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精选
12.1K subscribers
1.47K photos
75 videos
82 files
1.59K links
ChatGPT 精选资源
Download Telegram
GPT4o 生图功能,随时随地与自己想要合照的人出现在任何场景。 提示词:创作一张图片 请你生成张极其平凡无奇的iPhone 自拍照,没有明确的主体或者构图感,就是随手一拍的快照,照片略带运动模糊,打光不均导致的轻微曝光过度,整体呈现出一种刻意的平庸感,就像是从口袋里拿手机时不小心拍到的一张自拍。主角是图片里的两个人,地点在 blackpink的演唱会
#内幕消息

前两天和一位出版界的朋友,聊到我对樊登和得到的看法,他还挺震惊的。

因为我对这两家公司业务的看法是:

樊登对樊登的用户群真的有用。
但得到对得到的用户群不一定真的有用。

知识付费这个领域鏖战多年之后,基本就剩下樊登和得到这俩了。在一线城市、传媒圈子,或者说更典型的知识分子圈子里,得到的名气显然是更大的,可能很多人甚至没听说过樊登。

但樊登的收入数据一直是优于得到的,最新的数据没有公开对比,但历史数据一直是如此。

樊登之所以在知识分子的舆论场里不可见,是因为它一直在走下沉市场路线。早些年它的城市公开课,甚至有点和传销类似,请几个知识网红,现场讲一些一线城市里知识青年显而易见的东西,然后几乎是论斤一样的向参与者卖书——而且这些书,在真正读书的人(或者说得到群体)来说,都太浅了、早就看完了,给人一种“骗钱”的感觉。

但实际上,樊登对它的用户群体,比得到对它的用户群体可能更管用。

简单举例来说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得到的用户,你可能已经受过高等教育,身处一线城市,在内卷的行业工作,每天已经接触到了海量的信息,上班 996 焦虑得不能自已。得到究竟要创造出多么牛的知识,才能像灵丹妙药一样改善你的工作和生活呢?这样的知识恐怕不是一年 365 元会员,或者是一个几百块钱的课程就能学到的。

但是,樊登不一样,它的受众都是下沉市场闭塞的中青年,这些用户周围的同龄竞争者也是一些信息同样闭塞的人。这时,樊登给他推一个在一线城市早就过时的《穷爸爸,富爸爸》或者人尽皆知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就是能让它的用户和身边的人拉开差距。你给他推的太深,太专业,像得到上的一些课程那样,反而对他毫无用武之地。

所以有的时候,站在一线城市用户的视角,去觉得某些商业公司在向低线城市倾销垃圾是不对的。这反而应了那句话——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反而是觉得这种模式是“垃圾”的人,视角太俯视了。
最近的工作思考:
1.创作最大的敌人,不是懒惰、焦虑、拖延,而是自以为已经懂了。
一旦你停止输入、停止思考、停止迭代自己,你就会原地踏步,天赋也自然消失。

2.真正的好内容,是你能比别人多看一点、更早看一点的那部分。
不讨好观众,但能带他们往前走一步。

3.所有稳定输出的创作者,都能把创作流程结构化,而不是被随机的灵感驱动。
你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工作机制,灵感才有可能被量产。

4.创作不是个人的兴趣表达,而是在训练公共叙事。
你要逐渐从“对我来说重要”走向“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表达才能脱离情绪泡沫,变成有普适价值的观点和经验。

5.你越理解真实世界的规则、博弈、和人的心理结构,表达就越精准。
动人的表达,要建立在对现实的洞察之上。

6.你看到的数据、评论、算法反馈,只是部分现实。
如果你不去主动去挖掘隐藏的信息,你就会被表象一叶障目。

7.创作不怕重复,怕的是无增长的重复。
你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写十遍,但每次都要更深一点、更准一点、更有方法论。

8.你要接受这样一种现实:创作早期,没人在意你是谁,
大家只在意你能提供什么。
先别急着谈“表达真实自我”,先练好“提供有效价值”的基本功。
真正的自我表达,是在你建立起信任感之后,才有容身之地。
Forwarded from 黑洞资源笔记
Crawl4AI RAG MCP Server:为AI Agent和AI Coding Assistant提供强大的网络爬虫和RAG能力的MCP 服务器的实现。

支持智能URL检测,自动处理多种URL类型;递归爬取网站内容,支持并行处理,效率大幅提升;集成Supabase和OpenAI,实现精准语义搜索和知识检索
一句话生成完整PPT,几分钟做出游戏,文章秒变播客。
Skywork是目前我体验过的完成度最高的垂类 Agent 之一。
这是全世界第一个AI Office智能体群,可以写文档、做PPT、Excel和网页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奔着取代微软Office去的!

测下来, ppt模式最好用,提示词见:
https://mp.weixin.qq.com/s/rIYhRLb_0nE-fuh9hnKAJw