拜文曲星或者观音菩萨的多见,但是好像很少看见有人拜阎王的。可能是觉得跟死亡沾边不吉利,但是清明节去上坟烧香的又不少。另一种解释是拜佛上香火是为了向神明表明自己的虔诚以祈求庇护,而阎王的形象让人感觉拜了也不会得到庇护。民间流传的阎罗王殿贴着的对联有多个不同版本,在这里挑几副供大家欣赏: “上联:阳世人间,为非作歹任凭你; 下联: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 横批:正要抓你” “上联:能耐再大,到这里休得施展; 下联:冤深似海,非此处哪能分明? 横批:你可来了”…
以上文字写于某位友人离世一周年之际。终于赶在凌晨零点之前发出来了。其实我还想设定时消息,但是 telegram 定时消息有很大延迟。
写到一半才想起来,刚好昨天也是另一位熟人离世一周年。之所以说是熟人,是因为我和她直接接触很少。但她关注了我的某个频道,所以我记着。我也经常偷偷的去看她的频道,但是没关注。
传说中的阎罗王是绝对公平绝对正义的吧,我希望是这样。
我常幻想没有我的日子里,或者说我还不存在和我不会再存在的日子里,的故事。我作为看客,静静地看着斗转星移春去秋来。但我恐怕很害怕看见幸福结尾。我仍想抓住世间事物的一点点痕迹,但我只能看着没续费的博客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可以访问,看着太久没登录的账号被注销。看着人来,目送人远去。只是目送。
写到一半才想起来,刚好昨天也是另一位熟人离世一周年。之所以说是熟人,是因为我和她直接接触很少。但她关注了我的某个频道,所以我记着。我也经常偷偷的去看她的频道,但是没关注。
传说中的阎罗王是绝对公平绝对正义的吧,我希望是这样。
我常幻想没有我的日子里,或者说我还不存在和我不会再存在的日子里,的故事。我作为看客,静静地看着斗转星移春去秋来。但我恐怕很害怕看见幸福结尾。我仍想抓住世间事物的一点点痕迹,但我只能看着没续费的博客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可以访问,看着太久没登录的账号被注销。看着人来,目送人远去。只是目送。
一直有人想知道我的“成长路径”是啥样的 这里随便写点东西
我出生在一个广东的小县城,简单来说就是穷地方,gdp 在全省是倒数的。小时候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了电脑兴趣班,本来因为是教编程就报了,去了之后才发现是教用 flash 画画。四年级的时候身体经常不舒服,后来才知道这个叫躯体化症状,五年级的时候更严重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很少去上学了,初中休学一年但是复学之后也没怎么上学,一直到我上中专。所以我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五六年的时间都是没正常上学的。这就是我为什么没参加中考。
除了去看病(包括住院)之外,剩下的时间我一般就是在家待着。我本来就对游戏没什么兴趣(事实上我到现在都没玩过什么流行游戏,什么王者荣耀什么吃鸡我都没玩过),在家待着也挺无聊的,干脆学一下自己一直很感兴趣的做软件(后面才知道有个术语叫编程)。
那个时候我只有一台手机,我还记得型号,是酷派的 Y80d,安卓4.4,家里人只有每天下午到晚上会给我手机,没有电脑。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叫做 iapp 的软件,那个时候还是 1.x 的版本,能自己在手机编个小软件出来,然后就喜欢上了,开始学。它支持可视化设计 app 的界面,可以直接点点点然后就可以拖一个按钮出来,用的是自己发明的一个脚本语言,难度不大,语法非常奇怪,但是有判断循环这种简单结构,然后我就这样打包出了第一个 app,然后我发出去别人就能直接安装使用了。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做个软件这么简单,说真的它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的热情,然后我就开始玩了起来。那个时候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你问我为什么不去学易语言?因为我没电脑。
后面想学点正经的,学了点 js 跟 lua,现在已经完全忘光了,后面觉得还是学 java 好。正好手机上也有个能用 java 编 android app 的软件,叫 aide,然后就学起来了。说实话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当年学 java 耗费了很长的时间,难以理解类跟对象的概念以及它到底有什么用。后面我选择不看什么入门教程了,直接去贴吧找了个简单的项目打开硬生生啃,我也忘记了多久,突然就像开窍了一样,然后算是终于过了 java 这关,然后进入真正的 android app 开发环节。
然后后面我又写腻了,我不知道该写什么项目玩,看着各位大神博客都是分析系统源码,看起来好像也不难的样子,那就开始看这块吧,想到什么地方看什么地方。我英语不好,但是官方的 api 文档都是英文的,很多时候去看文档不开翻译器看不懂,干脆直接去看系统源码,有些时候反而还容易理解一些。那个时候 android 很火的技术就是插件化,热修复,kotlin 什么的,kotlin 我在手机上玩不了,就从其他两项入手自己玩玩。
然后我还是不知道干啥,我觉得自己基础的都会了,但是自己搓的东西跟别人开源的库根本比不了。客户端技术实在是变化太快了,后面流行什么 databinding,还有 ReactNative 跨平台这些,我只有个手机根本就没法玩。(这里加一句,当年写跨平台的公众号现在都开始发鸿蒙开发了,可见当年跨平台搞得到底怎么样。)我那个时候很浮躁,很想搞点大名堂,像 weishu 的 VirtualXposed 那样,但是又不知道干啥。一直到后面 android 9.0 测试版,引入了 hidden api 限制,对我个玩插件化的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然后赶快去网上搜相关文章。刚好 weishu 也发了个博客,分析 art 源码去绕过,看完之后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难,然后自己也提成了两个绕过方法,但是只有一台安卓5.1的手机没法测试,后面还是去找了个群友才验证成功。
上面的经历让我敢于尝试去搞搞 art 相关的,看 weishu 的 VirtualXposed 搞得那么厉害,我也想搞一个玩玩。非常感谢 weishu 以及 YAHFA、SandHook、FastHook 的作者,你们的文章带领我进入了 art 的世界。后面我终于有了一台能跑 android studio 的电脑,终于可以写 c++ 了,然后就边写边在模拟器上测试,终于整出来一个勉强能用的东西,我管这个项目叫梦境。
后面在某个群里碰到了一位老板找人付费写代码,我接了下来,几十分钟写完拿了1000块的报酬。这是我自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我拿着这笔钱找我妈说我想买个二手手机(我钱在 qq 上,没银行卡转不去其他地方),然后在淘宝买了个华强北 pixel 3,终于把那部装不了微信的手机换了下来。这是我真正的靠自己买到的第一个想要的东西。我都还记得我第一次摸到 Google 亲儿子,第一次看见运行原生安卓的手机,第一次见到 type c 充电口,用卖家送的充电线充电的兴奋感。
到了中考,班主任问我去不去,我选择直接放弃报名。我的义务教育阶段结束了。但是我家很想让我继续读书,上个电大也行,去找县里的中职被拒了,最后联系到一家市里的民办中职。那个暑假我在网上查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搜到了中职生也是有自己的升学渠道的,突然我就又想升上来大学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了。我第一次去市里上学,第一次吃食堂,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可能因为课程比较简单压力很小,我竟然能坚持上这个学,竟然真的为了升学准备文化课。我的上学生活又开始了。那个时候还在开发 EdXposed 的西大师和 ksm 找到我讨论 art 相关的问题,后面他们创立了 LSPosed,把我也拉进去了。
后面就是无聊的日常。中专二年级学校强制要求送人进厂实习,在电子厂打工真的是个折磨,我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我开始给 magisk 提交 pr。然后折腾折腾就变成了 collaborator。
从电子厂回来之后就是上学,考完高职高考之后学校又想送我进厂,我直接玩消失。去了个小公司搞 android framework,也是变成自己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系统开发工程师了。到开学的时候了,踏进了大学的校门,我变成了一个本科在读生。
在学校里就没经济来源了,我想经济独立。想起来搞之前上班的时候发现过漏洞,也开始无聊翻源码希望有收获。一开始我只是翻着无聊玩的,结果后面发现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就开始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搞这块。一年下来也算有点收获,在全球的排行榜上排个前十几,不算亏。
这就是故事的全部。你可以发现我对未来没什么计划。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要是聪明的话就学 OI 打比赛去了,感谢上天愿意赐我一条生路。我也不是一个擅长预测风口的人,电商网购直播短视频等等风口我一个都没预料到,我做事纯凭兴趣,小时候看着 kingroot 觉得很厉害也想搞的小孩也不会想到长大之后是这样。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可能应该开个公众号,把人引流过去,然后接广告或者开知识星球来变现,再或者去视频平台投个《20岁谷歌认证世界顶级研究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给自己出道。不过我最后还是没干就是了。
然后我随便总结了点经验:
0. 有些东西没想象中那么难 不试试怎么知道
1. 很多技术或者知识不迎合市场或者太过高深很难赚到钱,该放弃就放弃
2. 我很认同“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反对把它曲解成“读书改变命运”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就能改变命运”
3. 我知道这个频道有很多无法取得足够学历的人关注 我想说 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 虽然我知道这种人生经历难以被复刻
4. 不用尝试预测未来 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如果我当年有电脑的话很可能根本就不会碰 android
5. 我个人觉得“想”要比“做”重要 早期在缺乏调试能力的环境里硬啃源码的经历让我更习惯在脑子里思考 导致我看的代码比自己写的要多得多 一定程度上也算给后来搞安全打下了点基础
6. 累了就休息 不用强迫自己累了还干不喜欢的事 可能人只有放下了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
7. 身体老是不舒服记得想想精神科的原因
我出生在一个广东的小县城,简单来说就是穷地方,gdp 在全省是倒数的。小时候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了电脑兴趣班,本来因为是教编程就报了,去了之后才发现是教用 flash 画画。四年级的时候身体经常不舒服,后来才知道这个叫躯体化症状,五年级的时候更严重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很少去上学了,初中休学一年但是复学之后也没怎么上学,一直到我上中专。所以我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五六年的时间都是没正常上学的。这就是我为什么没参加中考。
除了去看病(包括住院)之外,剩下的时间我一般就是在家待着。我本来就对游戏没什么兴趣(事实上我到现在都没玩过什么流行游戏,什么王者荣耀什么吃鸡我都没玩过),在家待着也挺无聊的,干脆学一下自己一直很感兴趣的做软件(后面才知道有个术语叫编程)。
那个时候我只有一台手机,我还记得型号,是酷派的 Y80d,安卓4.4,家里人只有每天下午到晚上会给我手机,没有电脑。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叫做 iapp 的软件,那个时候还是 1.x 的版本,能自己在手机编个小软件出来,然后就喜欢上了,开始学。它支持可视化设计 app 的界面,可以直接点点点然后就可以拖一个按钮出来,用的是自己发明的一个脚本语言,难度不大,语法非常奇怪,但是有判断循环这种简单结构,然后我就这样打包出了第一个 app,然后我发出去别人就能直接安装使用了。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做个软件这么简单,说真的它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的热情,然后我就开始玩了起来。那个时候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你问我为什么不去学易语言?因为我没电脑。
后面想学点正经的,学了点 js 跟 lua,现在已经完全忘光了,后面觉得还是学 java 好。正好手机上也有个能用 java 编 android app 的软件,叫 aide,然后就学起来了。说实话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当年学 java 耗费了很长的时间,难以理解类跟对象的概念以及它到底有什么用。后面我选择不看什么入门教程了,直接去贴吧找了个简单的项目打开硬生生啃,我也忘记了多久,突然就像开窍了一样,然后算是终于过了 java 这关,然后进入真正的 android app 开发环节。
然后后面我又写腻了,我不知道该写什么项目玩,看着各位大神博客都是分析系统源码,看起来好像也不难的样子,那就开始看这块吧,想到什么地方看什么地方。我英语不好,但是官方的 api 文档都是英文的,很多时候去看文档不开翻译器看不懂,干脆直接去看系统源码,有些时候反而还容易理解一些。那个时候 android 很火的技术就是插件化,热修复,kotlin 什么的,kotlin 我在手机上玩不了,就从其他两项入手自己玩玩。
然后我还是不知道干啥,我觉得自己基础的都会了,但是自己搓的东西跟别人开源的库根本比不了。客户端技术实在是变化太快了,后面流行什么 databinding,还有 ReactNative 跨平台这些,我只有个手机根本就没法玩。(这里加一句,当年写跨平台的公众号现在都开始发鸿蒙开发了,可见当年跨平台搞得到底怎么样。)我那个时候很浮躁,很想搞点大名堂,像 weishu 的 VirtualXposed 那样,但是又不知道干啥。一直到后面 android 9.0 测试版,引入了 hidden api 限制,对我个玩插件化的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然后赶快去网上搜相关文章。刚好 weishu 也发了个博客,分析 art 源码去绕过,看完之后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难,然后自己也提成了两个绕过方法,但是只有一台安卓5.1的手机没法测试,后面还是去找了个群友才验证成功。
上面的经历让我敢于尝试去搞搞 art 相关的,看 weishu 的 VirtualXposed 搞得那么厉害,我也想搞一个玩玩。非常感谢 weishu 以及 YAHFA、SandHook、FastHook 的作者,你们的文章带领我进入了 art 的世界。后面我终于有了一台能跑 android studio 的电脑,终于可以写 c++ 了,然后就边写边在模拟器上测试,终于整出来一个勉强能用的东西,我管这个项目叫梦境。
后面在某个群里碰到了一位老板找人付费写代码,我接了下来,几十分钟写完拿了1000块的报酬。这是我自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我拿着这笔钱找我妈说我想买个二手手机(我钱在 qq 上,没银行卡转不去其他地方),然后在淘宝买了个华强北 pixel 3,终于把那部装不了微信的手机换了下来。这是我真正的靠自己买到的第一个想要的东西。我都还记得我第一次摸到 Google 亲儿子,第一次看见运行原生安卓的手机,第一次见到 type c 充电口,用卖家送的充电线充电的兴奋感。
到了中考,班主任问我去不去,我选择直接放弃报名。我的义务教育阶段结束了。但是我家很想让我继续读书,上个电大也行,去找县里的中职被拒了,最后联系到一家市里的民办中职。那个暑假我在网上查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搜到了中职生也是有自己的升学渠道的,突然我就又想升上来大学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了。我第一次去市里上学,第一次吃食堂,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可能因为课程比较简单压力很小,我竟然能坚持上这个学,竟然真的为了升学准备文化课。我的上学生活又开始了。那个时候还在开发 EdXposed 的西大师和 ksm 找到我讨论 art 相关的问题,后面他们创立了 LSPosed,把我也拉进去了。
后面就是无聊的日常。中专二年级学校强制要求送人进厂实习,在电子厂打工真的是个折磨,我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我开始给 magisk 提交 pr。然后折腾折腾就变成了 collaborator。
从电子厂回来之后就是上学,考完高职高考之后学校又想送我进厂,我直接玩消失。去了个小公司搞 android framework,也是变成自己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系统开发工程师了。到开学的时候了,踏进了大学的校门,我变成了一个本科在读生。
在学校里就没经济来源了,我想经济独立。想起来搞之前上班的时候发现过漏洞,也开始无聊翻源码希望有收获。一开始我只是翻着无聊玩的,结果后面发现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就开始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搞这块。一年下来也算有点收获,在全球的排行榜上排个前十几,不算亏。
这就是故事的全部。你可以发现我对未来没什么计划。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要是聪明的话就学 OI 打比赛去了,感谢上天愿意赐我一条生路。我也不是一个擅长预测风口的人,电商网购直播短视频等等风口我一个都没预料到,我做事纯凭兴趣,小时候看着 kingroot 觉得很厉害也想搞的小孩也不会想到长大之后是这样。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可能应该开个公众号,把人引流过去,然后接广告或者开知识星球来变现,再或者去视频平台投个《20岁谷歌认证世界顶级研究员的一天是什么样的》给自己出道。不过我最后还是没干就是了。
然后我随便总结了点经验:
0. 有些东西没想象中那么难 不试试怎么知道
1. 很多技术或者知识不迎合市场或者太过高深很难赚到钱,该放弃就放弃
2. 我很认同“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反对把它曲解成“读书改变命运”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就能改变命运”
3. 我知道这个频道有很多无法取得足够学历的人关注 我想说 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 虽然我知道这种人生经历难以被复刻
4. 不用尝试预测未来 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如果我当年有电脑的话很可能根本就不会碰 android
5. 我个人觉得“想”要比“做”重要 早期在缺乏调试能力的环境里硬啃源码的经历让我更习惯在脑子里思考 导致我看的代码比自己写的要多得多 一定程度上也算给后来搞安全打下了点基础
6. 累了就休息 不用强迫自己累了还干不喜欢的事 可能人只有放下了别人对自己的期待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
7. 身体老是不舒服记得想想精神科的原因
2025 了,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哈
今年发生了挺多事情的,感觉脑袋快烧了,感谢大家一年的陪伴
上学是真没意思,要干的活还多
今年抽了点课外时间花在 android 安全上,做了一点点微薄的贡献,现在勉强在 Android Program 排行榜上排了个第 10 名,整个 Google BugHunters 平台第 55 名。今年 3 月之前排名还是 N/A,感谢各位大佬的谦让哈,让我这种无名小卒也能参与这种大项目
本来今天想把 2024 年度排名一起发出来的,结果到现在都还没刷新下来,等它出来了再发吧
我心里知道我跟真正的大佬还是没法比,Chrome VRP 一给就是三万刀五万刀,我个只玩 Android VRP 的怎么比,没办法
今年十二月的 swag 也没拿到
我不会忘记我的出身,也感谢大家这一年的支持,学到很多,感谢给我这个机会去给一个操作系统安全添砖加瓦
郭德纲有句话很有名,“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我想在后面加一句,“心中自有青天在,愿行千山不染尘”
再次感谢大家支持哈,要滚回去复习了,考试快挂了
P.S. 这段文字是提前写好的,本来想留时间出来复习的,真的到元旦了发现自己一点都不想碰学校课程。新的一年第一天请大家吃预制菜寓意一年遇见智慧的人(
今年发生了挺多事情的,感觉脑袋快烧了,感谢大家一年的陪伴
上学是真没意思,要干的活还多
今年抽了点课外时间花在 android 安全上,做了一点点微薄的贡献,现在勉强在 Android Program 排行榜上排了个第 10 名,整个 Google BugHunters 平台第 55 名。今年 3 月之前排名还是 N/A,感谢各位大佬的谦让哈,让我这种无名小卒也能参与这种大项目
本来今天想把 2024 年度排名一起发出来的,结果到现在都还没刷新下来,等它出来了再发吧
我心里知道我跟真正的大佬还是没法比,Chrome VRP 一给就是三万刀五万刀,我个只玩 Android VRP 的怎么比,没办法
今年十二月的 swag 也没拿到
我不会忘记我的出身,也感谢大家这一年的支持,学到很多,感谢给我这个机会去给一个操作系统安全添砖加瓦
郭德纲有句话很有名,“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我想在后面加一句,“心中自有青天在,愿行千山不染尘”
再次感谢大家支持哈,要滚回去复习了,考试快挂了
P.S. 这段文字是提前写好的,本来想留时间出来复习的,真的到元旦了发现自己一点都不想碰学校课程。新的一年第一天请大家吃预制菜寓意一年遇见智慧的人(
小页页的胡言乱语
2025 了,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哈 今年发生了挺多事情的,感觉脑袋快烧了,感谢大家一年的陪伴 上学是真没意思,要干的活还多 今年抽了点课外时间花在 android 安全上,做了一点点微薄的贡献,现在勉强在 Android Program 排行榜上排了个第 10 名,整个 Google BugHunters 平台第 55 名。今年 3 月之前排名还是 N/A,感谢各位大佬的谦让哈,让我这种无名小卒也能参与这种大项目 本来今天想把 2024 年度排名一起发出来的,结果到现在都还没刷新下来,等它出来了再发吧 我…
2024 年度全球排行第 11 名
预想中应该能挤进前十的,有点可惜,竞争太激烈了
2025 年可能就没这个机会放那么多时间研究这块了
不过为什么不知道最前面那个 A-list 没显示我 反而显示了我后面的几位
预想中应该能挤进前十的,有点可惜,竞争太激烈了
2025 年可能就没这个机会放那么多时间研究这块了
不过为什么不知道最前面那个 A-list 没显示我 反而显示了我后面的几位
小页页的胡言乱语
2024 年度全球排行第 11 名 预想中应该能挤进前十的,有点可惜,竞争太激烈了 2025 年可能就没这个机会放那么多时间研究这块了 不过为什么不知道最前面那个 A-list 没显示我 反而显示了我后面的几位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一个新鲜的 parcel mismatch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platform/frameworks/base/+/2ce74e2d84777657f11b5cbabc501e6d79c86337
翻了一下连 15 都没进
估计最多活了一个测试版
没啥用 发出来给大家乐呵乐呵
昔日 Mismatch 今犹在,不见当年 PDD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platform/frameworks/base/+/2ce74e2d84777657f11b5cbabc501e6d79c86337
翻了一下连 15 都没进
估计最多活了一个测试版
没啥用 发出来给大家乐呵乐呵
昔日 Mismatch 今犹在,不见当年 PDD
小页页的胡言乱语
我家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我家住在小县城,我姑在广州这个一线城市工作,此为背景 我姑经常莫名其妙寄一些东西回来,包括但不限于日用品、食品、衣服、电器等等等等,而且几乎没问过家里其他人需不需要,自己做主自己拍板然后就打电话回家里告知收快递 然后家里长辈收到东西之后基本就是放着,衣服可以剪了做成拖把,其他东西可以砸了或者扔了,反正就是不用,看都不看几眼,然后打电话骂回去让别再买这些没用的东西。我记忆里能找到的实际被用上的东西好像就只有抽纸 然后双方乐此不疲地重复,就算每次都被对方骂,下次还是一样,十几年如一日的…
我姑拿着手机放短视频 然后以短视频里的狗不吃草莓 不喝橙汁 不吃草莓味牛奶 但是喝椰子汁和纯牛奶 为由教育我妹 有农药化肥添加剂的食物狗都不吃
后又以狗埋食物为由说这是小狗对待自己的便便才会做的事 以此说明添加了东西的食物跟💩一样
然后我拿出手机外放了一个狗吃自己粑粑的视频
我做的对吗
后又以狗埋食物为由说这是小狗对待自己的便便才会做的事 以此说明添加了东西的食物跟💩一样
然后我拿出手机外放了一个狗吃自己粑粑的视频
我做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